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83,363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商品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简体书 > 阿爾法經濟學:贏取資本超額收益的法則
阿爾法經濟學:贏取資本超額收益的法則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阿爾法經濟學:贏取資本超額收益的法則

作者: (美)李勉群,蘇子英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9-05-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408.00
市场价格: RM73.35
本店售价: RM65.28
促销价: RM61.61
剩余时间: 请稍等, 正在载入中...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本書是斯坦福大學商學院講座教授Charles Lee與麻省理工大學Eric So合著的一本經典著作。該書被多位美國大學教授評價為「大師級的作品」,被若干美國對沖基金經理推崇。該著作主要介紹了對沖基金運作中的重要實踐和學術問題,包括:噪音投資者模型和市場有效性的探討;投資者情緒及其對風險和收益的影響;價值投資;對沖操作;區分錯誤定價與風險的研究方法問題。量化投資近幾年在中國資本市場蓬勃發展,急需相關可以參考的書籍。本書作者在投資界和學界聲譽極高。






作者介紹

(美)李勉群(Charles M.C. Lee),斯坦福大學商學院Moghadam Family管理學講席教授與會計學教授、2017—2018年度斯坦福大學商學院R. Michael Shanahan Faculty Fellow,曾任The Accounting Review、Management Science、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和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等期刊的主編、副主編;長期致力於基本面量化和投資者行為的教學、研究與實踐;在會計學、金融學和經濟學領域的頂級學術期刊上發表了大量 關於量化投資、行為金融和權益估值方面的論文,為相關學科領域做出了巨大貢獻。蘇子英(Eric C.So),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經濟學、金融學和會計學Sarofim Family Career Development副教授。研究興趣主要包括權益估值、資產定價、套利限制和市場微觀結構等,重點關注影響市場價格信息含量的因素和機制。


目錄

第1章 市場的魔力/ 1 
1.1 市場的社會價值/ 1 
1.2 聯合均衡問題/ 4 
1.3 市場有效性意味著什麼?/ 6 
1.4 市場有效性的一個形象類比/ 11 
1.5 均衡條件下存在錯誤定價嗎?/ 12 
1.6 有成本的資訊套利/ 16 
1.7 對市場有效性“近似成立”的辯護/ 17 
1.8 小結/ 22 
第2章 雜訊交易者模型: 能否替代有效市場假說/ 25 
2.1 綜述/ 26 
2.2 席勒模型/ 29 
2.3 金融市場的雜訊交易者模型/ 34 
2.4 對金融市場研究的啟示/ 39 
2.5 研究設計/ 43 
2.6 小結/ 46 
第3章 雜訊交易與投資者情緒/ 49 
3.1 投資者情緒與套利成本/ 52 
3.2 什麼驅動了股票價格?/ 53 
3.3 關於投資者情緒的早期研究/ 56 
3.4 行為學基礎: 投資者情緒的來源/ 60 
3.5 資本流動與股票收益/ 65 
3.6 投資者群體與系統性雜訊/ 69 
3.7 度量投資者情緒/ 75 
3.8 公司層面情緒/ 78 
3.9 投資者的心情與情感/ 80 
3.10 小結/ 84 
附錄 當市場存在雜訊下管理層的決策/ 85 
第4章 度量公司價值: 基本面分析的作用/ 87 
4.1 綜述/ 87 
4.2 量化投資者——本傑明·格雷厄姆/ 89 
4.3 簡單的理論模型/ 93 
4.4 價值投資的兩個要素/ 98 
4.5 來自業界的啟示/ 99 
4.6 學術研究中的實證證據/ 102 
4.7 價值投資為何持續有效?/ 111 
4.8 小結/ 119 
附錄 喬爾·格林布拉特的神奇公式/ 120 
第5章 套利成本/ 123 
5.1 精明投資者眼中的市場/ 127 
5.2 制定交易策略/ 130 
5.3 複雜度對錯誤定價的影響/ 136 
5.4 策略的執行與實施成本/ 146 
5.5 籌資和融資限制/ 150 
5.6 小結/ 156 
第6章 研究方法論: 資產收益的可預測性/ 159 
6.1 對風險因數的暴露/ 160 
6.2 區分風險補償和錯誤定價/ 164 
6.3 短窗口期收益/ 167 
6.4 其他非收益率指標/ 169 
6.5 分期間和分樣本/ 170 
6.6 退市偏差和倖存者偏差/ 172 
6.7 規模、流動性與策略可行性/ 173 
6.8 評估經濟顯著性/ 175 
6.9 檢驗統計顯著性/ 177 
6.10 長窗口期收益/ 179 
6.11 對學術研究的增量貢獻/ 181 
6.12 小結/ 183 
參考文獻/ 185 
術語中英對照/ 217 
致謝/ 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