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05,848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心理励志 > 心理学 > 鬼神.巫覡.信仰:宗教的動力心理學八講
鬼神.巫覡.信仰:宗教的動力心理學八講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鬼神.巫覡.信仰:宗教的動力心理學八講

作者: 宋文里
出版社: 心靈工坊
出版日期: 2021-06-18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560.00
市场价格: RM85.19
本店售价: RM75.82
促销价: RM70.71
剩余时间: 请稍等, 正在载入中...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因為荒謬,故我相信。」──羅馬哲學家忒土良(Tertullian)

  忒土良這句話,一語道破宗教觸及的是「非關理性」的神祕本質。在作者宋文里犀利的剖析下,我們將看見宗教在生活與文化中是多麼無孔不入──舉凡父權與母性文化的張力、人人生而平等的信念,政權更迭的運作、婚喪喜慶的習俗到你的愛情、你的夢境等等,在在關乎宗教,也關乎心靈。

  佛洛伊德有句名言:「『它』所在之處,我當隨之而至。」所指的「它」,即人格結構──id / ego /superego中的「id」。宋文里透過德文原義考究,指出這個字在德文為「Es」,指涉的是一種未知之力,從而說明佛洛伊德的理論是「關於靈魂(Seele)的學說」──只是靈魂的色彩,隨著英文翻譯被抹除了──換言之,自我無時無刻不在跟不知名的力量打交道。

  本書由此一路開展,透過精神分析和現象學之眼,道出那名之為鬼神與神聖的,有可能正是我們內心深處暗昧的慾念和理想。我們將看見,宗教是如何在人們心靈中產生作用力,而這個力量又如何透過「關係」的運作,形塑外在世界所見的宗教及文化。

  這本書,可謂台灣宗教心理學的里程碑之作,不只穿梭於心理學與宗教,更在西學、漢學與台灣民間信仰之間搭起相互理解的橋樑。作者不僅學養豐厚,更敢於在宗教田野「和鬼神、巫者打交道」,其經驗在本書與學理相互交織,深入淺出,從甲骨文的說文解字探索信仰的初心,並指出漢傳文化「鬼神並舉」的特色,更對溝通鬼神的「巫」多所著墨,讓人大開眼界。

  讀者將發現,切身的生活習俗正被一種嶄新的眼光重新觀看,但這絕非既有理論的強行解釋,而是自身的生命經驗正參與著宗教知識體系的搭建。這來來回回的激盪,指向的是一種探問天地之心的情懷,期能透過自身的終極關懷,尋得安身立命之道。

專文推薦

  王鏡玲/真理大學宗教文化與資訊管理學系教授
  蔡怡佳/輔仁大學宗教學系教授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宋文里


  美國伊利諾大學厄巴納─香檳(Urbana-Champaign)校區諮商心理學博士,國立清華大學榮譽退休教授,天主教輔仁大學兼任教授。專長領域為文化心理學、藝術心理學、文化的精神分析、宗教研究、批判教育學等。1986年起在清華大學社人所、社會所先後開設文化心理學、論述心理學、文化的精神分析,乃至其他跨學科專題,後來也延續到輔仁大學心理學研究所。

  宋文里勤於著述立言,著有《文化心理學的尋語路:邁向心理學的下一頁》、《心理學與理心術:心靈的社會建構八講》。他於2018年精選十餘篇未曾中譯的佛洛伊德作品,嚴謹翻譯、評註編成《重讀佛洛伊德》一書,為漢語讀者帶來閱讀佛洛伊德之全新經驗。宋文里也翻譯多部重量級著作如《成為一個人:一個治療者對心理治療的觀點》(Carl Rogers),《人類本性原論》(Edward Wilson),《教育的文化:從文化心理學觀點談教育的本質》(Jerome Bruner),《宗教的動力心理學》(Paul Pruyser),《正常人被鎮壓的瘋狂:精神分析44年的探索》(Marion Milner),《關係的存有:超越自我.超越社群》(Kenneth Gergen)、《翻轉與重建:心理治療與社會建構》(Sheila McNamee & Kenneth Gergen)等,另有多篇專文著作及文化藝術評論刊載於各種學術期刊及雜誌。在學術研究之餘,也喜歡畫畫,或寫寫童話、寓言和詩。
 


目錄

【序一】宗教心理學在漢語世界的發生/蔡怡佳
【序二】你是誰?我是誰?信仰知識體系的引路者來了/王鏡玲
 
【第一講】導論:動力心理學如何進入鬼神、巫覡與信仰的知識體系
 ‧本書內容概覽
 ‧區分宗教話語與宗教論述
 ‧實地研究可對宗教的「固定想像」更為理解
 ‧透過二階語言理解宗教
 
【第二講】動力心理學與佛洛伊德的精神話語
 ‧宗教與「宗教性」
 ‧佛洛伊德的「靈魂」
 ‧夢與現象學
 ‧釋夢的一種現象學模型:意識/前意識/無意識
 ‧回到佛洛伊德的夢理論
 ‧自我、超自我,以及「它」
 ‧「它」所在之處,我當隨之而至
 ‧夢裡的文學家
 ‧小結
 
【第三講】榮格與曼陀羅
 ‧《紅書》、曼陀羅與「原型」
 ‧如何閱讀榮格?
 ‧榮格的「東方性」
 ‧榮格的「狂」與「聖」
 ‧夢的翻譯
 ‧原型與自性
 ‧母與父/仁與義
 ‧曼陀羅的「陰陽調和」
 ‧Miss X
 ‧在集體無意識裡走自性的路
 ‧人類理想與自我理想
 ‧小結
 
【第四講】宗教中的感知、智性與思維
 ‧普呂瑟的心理動力模型
 ‧神聖的觀念
 ‧感知體驗與智性思維
 ‧「因為荒謬,故我相信」
 ‧「非關理性」的智慧
 ‧感知與種種感覺
 ‧宗教思維與思想
 ‧概念的形構與拓展
 ‧新生的真理:慾望的實現
 ‧以宗教的想像解決難題
 
【第五講】宗教中的情緒歷程與行動功能
 ‧語言學轉向與「精神話語」
 ‧儀式是一種強迫行為
 ‧情緒描述的侷限(一)
 ‧情緒描述的侷限(二)
 ‧宗教性/神聖性的社會建構
 ‧信仰的動力:行動(一)
 ‧信仰的動力:行動(二)
 ‧宗教中的二階關係
 
【第六講】宗教作為萬事萬物的關係
 ‧從普呂瑟心理動力模型之修正談起
 ‧愛的對象:從父母、愛人,到領袖
 ‧對普呂瑟心理動力模型進行修正
 ‧修正普呂瑟模型的用意
 ‧關係的「介面」
 ‧鬼神、宗教作為「介面」
 ‧神聖與禁忌
 ‧「聖」與帝王制度:祖先崇拜的問題
 ‧小結
 
【第七講】靈語:巫的對話
 ‧從靈媒談起
 ‧神出靈入
 ‧「朝向自己、放開自己」
 ‧從家常瑣事到人類的大事
 ‧「你是誰?」:對於巫者身分的追問
 ‧一場「起乩」的見證
 ‧身體的未知潛質,以及千古以來的技術
 
【第八講】鬼神、神話與信仰:綜論與回顧
 ‧前言:關於「信仰是什麼」的綜論
 ‧用四個基本的提問,重新面對心理學
 ‧一、心理學?理心術?
 ‧二、我們的鬼神世界,以及詩意語言
 ‧三、兩種文化/兩種語言
 ‧四、天地情懷:一段小故事
 ‧最終的問題:何為天地之心?
 ‧結語:「理心術士」的養成
 
【附錄】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