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05,013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自然科普 > 社会科学 > 教育 > 多元視角:二十一世紀中華歷史文化教育(教育現場卷)
多元視角:二十一世紀中華歷史文化教育(教育現場卷)
上一张
多元視角:二十一世紀中華歷史文化教育(教育現場卷)
下一张
prev next

多元視角:二十一世紀中華歷史文化教育(教育現場卷)

作者: 梁操雅,梁超然,區志堅
出版社: 秀威資訊
出版日期: 2020-11-12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600.00
市场价格: RM91.27
本店售价: RM81.23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新時代X新觀念X新面貌
  兩岸四地──歷史教育與教學方法的再發現

  21世紀的教師已由「知識傳授者」逐漸變成「知識引導者」,提升學生對問題的感受與思考以及啟發學生的多元感知已然成為時代趨勢。且看兩岸四地的學者專家,融合現代教育觀念與科技工具,走出文本與課堂,再造歷史教育的全新可能。

  隨著時代變遷與資訊流通的迅速,許多歷史教育學者發現,當今21世紀,如要吸引年輕學子對歷史教育的重視,「引起他們對歷史文化的興趣」格外重要,因此,身處各級教育現場的歷史教師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透過現代科技工具的協助,在課程設計如能取材生活、教學實務注重互動探索,對於推進歷史教育的改革與發展確實有相當程度的助益。

  本書為香港杜葉錫恩教育基金會主辦之「多元視角探研:兩岸四地中國歷史教育學術研討會」之論文成果,此研討會邀請兩岸四地從事歷史教育的研究者與專家,以多元化的觀點及教學方法,表述歷史教學。內容分為兩冊,第一冊為「教育行為卷」、第二冊為「教育現場卷」;「教育行為卷」主要研究歷史教育的理念、構想及課程設計。「教育現場卷」則是研究進行歷史教育的個案,以實踐時遇到的成功及有待優化的地方,引證歷史教育的理念及實踐的課題。

本書特色

  1. 本書為香港「多元視角探研:兩岸四地中國歷史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錦。

  2. 「教育現場卷」主要研究歷史教育個案,以執行時遇到的成功及有待優化的案例,引證歷史教育的理念和實踐課題,如故事學習、觀塘區口述歷史、香港考古知識、田野考察、擬孫中山史蹟徑VR教學等主題。
 


作者介紹

編者簡介

梁操雅


  香港教育大學前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曾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民政事務局嘉許為推動本地文化的傑出人士,專責本地教育發展及文化承傳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範圍包括香港史、本地歷史與文化、教育與承傳、課程與評核制度、口述歷史、實地考察探究等,近年著作有《香港考評文化的承與變──從強調篩選到反映能力》、《匠人、匠心、匠情繫紅磡──承傳與變易》、《教育與承傳︰歷史文化的視角》、《教育與承傳 (二)──南來諸校的口述故事》、《實地考察探究︰理論與實踐》、《香港歷史散步》、《葵青:舊貌新顏.傳承與突破》等。

梁超然

  香港教育大學畢業,先後獲香港大學中國歷史研究碩士、嶺南大學學士文憑(通識教育)。曾於新亞研究所學習史學方法,受業於李學銘先生。現為中國暨南大學歷史系哲學博士(歷史地理)候選人,研究範圍為晚清人才地域分布。從事教育工作將近二十年。曾任優才書院(中學部)副校長、天才教育協會秘書長、中國歷史教育學會理事;現任慕光英文書院校長、中國民族民間文化藝術協會(香港)理事、海南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客席教授。自少對歷史書沈迷不已,近年尤對日本戰國史、中日關係史、宋代士大夫群體交往以及中國近代史的典籍和著述多有研習。願以治史為終身事業、通史致用。

區志堅

  現任香港樹仁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香港旅遊業議會課程評審委員,並獲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海德堡大學東亞歷史文化學系、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東洋文庫等高等院校及學術機構訪問學人,著作有:合編《香港海關百年史》、《北學南移》、《從多元角度看中國與世界》、《知識與認同:現代學者論歷史教育及教科書》、The Perspective of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 及 The Introduction to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等,主要從事近代中國學術思想史、社會文化史、香港歷史的教研工作。


目錄

推薦序一/黃華康
推薦序二/張雅麗
編者序/梁操雅、梁超然、區志堅

第一章 把「校史」放進「生命教育」:以慕光英文書院為例/梁超然
第二章 中國歷史的立體多元化教學:蓮花寶塔歷史文教系統/潘樹仁
第三章 把節日成為教材:以香港潮屬社團總會盂蘭文化節為例/胡炎松
第四章 The Theme-based Learning Approach of Traditional Chinese-based companies thriving on    entrepreneurship with Confucian virtues:A Case Study of Beijing/Tong Ren Tang
第五章 中國傳統節日與環保知識的教研課題:以盂蘭節為例/梁浩文
第六章 傳統文化融入「研學旅遊」的學與教:朱子之路研習營/區志堅
第七章 生活中的學與教:香港山西商會暑期山西博物院實習/香港山西商會
第八章 中華文化知識走入校園:文聯會舉辦「故事學習」學與教/香港中華文化發展聯合會
第九章 七夕文化:節日與知識傳播/葉映均
第十章 原居民蘊藏中國文化的意義:把「被忽略」的新界歷史文化成為專題研習/廖書蘭
第十一章 戶外考察與歷史教育:以香港的孫中山史蹟徑為例/陳財喜
第十二章 教育與專題研習:七十年代以來香港保釣行動的教學設計/陳德明、林浩琛
第十三章 探究學習如何提升學習動機和培養正面價值觀──以元朗區本歷史教育為例/盧家鴻
第十四章 粵港關係的歷史教學:南石頭難民營/吳軍捷
第十五章 社區文化資源與歷史教育:觀塘區口述歷史/洪錦鉉
第十六章 生命教育及口述訪問/鄒兆鵬
第十七章 茶文化走入中學:潮州工夫茶特色/蔡漢武
第十八章 香港華人喪葬文化的教育與生命反思/彭淑敏
第十九章 從考古學論香港歷史教學內容/吳偉鴻、計巍巍
第二十章 工運口述史與教育/梁寶龍
第二十一章 在田野中發現精彩:福田區歷史教學研究的創新與探索/張紅霞
第二十二章 文化相通、民心相融:以官立中學中史學習圈說起/林國成
第二十三章 虛擬孫中山史蹟徑VR教學課堂設計/孫越、鍾紹明
第二十四章 體驗式學習何以促進香港青年的中華文化認同:對香港大學生中國內地交流計畫的個案研究/甄眉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