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05,731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心理励志 > 心理学 > 精神的複調:近代中國的催眠術與大眾科學
精神的複調:近代中國的催眠術與大眾科學
上一张
精神的複調:近代中國的催眠術與大眾科學
下一张
prev next

精神的複調:近代中國的催眠術與大眾科學

作者: 張邦彥
出版社: 聯經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 2020-04-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550.00
市场价格: RM83.66
本店售价: RM74.46
促销价: RM69.44
剩余时间: 请稍等, 正在载入中...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催眠術是清末民初時期最眾聲喧嘩的大眾科學,
展現菁英與常民、科學與迷信、心理學與靈學
在界線上的浮動和滲透,
並帶來深遠的社會和文化效應。

  《精神的複調:近代中國的催眠術與大眾科學》從科學史的角度,結合社會文化史與思想史的關懷,主張必須對近代中國的「科學」採取複調式的理解,超越五四科學主義話語及學院菁英的基調,呈現異質歷史行動者相互競逐、應和的多元聲音。

  張邦彥醫師從大眾的日常生活出發,考察催眠術的傳播方式,並解釋人們對催眠術懷抱正反兩極情感的因由。接著聚焦於催眠學會的科學實作,分析學會從事劃界工作及拓展科學網絡的策略,兼論及催眠術對現代自我的形塑。最後透過爬梳催眠術與靈學的糾纏,追索近代中國心理知識的分化軌跡,指出學院心理學、催眠學會、靈學會看待科學的殊異立場。藉由這些彼此關聯的面向,重構動力精神科學在近代華人世界興起跌宕的多重圖像。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張邦彥


  1988年出生於台北。畢業於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科技與社會研究所,目前為台大醫院醫師。主要研究興趣包括科學史與科學哲學、醫學史、科技與社會研究。
 


目錄

序一 複調視野下的催眠術/黃克武
序二 精神與科學的另類史/王文基

第一章 導論
一、楔子
二、什麼「科學」?誰的「科學」?
三、大眾科學史的視野
四、大眾科學意義下的西方催眠術
五、催眠術與近代東亞
六、全書安排

第二章 驚奇與憂懼:日常生活中的催眠術
一、電磁化身體觀的浮現
二、新式出版物中的催眠術
三、催眠術的展演
四、講習所的設立與政府的壓制
五、思想性的線索:群眾心理學和「暗示」觀念的興起
六、經驗性的線索:犯罪事件的指證與文學的再現
七、歷史性的線索:失魂與附身的恐慌
八、小結

第三章 機構的發展:催眠學會活動中的商業、政治與科學
一、前言
二、精神療法的興起
三、催眠學會簡史
四、催眠學會的市場經營
五、催眠學會的政治操作
六、催眠函授中的「商業交易」與「互惠交換」
七、規範下的人與物
八、小結

第四章 心理知識的分化:催眠學會、靈學會與學院心理學
一、前言
二、催眠學會的靈學主張:「生機論」與「機械論」的思維
三、靈學領域的競爭者們
四、回到早年Psychological與Psychical的孿生關係
五、學院心理學與靈學的衝突
六、一場《新青年》上的直接對話
七、從科玄論戰思考「精神」與「科學」的關係
八、小結

第五章 結論
一、譜寫近代中國科學史的複調
二、界限劃分、知識分化與自我的形塑
三、過去與未來

後記
參考文獻

圖目次
圖1    麥克勞根療病電帶
圖2    《科學畫報》內的一幅動物催眠插圖
圖3    《新法螺》封面
圖4    魔術團表演之催眠術實況
圖5    中國精神研究會廣告
圖6    〈催眠術親身實驗記〉小說附圖
圖7    收錄於《繁華雜誌》第4期的滑稽小說之插圖
圖8    一份1845年法文報紙中的插圖
圖9    余萍客與古屋鐵石合作催眠一名日本婦人
圖10 芳洲於1917年替北京地方會員講學後合影
圖11     屋鐵石的《高等催眠學講義錄》
圖12 芳洲的《催眠學函授講義》
圖13 心雨的《最新實驗催眠術講義》
圖14 國心靈研究會實驗講演會的現場照片
圖15 心靈》雜誌上的一份催眠療症實驗報告
圖16 萍客示範撫下法的施術圖
圖17 海濤所繪製的無線電與千里眼類比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