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4,897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保健 > 中医 > 中藥大辭典
中藥大辭典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中藥大辭典

作者: 盧宏民
出版社: 五洲
ISBN:
出版日期: 2003-01-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480.00
市场价格: RM73.02
本店售价: RM64.98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凡例

  (1)本藥典編纂的中藥,約五百餘種,惟同一植物,例如“蓮鬚”“蓮子”“荷葉”“藕節”……等,本書均包括於“蓮”的項下;動物之科屬、效用俱同者,如“地膽”“羌青”“博雞”“葛上亭長”等,均包括於“斑蝥”項下,故實際搜集很廣泛。

  (2)本藥典例分“概說”“本文”兩部分:概說分“中藥的起源”“民間藥”,“本草書的沿革”,“性味的由來”,“藥名的由來”“採集和貯藏”,“修治與炮製”,“調劑或製劑”等。本書以中藥藥名首字筆劃為次序,其中分:1藥名(附異名),2學名,3.基本或科屬形態,4.產地,5品類或品質,6性味,7成分,8.藥理,9.效用,10.用法及用量,11.附方,12.新藥等。

  (3)藥物書舊辭典中,通常都以藥之效用分類,如發汗藥,瀉下藥,健胃藥……等,惟中藥的效用,往往有一藥而具數種效用,例如車前草既利尿又鎮咳,營實既瀉下又利尿,大黃重量瀉下,少量則健胃等,不勝枚舉,若歸於此則缺於彼,讀者檢查反感不便,倘數類并例,又嫌重複,故本藥典以筆劃為順序,而另附“效用分類索隱”,將兼具數種效用之藥,於各類中并出之,更附“治療病名索隱”,俾便檢查。

  (4)效用:分列1、2兩項,第1項,採用現代病名,如高血壓、腎臟炎、胃潰瘍等。第2項,則依據古代記載,如平肝陽、利小便、消浮腫、吞酸嘈囃、痞悶脹痛等,使兩兩對照,企圖將中藥應用結合科學,起一些橋樑的作用。

  (5)成分一項,以中文為主,附註以外文,惟我國目前科學名詞尚未完全統一,其中有前後參差之處,請讀者指正,以便再版時更正。

  (6)附方:係選取以該藥為主之處方,以較合理而有效者,列舉一二於該藥之後,此項處方,或選自古代成方,或採自日本漢方醫界著述,或為編者所經驗,方末均附註出處。

  (7)異名索隱:中藥名目繁多,且一藥往往有數名,或名同而實異者,亦有異名已通俗,正名反晦者,例如“牛蒡”原名“惡實’,“通草”原名“通脫木”,“木通”原名“通草’等,本書旨在大眾化,故取通常習用者為主名,其餘則列入異名項下,另編有“異名索隱”。

  (8)藥用部份:同一藥物,往往以莖、葉、花、實、根、皮等,分為多種藥性與名稱,本藥典包括於一種之下,例如桑葉、桑技、桑椹、桑根白皮等,均列於“桑”之項下;桃仁、桃花、桃葉、桃乾,均列於“桃”之項下,以便參閱。上述附載之“品類名”亦分別插入各論目次之中,不再另編目錄。

  (9)用法及用量:中藥有效成分之含量,往往因產地、採集時期,以及品質之精粗與貯藏、炮製、調劑等,而有顯著的不同。本書所舉之用量,不過示其大概,不可作為定例,讀者宜斟酌情形而作增減。

  (10)品質:以該藥之真偽良劣普通可以鑑別者,略為舉出;品類:則以該藥之藥用部分以及同科屬而效用相同者,或同名而實異者等,比類附舉之。

  (11)產地:中藥除少數幾種為某處特產者外,其中多數動植物我國各地均有出產,且依照藥商習稱“川貨”“廣貨”等,大都因商品之集散地而著名,出產未必衹限於該處,本藥典對於某藥之產地,依本草書所載,及調查所知,多處地區悉并載之。

  (12)藥理及成分兩項,如該藥曾經專家研究試驗而有文獻記載者,藥典收載之,并注明出處,其文獻簡略出處未詳者,暫付缺如。

  (13)西醫方面,對於藥用植物臨床實驗報告之材料甚多,惜編者不精研究,且見聞狹陋,衹能將近見日文醫誌譯載之文獻,儘先採入,并附誌出處,希讀者注意,將此項材料儘量介紹,以便日後增入。

  (14)有若干中藥,其所含有效成分已經藥理試驗,作用明確而經國內外藥廠製成新藥者,本書特附列“新藥”一項,載於該藥之後。

  (15)性味一項,事實上無重大意義,但在中醫藥傳統習慣、以性味而論藥效,本書為供給大多數中醫人士所參考,故仍列入。但是我儕今後研究中藥,幸勿再為“寒、熱、溫、平”等“藥性”所拘泥。

  (16)關於藥用量的“公撮”和“公分”:查“公分”為“重量”。是衡固體物質的,原名“Gm”(格蘭姆),現亦稱“克’, 1公分(克)約等於舊制市秤3分之譜;“公撮”為‘容量”,是量液體物質的,原名‘C﹒C﹒”(西西),現亦稱“毫升”, 1公撮(毫升)約等於16滴(普通藥水約為16滴,油為12滴,撣發性的酒類則為20-25滴,視液體性質而不同)。 1茶杯約為200-250公撮; 1磅為 450公撮。但家常習用之杯匙,大小不一律,無法比算;可向醫療器械店購“量杯’,係玻璃杯,刻有度數,用以量液體,準確而便利。

  (17)本書中浸劑之“%”,是“百分”率的符號。例如十一劃“蛇”的附方:薪蛇肉500公分,用酒作30%浸劑,即是薪蛇肉30公分,浸得藥酒100公撮。方法是先取藥秤準30公分,置容器中,然後量酒60-70公撮,溫浸數天,濾得藥酒若干公撮,另貯瓶中;藥渣再加酒用30-40公撮,再溫浸數天濾出,并將藥渣壓榨,共得酒以100公撮為度。如兩次浸後仍不足100公撮者,須另加酒至100公撮為準(浸時酒不宜太多)。

  其餘照此推算,以100公撮酒中含有30公分生藥的浸出物,就是“30%”。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