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05,013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自然科普 > 社会科学 > 政治 > 歷史記憶的倫理:從轉型正義到超克過去
歷史記憶的倫理:從轉型正義到超克過去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歷史記憶的倫理:從轉型正義到超克過去

作者: 許家馨,洪子偉,汪宏倫,石忠山,藍適齊,楊孟軒,葉浩,曾慶豹,范耕維,黃猷欽,陳柏良
出版社: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出版日期: 2024-02-20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740.00
市场价格: RM112.56
本店售价: RM100.18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2016年民進黨完全執政以來,一連串重要的立法(促轉條例、黨產條例、政治檔案條例等)、司法解釋裁判以及行政作為,將轉型正義推進到新的階段。然而在後促轉會時代,轉型正義發展似乎陷入遲滯以及極大的不確定。單純地將此困局歸因於執政者缺乏政治意志或民眾缺乏覺醒,恐怕低估了轉型正義在台灣發展的真正挑戰。

  本書集跨領域學者之力,引入廣泛的理論資源,對此進行診斷。作者群主張,台灣轉型正義的發展與台灣集體歷史記憶的形塑,二者相互牽連,牽涉到複雜且尚未被有效議題化的理論與實踐課題。廣泛、深入且開放的社會對話,是突破困局的唯一道路。本書對此困局提出初步診斷,並且指出有待討論的理論議題,期能促進社會對話,朝向真正的社會和解邁進。

 


作者介紹

編者簡介

許家馨


  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研究員,美國芝加哥大學法學博士(J. S. D.),研究領域為法理學與比較憲法。近年來研究興趣為人權哲學、人性尊嚴概念在亞洲的理論與實踐,法治與民主下的公民不服從及司法回應策略,以及轉型正義理論與歷史記憶的倫理。核心關懷為審議民主、公民德行與對話倫理。

 


目錄

編者序

第一章 導論:從轉型正義的反思到歷史記憶的倫理/許家馨
一、前言
二、轉型正義的實證法化及其發展的十字路口
三、轉型正義的建構性
四、歷史記憶典範的衝突
五、歷史與記憶的辯證
六、歷史記憶的倫理I:創傷與和解
七、歷史記憶的倫理II:邪惡與責任
八、台灣邁向民主過程中的轉型正義的實踐
九、形塑歷史記憶重要實踐課題之反思
十、結語
參考文獻

第二章 轉型正義中的記憶與知識/洪子偉
一、前言
二、文獻上之爭論
三、是否要記住?
四、要記住什麼?
五、誰該記住?
六、可能的批評與回應
七、結語
參考文獻

第三章 我們能和解共生嗎?反思台灣的轉型正義與集體記憶/汪宏倫
一、前言:從「中華民國建國時間」談起
二、概念源流考:什麼是轉型正義?
三、歷史認識、集體記憶與和解
四、台灣的兩種集體記憶典範
五、記憶的利用與濫用:不可共量與不可共存的兩種典範
六、台灣的戰爭遺緒與共同體的起源問題
七、政治的道德基礎與道德的政治基礎:關鍵時刻、外部因素與地緣政治
八、代結語:「轉化式對話」與和解的價值
後記
參考文獻

第四章 歷史記憶與身分認同:德國「歷史學家之爭」及其時代涵蘊/石忠山
一、前言
二、記憶或遺忘:淺談歷史記憶對於民主政治的意涵
三、何謂德國「歷史學家之爭」?
四、Nolte論「不願消逝的過去」
五、哈伯瑪斯論「一種損害賠償的方式」
六、正反意見的針鋒相對
七、哈伯瑪斯的最後陳述:論歷史學的公用
八、幾點反思
九、結語
參考文獻

第五章 在國族之外的歷史和解:「地域性」的二戰紀念活動與歷史記憶/藍適齊
一、前言
二、馬來西亞「華人」的二戰紀念活動
三、日本「地域性」的二戰紀念活動
四、「誰」在台灣記得「誰」的戰爭?
五、「地域性」的「記憶群體」與歷史和解
參考文獻

第六章 歷史記憶與記憶的歷史:創傷、情感、牽連性與和解/楊孟軒
一、前言
二、轉型正義與歷史研究
三、歷史記憶、歷史研究與記憶的歷史
四、建立共同歷史記憶的困境I:加害者、受害者與旁觀者的歷史「牽連性」
五、建立共同歷史記憶的困境II:間接性創傷與「類」受害者意識
六、跨群體的記憶研究:以我研究台灣外省人記憶的歷史為例
參考文獻

第七章 介於過去與未來的政治行動:論鄂蘭思想之轉型正義意涵/葉浩
一、前言
二、兩種「惡」與鄂蘭對「違反人道罪」的理解
三、行動作為讓社會「二次誕生」的時刻
四、事件的不可逆與和解基礎
五、結語:書寫作為一種政治行動
參考文獻

第八章 除去記憶中的恐懼:二二八平安運動的和平與正義/曾慶豹
一、前言
二、為台灣求平安
三、分擔受難主體的苦難記憶
四、正義的共同體
五、結語
參考文獻

第九章 對當代台灣政治論述中「和解」概念的初步反思/許家馨
一、前言:「轉型正義後期對話路線」的浮現
二、轉型正義與和解之間的關係
三、轉型正義後期與社會和解的挑戰
四、歷史記憶的和解與戰爭之框
五、「與惡的距離」及「政治的悲劇視野」
六、結語
參考文獻

第十章 歷史記憶、如何共享:對1985至1995年出生之二二八共生音樂節成員經歷的初步考察/范耕維
一、問題意識:解嚴世代如何共享歷史記憶?
二、研究方法與研究設計
三、形塑歷史記憶、建構歷史敘事的契機與過程
四、對「共生」的理解與對轉型正義價值之選擇
五、對於記憶共同體的範圍設定與對不同歷史記憶的想法
六、結語與展望
參考文獻

第十一章 從文化資產角度審視台灣偉人塑像之存留/黃猷欽
一、前言
二、我國文化資產裡的偉人之物
三、新趨勢:更具意義的無形文化資產與多樣性保護觀念
四、人:由下到上的日常之力
五、結語
參考文獻

第十二章 台灣命運中不能承受之重?初探加害人/被害人多元圖像與《政治檔案條例》資訊回覆權/陳柏良
一、前言
二、「轉型正義」理念的移植與繼受
三、被害人之肯認權
四、多元複雜的加害人/被害人圖像
五、《政治檔案條例》及其二元圖像式分類:當事人/非當事人
六、《政治檔案條例》之「檔案當事人」與「非檔案當事人」之資訊獲取與更正權
七、集體記憶的基石,《政治檔案條例》不可承受之重?
參考文獻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