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74,180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保健 > 饮食保健 > 從土地到餐桌上的恐慌:揭露與理解我們的食品安全到底哪裡出了錯
從土地到餐桌上的恐慌:揭露與理解我們的食品安全到底哪裡出了錯
上一张
從土地到餐桌上的恐慌:揭露與理解我們的食品安全到底哪裡出了錯
下一张
prev next

從土地到餐桌上的恐慌:揭露與理解我們的食品安全到底哪裡出了錯

作者: 周桂田,徐健銘
出版社: 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 2015-01-08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300.00
市场价格: RM45.64
本店售价: RM40.62
促销价: RM40.16
剩余时间: 请稍等, 正在载入中...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政府失靈、企業黑心、食品市場遍地烽火
自己的食品安全自己救!食安問題是新一波公民覺醒的契機

  完整解析台灣食安問題與風險政策的第一本書
  面對食安風暴,我們除了憤怒與恐懼,更需要認識與覺醒,參與它,才能改變它!

  面對「隱瞞、否認、卸責」的食安風暴三部曲,
  不能只有清理戰場式的政策,必須改變戰略思維! (以上兩句一起強調)
  要瞭解食品安全究竟出了什麼問題,我們得先知道當代食品是怎麼生產、製造、加工、運輸和販售。

  本書對台灣的食安案例做了完整的報告,從產地的汙染(重金屬戴奧辛)到食品加工過程的問題(三聚氰胺、塑化劑、起雲劑、混油、混米),以及食品科學的進展(基因改造),乃至國際貿易對台灣市場的衝擊(美牛問題),逐一分析與拆解,提供關心食安議題的消費大眾最有效的知識入門,以期產生一種對於食安的公民認識與覺醒。

  面對食安問題:
  為何政府缺乏解決魄力?
  市場經濟的邏輯勝過國民健康的考量。

  行政官僚一味追逐「拚經濟、救台灣」,導致政策上不管以多麼好聽的話術關心人民健康、福祉和環境,最終撥下來的人力與資金嚴重不足,行政措施上始終無法嚇阻惡意的廠商。而面對問題時,政府掩飾、不願意即時公佈資訊,原因經常是擔心國賠、害怕影響銷量,也避免曝露政府的管制與查證能力不足。

  食品企業真的可以自主管理?
  食品危機層出不窮基本上是利益的問題。

  利益要靠道德管理、自主管理或是其他非制度性的作法,是絕對不可能有效的。業者自主管理這種模式,實際上是把政府、企業和消費者的關係,簡化成企業與消費者。政府在過程中試圖淡化自己的角色,但在層出不窮的食品爭議中,政府更應該站出來執行公權力。食品衛生管理單位一再推動食品業自我管理,卻缺乏有效的監督,結果就是自主管理的企業更加不受民眾信任。

  民眾為何對政府缺乏信賴?
  食品治理其實是需要民主的。

  個人與政府之間往往存在制度上、知識上及資訊流通上的不對等。這種不對等關係轉化成溝通上的鴻溝,一旦問題爆發,民眾便陷入恐慌。不懂會恐慌是很正常的事,但現在民眾懂了卻是感到憤怒。台灣的食品無法叫人心安,不肖廠商雖然要負起大半責任,但更多時候是因為政府偏重經濟、開放市場卻失去管制底限、黑箱決策,並要求食品檢驗人員擔負超越其人力和資源的責任。

  身為消費者的我們能做什麼?
  自己的食品安全自己救。

  今日的消費運動來到了一個關於我們想要什麼樣的未來的價值性運動;食品風險治理也來到了一個我們想要什麼樣的食品上桌的現實問題。近年來的食品問題是喚醒公民覺醒的契機,從關心我們餐桌上的飲食健康和安全,到探討政策和措施是否合理,乃至於政府施政的透明度能否讓大眾接受,這些都是我們為更好的生活而驅策政府與企業改變的一種參與方式。

名人推薦

  中央研究院副院長 陳建仁
  台大醫學院教授 謝豐舟
  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 陳為堅
  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 林惠玲
  陽明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院院長 傅大為
  台灣風險分析學會理事長 詹長權 推薦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周桂田


  一九九二年台大社會系畢業,一九九四年台大社研所畢業,旋即赴德國慕尼黑大學社會學研究所攻讀,於一九九九年取得博士學位。師承德國社會學思想巨擘 Professor Ulrich Beck,歸國後致力於倡議、轉化與創造「風險社會」於台灣及東亞社會的新理路。對近十年來政府與民間高度對立不信任之「僵局風險治理」與學術斷裂社會關懷根基,認為需儘速轉轍,否則無法因應規模遠超過於二十世紀的全球科技、經濟、環境、社會與倫理之鉅變。目前任職台大國家發展研究所,並擔任社會科學院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徐健銘

  二○○八年自成大外文系畢業,二○一二年於台大國發所畢業。在攻讀碩士班期間開啟對於台灣食品、化學產業和農業的興趣,以及對各項風險爭議議題的關懷。主要研究領域在於風險社會、科技與社會研究,日常則透過逛超市、賣場和傳統市場以及下廚來思考一般人在生活中所面臨的食品問題。目前仍繼續在台大國發所攻讀博士班中。


目錄

Ch1 全球與在地共織
‧重視市場勝於風險防範 ‧爬到餐桌上的環境汙染
‧現代鍊金術 ‧新興食品風險

Ch2 全球貿易和食品風險
‧國際管制架構 ‧全球衛生 vs. 全球貿易 ‧自由貿易與產業保護
‧科學不確定性 ‧經濟優先 vs. 以人為本

Ch3 從土地到餐桌上的恐慌
‧食品汙染物 ‧重金屬的土地汙染和農藥
‧世紀之毒戴奧辛 ‧制度破壞信任

Ch4 現代鍊金術:三聚氰胺、塑化劑與化製澱粉
‧基因改造的風險 ‧「我要長得像大樹一樣高」:三聚氰胺
‧塑化劑風暴 ‧假的是假,真的也是假? ‧無處不塑的社會
‧從新竹米粉到新竹炊粉? ‧魔法的背後

Ch5 與狂牛共舞:牛肉工業及其風險
‧襲捲台、日、韓的牛肉旋風 ‧美牛扣關
‧瘦肉經濟:健康風險或者政治風險?

Ch6食用油造假三部曲
‧食用油風暴細說從頭 ‧政府缺乏風險治理應有的警覺性
‧餿水油:加了糞水的風險感知 ‧企業社會責任與食品工業

Ch7 公民覺醒
‧公民才是食品安全最強大的監測者
‧食品安全認知落差:民眾和企業
‧食品風險感知 ‧公民認識論

Ch8 啟動預防性原則與恢復公眾信任
‧隱匿資訊的食品風險治理 ‧預防性原則
‧風險溝通與治理:責任性、管道性、透明性與參與性
‧社會民主與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