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5,942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业/教科书/政府出版品 > 法政类 > 內線交易與操縱股價法律與政策
內線交易與操縱股價法律與政策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內線交易與操縱股價法律與政策

作者: 謝哲勝,江朝聖,郭大維,徐珮菱,洪秀芬,林建中
出版社: 元照出版
ISBN: 9789862559284
出版日期: 2017-08-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240.00
市场价格: RM36.51
本店售价: RM32.49
促销价: RM30.67
剩余时间: 请稍等, 正在载入中...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內線交易一般稱為內部人交易,指具特定身分之人,獲悉未經公開且影響證券價格的重要消息後,買賣證券;操縱股價則是指少數人以獲取利益或者減少損失為目的,利用其資金、資訊等優勢地位,影響證券市場價格,製造證券市場假象,擾亂證券市場秩序。本書第二章首先剖析內線交易中最困難的課題,即有關重大消息的認定,並提出本文對於內線交易重大消息的認定標準;第三章檢討現行內線交易的規範主體,透過探討英美兩國以及歐盟有關內線交易的規範主體範圍,進而檢視我國現行制度的不完善處;第四章探討操縱股價的犯罪行為類型,藉此掌握此類犯罪型態;第五章分析現行證券交易法中操縱股價的主觀構成要件,並針對證券交易法第一五五條第一項第七款「概括條款」構成要件過於抽象,提出檢討與建議;第六章檢視操縱股價的刑事責任,藉由觀察美國法上關於操縱行為的規範,思考我國操縱股價的刑事責任;第七章總結各章探討,提出本書結論。


作者介紹

主編暨作者簡介

謝哲勝


  現職
  ˙中正大學法律學系教授
  ˙台灣法學基金會董事長

  學歷
  ˙美國威斯康新大學法學博士

  經歷
  ˙內政部不動產登記法(草案)研訂小組委員
  ˙法務部民法物權編、信託法研修專案小組委員
  ˙台灣財產法暨經濟法研究協會理事長

作者簡介(依文章發表順序排列)

江朝聖

  現職
  ˙東海大學法律學系專任副教授

  學歷
  ˙臺北大學法學博士

  經歷
  ˙東海大學法律學系專任助理教授
  ˙東海大學國際貿易學系專任助理教授
  ˙建業法律事務所律師

郭大維

  現職
  ˙輔仁大學財經法律學系教授

  學歷
  ˙英國倫敦大學法學博士

  經歷
  ˙輔仁大學法務室主任
  ˙財團法人金融消費評議中心諮詢顧問
  ˙證券櫃檯買賣中心上櫃外部審議委員

洪秀芬

  現職
  ˙東吳大學法學院專任副教授

  學歷
  ˙德國慕尼黑大學法學博士

  經歷
  ˙東海大學法律學系專任副教授

徐珮菱

  現職
  ˙中信金融管理學院財經法律學系助理教授

  學歷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博士

  經歷
  ˙銘傳大學企業暨金融法律中心特約助理研究員 
  ˙銘傳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中信金融管理學院金融法研究中心執行秘書 
  ˙中信金融管理學院國際與大陸業務中心主任 
  ˙中信金融管理學院推廣教育中心主任

林建中

  現職
  ˙交通大學科技法律學院副教授

  學歷
  ˙美國賓州大學法學博士

  經歷
  ˙檢察官(智慧財產權專組及經濟犯罪專組)(1998-2003)
  ˙日本早稻田大學法學院交換研究員(2006)


目錄

序言/謝哲勝
作者簡介
引用說明

第一章/緒 論/謝哲勝/1

第二章/內線交易的重大消息/江朝聖

第一節/引 言/4
第二節/財報不實所涉內線交易案例及裁判見解比較/5
壹、A 案/5
貳、B 案/13
參、裁判理由之比較/15
第三節/重大消息之認定標準/16
壹、現行法之規定/16
貳、比較法的觀察/17
參、本書見解──涉及財報不實內線交易案件之
重大消息係不實交易/18
第四節/A案與B案判決評釋/19
壹、A案與B案之法院對重大消息有不同之認定/19
貳、A案與B案重大消息明確(成立)時點/20
參、被告知悉重大消息之時點/25
第五節/結 語/26

第三章/內線交易的規範主體/郭大維
第一節/引 言/28
第二節/美國法/29
壹、禁止內線交易之法源依據/29
貳、實務發展/31
參、晚近之發展/37
第三節/歐盟與英國法/40
壹、歐 盟/40
貳、英國法/42
第四節/我國內線交易規範主體之再思考/46
壹、現行規定/46
貳、檢討與建議/48
第五節/結 語/53

第四章/操縱股價的犯罪行為類型/洪秀芬
第一節/引 言/56
第二節/操縱股價之犯罪型態與行為態樣/57
壹、犯罪型態/57
貳、操縱股價之行為態樣/58
第三節/依構成要件所定類型及實務判斷/62
壹、不履行交割/62
貳、相對委託/64
參、連續交易/68
肆、沖洗買賣/74
伍、散布流言或不實資料/77
陸、其他操縱市場行為/78
第四節/結 語/80

第五章/操縱股價的主觀構成要件/徐珮菱
第一節/引 言/82
第二節/操縱股價之主觀構成要件/84
壹、「概括條款」主觀構成要件疑義/85
貳、「操縱」涵義之探討/86
第三節/EMH中「操縱」與「詐欺」之關聯/89
壹、從操縱市場獲利之條件/91
貳、操縱與詐欺/92
參、美國判決見解──非詐欺手段之交易/95
肆、虛假交易──詐欺型手段/99
伍、「直接」或「間接」操縱市場之手段/100
陸、操縱之故意或意圖/101
第四節/我國與美國實務見解比較/103
第五節/結 語/106

第六章/操縱股價的刑事責任/林建中
第一節/引 言/110
第二節/美國法與近年執行、刑事案例介紹/111
壹、美國法上操縱行為的規定/111
貳、法規執行情形/114
第三節/漏斗的另外一側──廣義的操縱世界/118
壹、Libor案/119
貳、格勞克斯/F-再生案/122
參、觀察與評論/123
第四節/對於操縱概念的反思/125
壹、操縱是一個概念或多個概念/125
貳、操縱處罰的原因與Fischel教授的命題/126
參、操縱的對象──近年案例的觀察/128
第五節/結 語/128

第七章/結 論/謝哲勝/131

索引/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