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67,441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购买过此商品的人还购买过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社科 > 歷史 > 畫家眼中的時代(2冊套書)從諷刺漫畫解讀日本統治下的臺灣+文明開化來了
畫家眼中的時代(2冊套書)從諷刺漫畫解讀日本統治下的臺灣+文明開化來了
上一张
畫家眼中的時代(2冊套書)從諷刺漫畫解讀日本統治下的臺灣+文明開化來了
下一张
prev next

畫家眼中的時代(2冊套書)從諷刺漫畫解讀日本統治下的臺灣+文明開化來了

作者: 坂野德隆,林丈二
出版社: 遠足文化
出版日期: 2020-09-02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740.00
市场价格: RM112.56
本店售价: RM100.18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您可能也会喜欢下列商品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從諷刺漫畫解讀日本統治下的臺灣》

  乘著歷史的時光機遨遊日本時代,
  從135張諷刺漫畫看奇妙的臺灣社會。

  ◎你可能不知道臺灣人現在使用的語言「臺語」,其實原本沒有這樣的稱呼。令人感到意外的是,「臺語」是日本人在日治時期創造出來的說法。本書中還有許多不為人知的故事……

  ◎風靡於大正時代的諷刺漫畫,從日本來的無名畫家國島水馬,首次引進報紙的諷刺漫畫到臺灣。在大正民主風潮的全盛時期,激盪的臺灣充滿著矛盾與衝突的素材。國島近二十年的漫畫創作,反映了臺灣社會的真實樣貌。

  ◎漫畫家在「大碗」(臺灣)上描繪出矛盾與衝突:臺灣人民族意識的升高、與統治當局的衝突、關東大地震引起的騷動、原住民的武裝反抗……。

  漫畫這個流行文化的產物,是現代普羅大眾的生活享受甚至精神寄託。漫畫從繪畫演變而來,卻有著不同於繪畫的特性,以單純、輕鬆的筆調描繪出滑稽、誇張、幽默、諷刺、荒謬的圖畫,經常伴隨的故事性的台詞,呈現在世人眼前,而諷刺與幽默是其最大的特性。

  日本近代漫畫與西方世界有著相當大的連結,1920年代因為自由民權運動的發展,大正時期政府控制力較為薄弱,再加上庶民的娛樂生活受到重視,因此大正時代成為文化百花齊放的時期。時值日本統治下的臺灣,也感受到這股時代的巨流,臺灣人要求改善差別待遇,並且在時代潮流的推波助瀾下,高呼設置議會和實現地方自治制度的運動。

  大正民主風潮對臺灣的社會、政治情勢、風俗等層面帶來十分劇烈的變化,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報紙的諷刺漫畫在臺灣這塊殖民地正式登場,並形成一股風潮。颳起這陣旋風的人是一位名叫國島水馬(本名國島守)的日本畫家,他因緣際會下來到殖民地臺灣,在臺北唯一的日刊報紙《臺灣日日新報》擔任「漫畫記者」。

  國島氏以「水馬生」、「水馬」的筆名,繪製或書寫風景畫、人物肖像畫、附有諷刺畫的遊記和文章。其後約二十年間,他是臺灣最大報社《臺灣日日新報》唯一的報紙諷刺漫畫家,針對政治、經濟、風俗、社會百態與國內外各大事件等主題,以詼諧、揶揄的筆法繪製出色的諷刺漫畫,並連載於報紙上。

  本書作者坂野德隆以國島水馬的漫畫帶領我們瀏覽大正時代下臺灣的面貌:當時的臺灣人民追求自由民主的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臺灣人對關東大地震的震撼與共鳴;全島面對皇太子來訪的緊張與期待;霧社事件帶來的衝擊與傳染病的橫行,張牙舞爪的臺灣映射眼前;多元的宗教習俗與季節風俗讓人應接不暇;廣播、報紙媒體與交通發達為社會帶來各種希望與夢想。……國島氏對市民生活觀察入微,他的作品成為這本書解讀日治時期臺灣的寶貴史料。

  《文明開化來了:與路上觀察之神一同翻閱明治時代的生活畫卷》

  明治維新150週年重磅之作
  250張圖片管窺一百多年前日本的庶民生活

  從大學時代開始觀察人孔蓋的「路上觀察之神」林丈二,研究日本明治文化長達三十五年,他以「街頭視線」觀察明治時代的插畫,在時光旅行中回到明治時代,從那裡看到了「日本的現在」。

  在這麼長的時間裡,他跑遍日本的國會圖書館、江戶東京博物館圖書室,閱讀明治時代新聞記事、插繪與廣告,並參考江戶明治時代以來的「風俗誌」、「生活世相史」、「文化史」等參考文獻,然後整理資料及輸入電腦,建立起自己的資料庫。本書的書寫即是以這個龐大的資料庫為基礎,透過當時報章雜誌連載小說的插畫,來解讀和推測明治初期到中期,100到140年前日本人的生活樣貌和變化。

  那時曾出現「附插畫的報紙」,如《東京繪入新聞》、《繪入朝野新聞》等,從報紙名稱「繪入」(插圖)可知,是以「畫」為賣點。林丈二利用明治初期到1930年代日本的新聞(報紙)、雜誌裡的「插繪」和「廣告」,配合報紙社會新聞紀事,發揮豐富的想像與聯想,以「偵探」般的觀察力找出插畫裡的蛛絲馬跡,仔細探究和挖掘其中各種物品和潛藏的故事,並深入分析那個年代的特徵與社會氛圍,從而建構其獨樹一格的「丈二流」日本明治時代的文明開化史。

  本書開頭是幾篇關於理髮、洗髮的文章,當時日本有句話「拍拍散切頭便會聽到文明開化的聲音」,於是「斷髮=散切頭」成了文明開化的象徵。當時民眾剪掉丁髷後,感到頭部有些空蕩,因此日本男子開始流行戴帽子,但穿著卻仍維持原本的和服,而呈現「和洋混搭」不協調的模樣。可知在文明開化(=西洋化)的過程中,不少日本人感到相當困惑和遲疑,也做了各種「和洋折衷」的嘗試,譬如使用有色眼鏡、口罩、蒙面、圍巾、手帕、腳踏車等。

  值得一提的是,林丈二的視線也投向貧窮階級,書中幾個章節描述「裏長屋」的生活樣貌,如〈長屋的保母〉、〈貧窮與病人〉、〈貧窮中的餘裕〉等,藉此強調並非所有的人都能立即享受到文明開化的結果。可見林丈二嘗試從各種視角重新詮釋「文明開化」,呈現庶民的多元樣貌。

  這個年代正是文明開化的過渡期,一些鄉下出身的日本人從未體驗都市的文明生活,依然生活在舊時代的環境裡。譬如日本人對裸體的認知,也是在明治維新後出現了變化。當時在日本的西方人常在文章中提到,當他們看到日本無論男女都大剌剌地在戶外裸露身體,無不感到驚訝。而事實上,日本開始統治臺灣後兩個月,也就是1895年8月,當局曾對在臺日人發布命令,明訂「禁止露出胯下外出」,可知早期來臺的日本人當中,仍然有不少人維持著原本的生活習慣。

  進入明治時代後,不少浮世繪師成為報章雜誌新媒體的插繪繪師。本書中引用的新聞插繪師,如歌川國松、水野年方、松本洗耳等人,即是明治時代的浮世繪師,他們仍然依循江戶時代浮世繪的描繪方式,只不過他們的插繪不再是「錦繪」式的多色彩浮世繪,而是因應明治時代報紙的印製方式,繪製黑白色調的插畫。他們以明治時代一般庶民生活景致作為題材的「浮世繪」風格插繪作品,下筆細膩生動而寫實,正好提供觀察力敏銳的林丈二詮釋明治庶民「文明開化」的最佳史料。

  日本在明治時代歷經文明開化的變革,而逐漸形成今天日常生活的習慣。文明開啟了新世界的大門。這是一百多年前日本人的日常,我們從明治時代的插畫摸索他們生活中的故事。未知的線索藏在報紙的插畫裡,再次重現在我們的眼前。

名人推薦

  《從諷刺漫畫解讀日本統治下的臺灣》
  吳政憲(中興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翁佳音(中央研究院臺灣歷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陳嘉行/焦糖(喜劇演員)
  黃震南(藏書界的竹野內豐)
  蔡錦堂(師大臺灣史研究所退休教授)
  鳳氣至純平(文藻外語大學日本語文系兼任助理教授)

  《文明開化來了:與路上觀察之神一同翻閱明治時代的生活畫卷》
  林承毅(台北路上觀察學會會長&林事務所執行長)   
  陳永峰(東海大學日本區域研究中心主任)
  蔡錦堂(師大臺灣史研究所退休教授)

  (依姓氏筆劃)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坂野德隆


  生於1962年。曾任英語報社《日本時報》(The Japan Times)記者,1993年出版懸疑小說《器官捐贈的野獸》,以小說家的身分出道。2001年起,移居臺灣等地,經採訪後撰寫、發表紀實作品。小說作品有《世紀末的集團》(実業之日本社)、《香檳塔》(双葉社)、《峇里.夢中景色:沃爾特.史畢斯(Walter Spies)傳》(文遊社)、《殉於峇里的武士:在印尼獨立戰爭中成為英雄的日本兵記錄》(講談社)、《臺灣.消逝在日月潭的故鄉:流浪的邵族人與日本》(ウェッジ)等。

林丈二

  文字工作者、隨筆家、明治文化研究者、路上觀察學家。

  1947年生於東京,畢業於武藏野美術大學。他從小學開始便已流露出調查迷的特質,大學時注意到水溝蓋,從日本為起點觀察全世界的水溝蓋,後來集結為《水溝蓋(日本篇)》、《水溝蓋(歐洲篇)》等書。

  他是「路上觀察學會」的發起人之一,近年與「青年文京建築會」合作舉辦街頭散步和展示等活動。著有《走在義大利》、《走在法國》、《型錄.有點陳舊的生活雜貨》、《明治破銅爛鐵博覽會》、《騷動東京的動物們》等。此外,他與林節子一同負責一些著作的註解插畫,包括:筑摩書房的《明治的文學》(共二十五卷)、あすなろ書房的《希望小學時期就讀過的文學》(共六卷)、《希望中學時期就讀過的日本文學》(共十卷)、《希望中學時期就讀過的哲學》(共八卷)。

譯者簡介

廖怡錚


  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現旅居日本。著有《女給時代:1930年代臺灣的珈琲店文化》,譯有《觀光時代:近代日本的旅行生活》、《末代王朝與近代中國:晚清與中華民國》、《資生堂的文化裝置:引發時尚革命的美學教主》、《地中海世界與羅馬帝國:一部充滿人類歷史經驗結晶的世界帝國千年史》、《從東南亞到東協:存異求同的五百年東南亞史》等。

鳳氣至純平

  橫濱人。成功大學台灣文學所博士,現為文藻外語大學日本語文系兼任助理教授。著有:《失去故鄉的人:灣生的戰前與戰後》(2019),合譯有《同化的同床異夢:日治時期臺灣的語言政策、近代化與認同》、《神國日本荒謬的決戰生活》、《神國日本荒謬的愛國技法》、《傳說的高砂族》、《文明開化來了:與路上觀察之神一同翻閱明治時代的生活畫卷》等。

許倍榕

  台南人。成功大學台灣文學所博士,現為成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中心博士後研究員。合著有《望鄉:父親郭雪湖的藝術生涯》(2018),合譯有《神國日本荒謬的決戰生活》、《神國日本荒謬的愛國技法》、《傳說的高砂族》、《文明開化來了:與路上觀察之神一同翻閱明治時代的生活畫卷》等。


目錄

《從諷刺漫畫解讀日本統治下的臺灣》

作者序 坐進「大碗」的漫畫家
從「自立」走向「自轉」的臺灣/國島氏的旁觀者視角

第一章 大正民主風潮在臺灣
大稻埕的金魚與龍/「果凍化」的臺灣社會/活生生的臺灣娃娃人偶

第二章 富裕又苦惱的蓬萊島
蓬萊米與香蕉的榮盛衰敗/打造臺灣心臟的日本人/埋藏在福爾摩沙的寶藏

第三章 震撼與共鳴的關東大地震
對著捐款金計量機器為日本注入活力的臺灣島民/從大碗溢出的受災戶/共同體會震災下的心情/團結合作,走向復興之路

第四章 皇太子來了──走向開明之世
手忙腳亂的「恭迎」準備/「行啟」成為愛國教育上的重要佈局/山之呼喚──因皇太子命名而颳起的登山熱潮/隨著行啟而振興的運動精神與鄉土愛/皇太子與高砂族

第五章 張牙舞爪的臺灣
霧社事件的衝擊/霍亂、傷寒、瘧疾──擊退疫病的醫師千手觀音/人類遺產──從洪水中守護臺灣人

第六章 「奇妙」的臺灣
挨著暖爐吹風扇/食紙之神──讓人眼花撩亂的民間宗教/語言的隔閡/至今依舊不變的臺灣風景和季節風俗/對內地的欣羨眼光VS內地人的虛榮心

第七章 媒體與便利性的狂想曲
只有內地人才會收聽的廣播/交通發達所帶來的夢想/長官的早報和勇敢的晚報/臺灣懷舊廣告的變遷與高砂啤酒/筆鋒勝劍鋒

第八章 大正民主潮流的終結
滾向地獄谷的日本/在日、中狹縫中的試探/非常時期的臺灣社會/內臺融合與臺灣自治問題的未來/國島氏與「灣生大正民主風潮」及其後

後記
註釋

《文明開化來了:與路上觀察之神一同翻閱明治時代的生活畫卷》

導讀 蔡錦堂
譯序 鳳氣至純平
前言 開化的外行人

說到文明開化,就是散切髮啦    
◆明治四年的散髮店?
    
女梳頭師完全沒變    
◆各種牛奶廣告    
    
在簷廊上洗髮    
◆關於湯屋    

夏季客人的款待之道    
待合的置帽處    

◆明治男子喜愛帽子    

冰店的季節    
◆冰店─夏天的樂趣    

雨天的裝扮    
◆下雪天的傘    

長屋的小保姆    
◆洗耳筆下的狗        

貧窮與病人    

貧窮中的餘裕    


裏長屋的玄關是廚房    
◆長屋的門禁    

哇,手槍吔!    
◆明治時代的手槍    

身穿襯衫的書生    
◆書桌上的孔雀羽毛
    
圍巾與手帕    
咬手帕!    

◆hankechi 或 hankachifu 的廣告    

女學生與腳踏車    
◆飆啊!飆啊!洗耳的腳踏車
    
有色眼鏡是什麼顏色呢?    
蒙面女    
◆頰冠賊    

謎樣的黑色口罩
◆阿染感冒與印振圓左衛門
    
護士的室內拖鞋    


外行人的後記    
譯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