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66,285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购买过此商品的人还购买过

印加的智慧

印加的智慧

RM43.32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自然科普 > 社会科学 > 政治 > 國際視野中的香港修例風波
國際視野中的香港修例風波
上一张
國際視野中的香港修例風波
下一张
prev next

國際視野中的香港修例風波

作者:
出版社: 新民主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20-03-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400.00
市场价格: RM60.84
本店售价: RM54.15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您可能也会喜欢下列商品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本書共收錄了二十五篇刊登或上載於世界各地不同媒體(包括報章、網誌、網媒等)的文章或視頻文字,由遠至近地呈現國際傳媒及身處香港的外國人或非華裔人士,如何評論香港這場持續逾半年的修例風波,以引起社會反思,幫助大眾洞悉風波的真相。

  本書正文分為上下兩篇,分別展現遠距離的思考——國際傳媒,以及近距離的觀察——在香港的外國人或非華裔人士。本書文章的轉載或翻譯,均經過相關傳媒或個人直接授權。上篇共十六篇文章,從國際傳媒的角度,剖析今次香港修例風波的幕後操縱者、風波的屬性、傳媒在報導中的偏頗情況,以及風波背後的社會因素等問題。下篇共九篇文章,由在香港目擊風波事件的外國人,以及在香港扎根的非華裔人士,分享他們對這場風波的看法及感受。

好評推薦

  《國際視野中的香港修例風波》一書可望帶動各方面從較為理性和客觀的角度思考這場特大動亂。本書收錄了多篇來自國際傳媒、其他國家或地區的人士和若干在香港居住的非華裔人士對這場特大動亂及其參與者的觀察、感受、分析和報導。他們的文章和觀點反映了「局外人」的看法,非常值得各方面的參考和重視。尤其可貴的是他們能夠從更廣闊的宏觀和國際視野來研判香港的動亂,包括把這場特大動亂納入中美戰略博弈和國家民族的大框架中來探索。——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榮休講座教授、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 劉兆佳

  這本新書《國際視野中的香港修例風波》,搜羅了香港去年的一場政治風暴當中,國際上一些鮮見較為客觀的意見,特別是分析美國連番介入香港的事務背後,有着它本國利益的動機,值得細讀。……相信這一本新書,可以增廣大家的知識。——資深傳媒人 盧永雄
 


目錄

序言一 劉兆佳  /  x
序言二 盧永雄  /  xiv
 
上篇 遠距離的思考—國際傳媒
第一章 風波背後的影子  /  002

1.革命的顏色  /  003
新加坡 《聯合早報》(嚴孟達,2019.7.13)
2.港台腔:香港的事,不用美國操心!  /  007
馬來西亞 《亞洲時報》(王大可,2019.8.14)
3.菲僑界對「港獨」怒吼:自作孽不可活!  /  011
菲律賓 《菲律賓商報》(2019.8.18)
4.泰國學者:美國所謂「香港法案」是對中國主權的粗暴干涉  /  014
泰國 《星暹日報》(2019.12.8)
5.美國攪水香港 醉翁之意不在酒?  /  016
新加坡 《聯合早報》(許鴻波,2019.12.9)

第二章 風波的屬性  /  022
1.隱形的誘惑 你扛得住嗎?  /  023
新加坡 《聯合晚報》(鄭景祥,2019.8.14)
2.偽自由民主極權主導的港式禍亂  /  027
新加坡 《聯合早報》(趙慕媛,2019.10.20)
3.德國之聲訪問邵嵐:「你甚至不能看着我的臉,譴責這種非人道的行為嗎?」  /  031
香港 《大公報》(2019.11.15)
4.一個新加坡人在香港  /  033
新加坡 《聯合晚報》(白全成,2019.12.22)
5.身陷暴力集會 警察拔槍:來自香港的最新報導  /  036
美國 彭博新聞社/ Bloomberg News(Stanley James,2019.12.22)

第三章 風波中的有色眼鏡  /  042
1.假新聞和謠言如何加劇香港的分化  /  043
美國 彭博新聞社/ Bloomberg News(Shelly Banjo and Natalie Lung,2019.11.12)
2.全世界的人們都在街頭,媒體對香港的關注卻獨一無二  /  049
美國 Fairness & Accuracy In Reporting(Alan MacLeod,2019.12.6)
3.《紐約時報》和CNN對有關香港暴力報導的偏好:美國傳媒的雙重標準是從哪裏來的?  /  055
瑞士 《新蘇黎世報》/ Neue Zürcher Zeitung (Matthias Müller,2019.12.28)

第四章 風波背後的社會因素  /  060
1.香港失去幾代青年  /  061
菲律賓 《菲律賓世界日報》(許棟,2019.7.11)
2.香港真正問題是不平等  /  063
馬來西亞 《南洋商報》(沈聯濤、蕭耿,2019.8.31)
3.香港經濟蹣跚步入2020年,命運與示威形勢息息相關  /  067
美國 彭博新聞社/ Bloomberg News(Eric Lam,2019.12.17)
 
下篇 近距離的觀察—在香港的外國人或非華裔人士
第五章 親歷現場,查訪真相  /  074

1.採訪香港示威被「正義」的香港市民粗暴對待,感到悲痛及不自在  /  075
(青山潤三,2019.8.4)
2.香港示威.報告2019.8.31  /  084
(青山潤三,2019.8.31)
3.香港示威.報告2019.8.31(續)  /  085
(青山潤三,2019.9.1)
4.探查香港機場示威的真相2019.9.1  /  097
(青山潤三,2019.9.7)
5.中國內地人對香港示威活動的看法  /  124
(Monica Lee報料,青山潤三整理,2019.9.8)

第六章 維護法治,嚴厲執法  /  128
1.列顯倫:硬碰硬難軟化北京  /  129
香港 《星島日報》(2019.8.23)
2.江樂士建議宵禁 非法集會監六年  /  132
香港 《星島日報》(2019.10.30)
3.前刑檢專員江樂士促嚴懲暴力破壞  /  135
香港 《星島日報》(2019.11.27)
4.盛智文:暴力違法在任何社會都必須付出代價  /  138
香港 《點新聞》視頻(2019.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