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3,061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心理励志 > 心理学 > 基因或教養
基因或教養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基因或教養

作者: 茱蒂.哈里斯
出版社: 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 2007-06-26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380.00
市场价格: RM57.80
本店售价: RM51.45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為什麼人會有不同的行為?
為什麼即使是基因完全相同的同卵雙胞胎,也會有不同的個性?
究竟是什麼造成了我們的人格差異?
發展領域大師哈里斯從演化心理學出發,
為我們提出自佛洛伊德以來,第一個有關人類「個性」的完整理論!

.《教養的迷思》暢銷書作者最新著作!
.知名心理學者洪蘭教授翻譯!
.獲Amazon網站5顆星評價!

心理學上的難解之謎:是什麼導致人有不同的個性和行為?
這不只是先天(遺傳)和後天(環境)的問題,
因為即使是基因極為相似且成長背景相當一致的同卵雙胞胎,個性都不一樣。
如果心理學連雙胞胎的相異性都無法解釋,更遑論其他人與人之間的差異
——為什麼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
作者深入檢視了從社會心理學的傳統實驗到神經科學的最新領域,
包括雙胞胎研究、觀察自閉兒、猩猩甚至螞蟻。
最後她終於得到了自佛洛伊德以來,第一個有關「個性」的完整理論:
以演化心理學為基礎,哈里斯以地位系統、社會化系統和關係系統這三種心理機制,
精闢入裡地為我們解開了人格差異之謎。

作者簡介

茱蒂?哈里斯(JudithRichHarrison)

  生於1938年2月10日。1961年自哈佛大學心理系取得碩士學位。曾在麻省理工學院(MIT)心理系擔任助教,以及「波特?貝洛奈克與紐曼機構」(BoltBeranekandNewman)和賓州大學擔任研究助理。目前為美國心理學會、人類行為與演化學會、兒童發展研究會的成員。1998年,曾獲得美國心理學會的「喬治?米勒獎」。著有暢銷書《教養的迷思》(商周出版)。

譯者簡介

洪蘭

  福建省同安縣人。加州大學實驗心理學博士。曾任聖地牙哥沙克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加州大學研究教授。1992年回台任教於中正大學,現任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洪教授課餘致力於科普書籍的翻譯工作,曾翻譯三十餘本生物科技及心理學方面的好書。近年來有感於教育是國家的根本,而閱讀是教育的根本,於是致力於推廣閱讀習慣,曾前往全台近一千所中小學進行演講。
  譯有:《語言本能》、《揭開老化之謎》、《教養的迷思》、《天性與教養》(以上皆為商周出版)、《記憶的祕密》(貓頭鷹)、《騙子?情人?英雄?》、《恐懼之邦》、《奈米獵殺》、《腦內乾坤》、《基因複製》(以上為遠流出版)等。
  著有:《講理就好》、《打開科學書》、《知書達理》、《良書亦友》、《理應外合》(以上為遠流出版)、《大腦的主張》(天下雜誌出版)、《讓孩子的大腦動起來》(信誼基金出版社)、《歡樂學習,理所當然》,以及與先生曾志朗教授合著《見人見智》(以上為天下文化出版)。

書評

  「《基因或教養──解開人格差異之謎》是哈里斯迫使這個世界再次思考『我們如何成為我們』的另一鉅作。她的淵博學識和極具說服力的說理,讓這本書成為心理學者的必讀之作;她的風格、幽默還有說故事的能力,讓所有人讀起來都興味盎然。」
──史迪芬?平克(Steven Pinker),《語言本能》(The Language Instinct)作者

  「關於『人性』的書籍有很多,但是探究『為什麼每個人都不一樣』這個重要問題的卻寥寥可數。《基因或教養》寫得相當好,也十分有趣。」
──羅伯特?波洛明(Robert Polmin),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心理學教授

  「哈里斯整理了相當多領域的證據,包括社會心理學、人類學、遺傳學、神經科學,和相當關鍵的演化生物學。她推翻了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為我們開啟了一個全新的視野。不管你的人格如何,這本書都能使你深思、讓你發笑,並提供你最大的啟發。」
──海倫納?柯若寧(Helena Cronin),《螞蟻與孔雀:捨己為群的利他之謎》(The Ant and the Peacock: Altruism and Sexual Selection from Darwin to Today)作者

  「身為一個家長、心理學家和人類,我深受這本書的啟發和吸引。哈里斯是位相當卓越的思想家和作家:她聰明機智、學富五車、極具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而且大無畏。沒有人對當代心理學提出比她更尖銳的批判──也沒有人比她更友善。」
──約書亞?艾洛森(Joshua Aronson),紐約大學(NYU)應用心理學助理教授

  「當我一收到這本書,立刻坐下來重頭到尾把它讀了一遍──這通常不是我對一本非小說類書籍的典型反應。《基因或教養》確實是一本讓人印象深刻的傑作。」
──保羅?布魯姆(Paul Bloom),耶魯大學心理學教授


目錄

譯者序
作者序

第一章 感謝差異性

  為什麼我是我?∕偵探的科學辦案法∕掃去舊的蜘蛛網∕基本配備或額外選擇∕基本歸因錯誤∕演化的觀點∕加西亞的味覺厭惡學習∕社會性動物的群居生活∕錯把太太當帽子的人∕收集與人有關的訊息∕自閉症兒童的研究∕人格的定義∕尚待解答的人格差異之謎

第二章 那個該死的長方形

  兩條紅鯡魚:環境和基因∕父母有關係嗎?∕都怪那該死的長方形∕辛浦森的DNA證據∕不能解釋的變異性∕行為遺傳學的環境假設∕45%的人格遺傳性∕發展的雜音

第三章 那是猴子的實驗

  第三條紅鯡魚:基因和環境的交互作用∕蘇歐米的猴子實驗∕不完整的實驗資料∕打破砂鍋問到底∕「蒸氣產品」∕遍尋不著的研究證據∕教養方式有關係嗎?∕誤傳的猴子神話∕教養方式與孩子的天性∕主觀信念的影響∕相關不等於因果∕找出真正的凶手

第四章 出生別及其他家庭中的環境差異

  超分析和NEAD的研究∕大自然的實驗∕蘇洛威的出生別理論∕讓人頭痛的雙胞胎∕兄弟姊妹的變異性∕出生別對行為的影響∕自我報告問卷的調查結果∕找出顯著的出生別效應∕《生而叛逆》的爭議∕人人都有知的權利∕又是一條紅鯡魚:出生別∕最後的嫌犯:基因和環境的相關

第五章 人和情境

  早期經驗和類化學習∕不同情境的行為差異∕嬰兒的走馬燈實驗∕天生的相似性空間∕大腦神經生理的發展∕現行人格理論的驗證∕科溫夫婦的介入研究∕徹底搜查後的發現∕順從的偏見∕證據來得太晚∕小艾爾拔的恐懼實驗∕從經驗中學習

第六章 模組的心智

  心智不是單一的器官∕巴隆科恩的心智理論∕莎莉和安的測驗∕反向的反向工程學∕嘗試錯誤的學習過程∕社會心理學的強盜洞研究∕團體競爭的演化天性∕童年的社會發展

第七章 關係系統

  平克的心理詞彙∕區辨的重要性∕面孔辨識模組∕個人身分結的資訊儲存模式∕個人資料庫的演化目的∕動物的統御階層∕眼光偵查器和注意力結構∕同儕團體的統御階層∕區辨的人際關係系統

第八章 社會化系統

  文化上的人格差異∕「你」和「您」∕一張有吸引力的臉∕薛克特教授的失憶症病人∕刻板印象∕社會化系統的「原型」∕取決於情境的自我分類∕人類的虛擬團體∕Z天生不是一隻好工蟻∕文化相傳:以語言為例∕改變語言的不可能任務∕次文化的影響∕保衛蜂巢的本能∕指認凶手的時候到了

第九章 地位系統

  團體壓力的實驗∕高處不勝寒∕個人型或合作型的社會文化∕相似性假設∕我最聰明?∕身高決定一切?∕旁觀者清的訊息∕長相的社會效應∕偷窺別人的心智∕閱讀心智的機制∕無懈可擊的不在場證明∕父母對孩子行為的效應∕螞蟻的群落∕基因表現的改變∕人類團體的分工∕最有利的表現

第十章 大結局

  大自然的恩賜∕沒有兩個人是相同的∕追逐錯誤線索的心理學家∕破解教養的迷思∕佛洛伊德的「關係」∕解開人格差異之謎∕驗證心智運作的方法∕兩樣生活,兩條路∕留待別人去驗證

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