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80,216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自然科普 > 动物/植物 > 藥用植物學
藥用植物學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藥用植物學

作者: 鄭漢臣
出版社: 文光圖書
出版日期: 2004-09-20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500.00
市场价格: RM76.06
本店售价: RM67.69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本書編委會對前版教材作了較多的刪改和修正。增補了近年來國內外藥用植物研究的新內容,充實或介紹了有關藥用植物生物技術、生物親緣關係與化學成分的相關性和分子系統學等基本內容;在種子植物各科的特徵中,增加了科的特徵性化學成分,適當精減了種的形態描述;改繪了近百幅插圖,插印了30種重要藥用植物彩照,以增強內容的直觀性和體現本課程特色。

  本教材共分四篇:植物的顯微構造、植物器官的形態與功能、藥用植物的分類和藥用植物生物技術及其應用。由於篇幅有限,有關藥用植物標本的採集、製作、保存和資源調查等附錄內容,將移至稍後出版的《藥用植物學實驗指導》中。

  本書初稿的編寫分工是:第一、二章由第二軍醫大學張漢明教授編寫,第三章、第四篇由華西醫科大學張浩教授編寫,第二篇、第十八章由北京醫科大學陳虎彪教授編寫,第十、十一、十二、十三章、緒論由第二軍醫大學鄭漢臣教授編寫,第十四、十五、十六章由瀋陽藥科大學孫啟時教授編寫,第十七章第一節至山茱萸科由中國藥科大學余國奠教授編寫,第十七章杜鵑花科至蘭科由上海醫科大學潘勝利教授編寫。全書由鄭漢臣教授統一審改。藥用植物彩色照片由鄭漢臣、陳虎彪教授提供。


目錄

緒論

一、藥用植物學的研究內容及任務
二、我國藥用植物學的發展簡史
三、學習藥用植物學的方法
第一篇 植物的顯微構造
第一章 植物的細胞

 第一節 植物細胞的形態和基本構造

  一、原生質體

  二、植物細胞的後食物

  三、細胞壁

 第二節 植物細胞和分裂

  一、無絲分裂

  二、有絲分裂

  三、減數分裂

  四、染色體、單倍體、二倍體、多倍體
第二章 植物的組織

 第一節 植物組織的種類

  一、分生組織

  二、基本組織

  三、保護組織

  四、分泌組織

  五、機械組織

  六、輸導組織

 第二節 維管束及其類型
第三章 根、莖、葉、孢子、花粉的顯微構造

 第一節 根的顯微構造

  一、根尖的構造

  二、根的初生構造

  三、側根的形成

  四、根的次生構造

  五、根的異常構造

  六、根瘤的菌根

 第二節 莖的顯微構造

  一、莖尖的構造

  二、雙子葉植物莖的初生構造

  三、雙子葉植物莖的次生構造和異常構造

  四、單子葉植物莖和根莖的構造

  五、裸子植物莖的構造特點

 第三節 葉的顯微構造

  一、雙子葉植物莖的構造

  二、單子葉植物葉的構造

  三、裸子植物莖的構造

 第四節 孢子和花粉粒的形態構造

  一、蕨類植物孢子的形態構造

  二、種子植物花粉粒的發育和形態構造

  三、孢子和花粉粒的藥用價值及其在植物分類中的意義
第二篇 植物器官的形態與功能
第四章 根

 第一節 正常根的形態與類型

 第二節 變態根的形態與類型

 第三節 根的生理功能
第五章 莖

 第一節 正常莖的形態

 第二節 正常莖的類型

 第三節 變態莖的形態與類型

 第四節 莖的生理功能
第六章 葉

 第一節 葉的組成

 第二節 葉的各部形態

 第三節 單葉與複葉

 第四節 葉序

 第五節 變態葉的類型

 第六節 葉的生理功能
第七章 花

 第一節 花的組成部分及其形態結構

 第二節 花的類型

 第三節 花程式與花圖式

 第四節 花序

 第五節 花的生理功能
第八章 果實

 第一節 果實的形成的特徵

 第二節 果實的類型

 第三節 果實的生理功能
第九章 種子

 第一節 種子的形態結構

 第二節 種子的類型

 第三節 種子的生理功能
第三篇 藥用植物的分類
第十章 植物分類學概述

 第一節 學習植物分類學的目的意義

 第二節 植物分類的簡史

 第三節 植物分類的等級

 第四節 植物的命名

 第五節 植物界的分門別類

 第六節 植物分類檢索素
第十一章 藻類Algae

 第一節 藻類植物概述

 第二節 藍藻門Cyanophyta

 第三節 綠藻門Chlorophyta

 第四節 紅藻門Rhodophyta

 第五節 褐藻門Phaeophyta
第十二章 菌類Fungi

 第一節 菌述概述

 第二節 真菌門Eumycophyta
第十三章 地衣植物Lichenes

 第一節 地衣植物概述

 第二節 地衣的形態結構的主要藥用種類
第十四章 苔蘚植物門Bryophyta

 第一節 苔蘚植物的特徵

 第二節 苔蘚植物的分類
第十五章 蕨類植物門Pteridophyta

 第一節 蕨類植物的主要特微

 第二節 蕨類植物的分類

   1.石杉科Huperziaceae

   2.石松科Lycopodiaceae

   3.卷柏科Selaginellaceae

   4.木賊科Equisetaceae

   5.瓶爾小草科Ophioglossaceae

   6.紫萁科Osmundaceae

   7.海金沙科Lygodiaceae

   8.蚌殼蕨科Dicksoniaceae

   9.鱗毛蕨科Dryopteridaceae

   10.水龍骨科Polypodiaceae

   11. 槲蕨科Drynariaceae
第十六章 裸子植物門Gymnospermae

 第一節 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徵

 第二節 裸子植物的分類

   1.蘇鐵科Cycadacea

   2.銀杏科Ginkgoaceae
   3.松科Pinaceae

   4.柏科Cupressaceae

   5.三尖杉科(粗榧科)Cephalotaxaceae

   6.紅豆杉科(紫杉科)Taxaceae

   7.麻黃科Ephedraceae
第十七章 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

 第一節 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徵

 第二節 被子植物分類依據的一般原則

 第三節 被子植物分類系統簡介

 第四節 被子植物的分類及重要藥用植物
第十八章 植物分類學發展動態

 第一節 實驗分類學

 第二節 細胞分類學

 第三節 化學分類學

 第四節 數量分類學

 第五節 超微結構分類學

 第六節 分子系統學
第四篇 藥用植物生物技術及其應用
第十九章 植物生物技術的發展及意義
 第一節 植物生物技術的理論基礎
 第二節 植物生物技術的發展簡史

 第三節 研究藥用植物生物技術的意義

 第四節 原生質體培養與體細胞雜交

 第五節 毛狀根培養

 第六節 藥用植物的大規模快速無性繁殖

 第七節 應用植物生物技術保存藥用植物種質資源

 第八節 應用植物細胞和組織培養技術研究和生產藥用成分
第二十章 藥用植物組織和細胞培養

 第一節 植物組織培養

 第二節 植物組胞培養

 第三節 花藥培養

 第四節 原生質體培養與體細胞雜交
第二十一章 藥用植物基因工程

 第一節 植物基因工程概述

 第二節 植物基因工程的策略

 第三節 基因指紋圖譜技術在藥用植物研究中的應用

 第四章 藥用植物基因工程的發展前景
附錄 被子植物門分科檢索表
重要藥用植物彩色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