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6,036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商业理财 > 经济/趋势 > 經略中國˙佈局大亞洲
經略中國˙佈局大亞洲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經略中國˙佈局大亞洲

作者: 木村福成、丸屋豐二郎、石川幸一
出版社: 經濟新潮社
ISBN: 9789867889201
出版日期: 2004-07-04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380.00
市场价格: RM57.80
本店售价: RM51.45
促销价: RM48.55
剩余时间: 请稍等, 正在载入中...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從十年前開始,大家都談「全球化」、「全球經濟」,直到最近,大家開始談「區域經濟」、「區域優勢」,本書就是以不斷成長中的亞洲區域經濟為目標。

  亞洲,聚集了全球半數以上的人口,也是21世紀最大的市場。面對中國崛起與「磁吸效應」,亞洲的產業版圖也產生了劇烈的變化。加入WTO後的中國益發成為全球企業關注的焦點,儼然成為世界工廠。區域統合也在如火如荼進行,包括中國、日本、東協,都積極倡議自由貿易協定(FTA)。亞洲各國都感染了中國投資熱,但是產業空洞化的陰影仍然存在。

  然而中國與亞洲各國的競爭,爭的不僅是科技主導權、技術標準,最終要看各國的比較利益結構,及競合關係而定。本書由日本貿易振興會(JETRO)推動研究,探討中國、日本、韓國、台灣、香港、及星馬等東協國家的產業版圖重整、發展可能性,旁及美國、印度的亞洲戰略,做一全盤分析。

  全書分三部分:第1部分將分析中國的崛起與亞洲產業分工體系的重整;以及中國雖總體經濟表現良好,但是個別產業不振的矛盾問題。第2部分針對亞洲的成長引擎——電子通訊產業,就亞洲企業間的競合機制,從工程、產品的分工、委外生產、技術標準、R&D等觀點加以討論。第3部分探討跨國企業在亞洲的布局,尤其是針對中國的亞洲戰略;還有近來亞洲金融、資本市場的版圖重整,以及企業籌措資金的問題,並展望未來。

  誰是新亞洲的贏家?未來亞洲經濟將呈現何種風貌?企業如何從中找到新利基?本書有最詳盡的分析。

作者簡介

  • 木村 福成  慶應義塾大學經濟學部教授
  • 丸屋 豐二郎 日本貿易振興會上海中心所長
  • 石川 幸一  日本貿易振興會經濟情報部主任調查研究員

    譯者簡介
      林慧如,國立臺灣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學士,日本國立神戶大學經營學碩士,輔仁大學翻譯研究所專業證書。曾任職日商東京三菱銀行,現為聖約翰技術學院講師。(負責1-6章)

      李弘元,日本明治大學管理研究所畢業。曾任職日本丸紅株式會社、台灣丸紅的電子產業部,及台灣三菱電機系統工程師。現專事日文科技類書籍翻譯,譯作有《你的手機我的夢》、《IT韓潮》、《中國製造》等。(負責7至13章)


    目錄

    前言

    第一部 中國的抬頭與亞洲各國分工結構的改變

    • 第1章 中國產業發展與海外直接投資
    • 第2章 中國製造業的評價與經濟風險──「零獲利的生產大國」面臨的問題
    • 第3章 東亞的比較利益結構與產業競爭力的變化
    • 第4章 中國與東協之間的外國投資爭奪戰--外國直接投資是否集中於中國?
    • 第5章 東協自由貿易區(AFTA)之意義與課題──觀察區域內貿易自由化現狀與推動區域外自由貿易協定之動向

    第二部 亞洲電子、資訊產業的競爭與協調

    • 第6章 資訊科技產品的「競爭」與「協調」
    • 第7章 委外生產的擴大與亞洲產業版圖的變動
    • 第8章 亞洲的資訊網絡及技術規格
    • 第9章 東亞企業的R&D發展

    第三部 美國、亞洲、日本企業的亞洲戰略變化

    • 第10章 美國企業對中國的商業戰略
  • 第11章 重新架構經營戰略的亞洲企業
  • 第12章 日本企業的亞洲戰略逐步提升中國的比重
  • 第13章 亞洲金融資本市場的重整及企業資金籌措

    結語 亞洲國際分工重整與共存發展所面臨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