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05,731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业/教科书/政府出版品 > 建筑与设计类 > 建築計畫:一個從無到有的設計思考過程與可行之道(2版)
建築計畫:一個從無到有的設計思考過程與可行之道(2版)
上一张
建築計畫:一個從無到有的設計思考過程與可行之道(2版)
下一张
prev next

建築計畫:一個從無到有的設計思考過程與可行之道(2版)

作者: 李峻霖,莊亦婷
出版社: 五南
出版日期: 2018-11-10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600.00
市场价格: RM91.27
本店售价: RM81.23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本書作為相關建築系所學生在進入建築設計課程操作前的基礎入門讀物,我們的著眼點在於一個建築計畫首重設計分析、設計思考與設計決策這三者的完整度與深度,接續是執行設計構想的可行之道,諸如結構計畫、機電計畫、財務計畫、永續計畫……等。本書提供了相關學院裡中低年級同學進入建築設計課程的操作前,關於建築設計的基本認知與前置作業的架構說明,希望藉由此一基礎入門之介紹能夠給予同學建構一個與設計教師溝通的專業平臺,也就是建立一個共同的建築空間語言基礎。

  我們同時希望強化同學在建築設計程序上的觀念,並提供初步的設計思考學理說明介紹與方向,讓學生能夠逐漸地在學習建築設計的過程中建構一個屬於自己的設計方法論;另一個在書中不斷強調的是建築計畫的內涵是建構在以設計分析、設計思考與設計決策為基礎並據以擬定將其付諸實踐的各項專業行動計畫。

  當前臺灣建築界需要的是一種面對地域環境種種課題的深刻反省與態度之積極論述,進而採取一種永久且持續性的空間實踐,而不是聚焦在風格呈現的自我陶醉中。最後,我們由衷的希望仍在建築這條路上奮進與堅持的準建築人們,請先學會走,走穩了再跑,會跑了之後再飛,只有你∕妳相信自己能飛,你∕妳才有機會展翅高飛!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李峻霖


  簡歷
  李峻霖建築師事務所 主持建築師
  中華民國(臺灣)註冊暨開業建築師
  英國愛丁堡藝術學院ECA建築碩士
  德國iF DESIGN AWARD 2016

  教學
  聯合大學建築系 兼任講師(2016~2018)
  臺灣科技大學建築系 兼任助理教授級專家(2010~2017)

  建築哲學-空間的溫度
  真實世界中每日生活的設計思維
  人、事件與環境三者間的空間關係再定義
  建築整體的質量展現於細部設計與材質的介面整合

莊亦婷

  簡歷
  美國紐約州建築師暨LEED-AP專業簽證資格
  新北市都市設計審議委員(2014~2017)
  新北市校園規劃設計審議委員(2014~2017)
 
  學歷
  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SUTD博士班(ASD建築與永續設計學院)(2017.09~迄今)
  美國哈佛大學設計學院GSD設計碩士
  紐西蘭奧克蘭大學建築榮譽學士

  教學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助理教授(2009~2016)

  學術
  建築設計與都市永續發展策略
  Big Data與Urban Science在都市設計之規劃策略應用
  社會住宅空間類型學之分析與應用
 


目錄

前言

第1章 建築計畫——一個從無到有的建築設計思考過程
一、在開始建築之前
二、企劃與計畫:建築計畫的內涵
三、建築計畫的定位:承先啟後的基礎

第2章 建築設計的基本認知及內涵
一、在日常生活的本質中發現建築
二、空間的概念
三、建築設計的基本認知
四、空間語言與建築語彙
五、空間尺度、比例與模矩
六、人體工學與單元空間
七、建築繪圖基本原則
八、永續—節能減碳的設計觀
九、結構系統與建築
十、建築構造與材料
十一、通用設計與無障礙環境
十二、營建法規架構
十三、數位建築與設計軟體

第3章 建築設計的程序
一、設計思考的意涵
二、業務(客戶)類型與設計專案背景
三、分析與結論:界定設計的課題
四、建築案例與類型分析
五、設計思考的意涵與操作
六、對策擬定與決策—解決問題的可行之道

第4章 建築計畫的廣義內涵
一、緒論
二、空間計畫:空間需求說明及定性與定量
三、基地環境分析
四、都市計畫與營建法規分析
五、規劃設計課題
六、相關案例分析
七、規劃設計構想
八、規劃設計指導原則(準則)
九、景觀與植栽計畫
十、綠建築計畫
十一、通用設計與無障礙設施計畫
十二、性別平等空間計畫
十三、公共藝術設置計畫
十四、建築物夜間照明計畫
十五、智慧建築計畫
十六、結構系統計畫
十七、機電與特殊設備計畫
十八、綠營建計畫
十九、成本計畫
二十、作業進度管理計畫
二十一、工程發包策略
二十二、管理維護計畫
二十三、節能減碳計畫
二十四、建成環境使用後評估
二十五、永續與整合:B.I.M 導入

第5章 趨勢與願景
一、趨勢:跨領域的多元整合
二、臺灣建築教育的進化
三、臺灣建築環境的在地觀點

附錄 設計思考在建築設計之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