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67,073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心理励志 > 心理学 > 一次讀懂心理:15部心理學大師經典
一次讀懂心理:15部心理學大師經典
上一张
一次讀懂心理:15部心理學大師經典
下一张
prev next

一次讀懂心理:15部心理學大師經典

作者: 陳書凱
出版社: 靈活文化
出版日期: 2018-01-22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320.00
市场价格: RM48.67
本店售价: RM43.32
促销价: RM40.40
剩余时间: 请稍等, 正在载入中...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精神分析學派是奧地利精神科醫生暨心理學家佛洛伊德在20世紀初創立的。佛洛伊德發現歇斯底里症(hysteria)的根源主要不是由於生理的原因,而是在於深刻內在的心理因素。他將自己的發現加以總結,形成了一種全新的心理學說,全面推廣到哲學、社會、宗教、文化領域,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心理思想體系。

  但是佛洛伊德的思想體系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即他的全部學說都貫穿著生物學觀點,否認人性的歷史性,否認社會、文化因素對人格發展的影響。在他之後的一些心理學家們不斷挑戰佛洛伊德的思想,日益強調社會文化因素的作用。1911年阿德勒就開始反對佛洛伊德的本能(instinct)學說,強調社會條件和人際關係對人格發展的影響,建立了精神分析的個體心理學。在美國興起的新精神分析學派,也強調社會文化的作用,其主要代表人物有霍妮和弗羅姆等人。

  《一次讀懂心理――15部心理學大師經典》一書,精選《性學三論》、《夢的解析》、《理解人性》、《心靈、自我與社會》、《心理學原理》、《逃避自由》、《尋求靈魂的現代人》、《心理學的體系和理論》、《人猿的智慧》、《愛慾與文明》、《我們時代的神經症人格》、《存在心理學探索》、《童年與社會》、《科學與人類行為》、《社會學習論》,分別從性慾、社會、生活環境、文化傳統等方面,對人的病態心理、夢的形成、人性、自由、愛慾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心理分析。如何緩解精神壓力?如何消除社會競爭帶來的不良影響?如何避免病態人格?如何營造融洽的家庭氛圍、和諧的社會環境,健康地生活和成長,這是心理學界及現代社會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
 


作者介紹


目錄

佛洛伊德《性學三論》《夢的解析》
 《性學三論》
    性變態盛行的原因
    童年的性潛伏期及其中斷
    原慾理論
    對性倒錯的預防
    性本能
    文明的三個階段
    關於性的三個問題
    禁慾的後果
 《夢的解析》
    夢的解析方法
    心理結構的潛意識論
    心理動力的本能論
    夢是人潛意識慾望的表達和實現
    
阿德勒《理解人性》
    兩性差異和勞動分工
    性格的性質和起源
    社會感對性格發展的重要性
    性格發展的方向和類型
    氣質和內分泌腺
    攻擊性的性格特徵
    非攻擊性的性格特徵

米德《心靈、自我與社會》
    行為主義與心理學平行論
    心靈與符號
    心靈與反應及環境的關係
    自我與主體
    「主我」與「客我」
    個人主義自我理論與社會自我理論的對比
    衝突與整合

威廉.詹姆斯《心理學原理》
    心靈存在的標誌
    關於大腦半球的一般觀點
    顱相學的觀念
    侷限於大腦半球的人的意識
    刺激的聚合
    靈魂理論
    心理學中的錯誤之源
    意識與空間的關係

弗羅姆《逃避自由》
    人與自由
    工業制度對內在自由的影響
    逃避自由
    權威主義
    自由與自發

榮格《尋求靈魂的現代人》
    夢的分析理論
    集體潛意識學說
    心理類型的劃分
    中年期的重要性
    榮格與佛洛伊德的主要分歧

查普林《心理學的體系和理論》
    心理學各學派
    知覺與資訊加工論
    超感知覺
    巴甫洛夫與條件反射

苛勒《人猿的智慧》
    迂迴法
    工具的利用
    物體的擺弄
    工具的製造
    工具的製造:建築
    利用仲介物體的迂迴
    「機會」和「模仿」
    形的處理

馬庫色《愛慾與文明》
    自由與奴役
    愛慾與政治
    佛洛伊德主義與馬克思主義的融合

霍妮《我們時代的神經症人格》
    精神症的社會含義及心理含義
    焦慮與敵視
    精神症的基本結構
    文化與精神症
    霍妮對佛洛伊德思想的繼承
    霍妮與佛洛伊德思想的分歧

馬斯洛《存在心理學探索》
    人本主義心理學的過渡性
    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研究重點
    人本主義心理學的成就
    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缺陷

艾瑞克森《童年與社會》
    原慾和侵犯性
    蘇語印第安兒童的教育
    自我、本我和超我
    擺脫焦慮

斯金納《科學與人類行為》
    人類行為的內部「原因」
    操作性條件反射
    控制的技術
    思維中的創造性
    社會環境

班杜拉《社會學習論》
    三方互惠決定論
    觀察學習和親歷學習
    自我調節能力
    自我效能
    重要思想及其對心理學發展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