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74,159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业/教科书/政府出版品 > 政府出版品 > 來自部落的嗆辣滋味:火蔥(花蓮農改場專刊181)
來自部落的嗆辣滋味:火蔥(花蓮農改場專刊181)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來自部落的嗆辣滋味:火蔥(花蓮農改場專刊181)

作者: 黃懷瑩,孫正華,吳伊婷,蔡依真,陳季呈,劉興榮
出版社: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出版日期: 2022-09-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100.00
市场价格: RM15.21
本店售价: RM13.54
促销价: RM13.38
剩余时间: 请稍等, 正在载入中...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在政府推動原住民族產業創新,保護原住民族傳統智慧,延續部落文化發展的政策下,以農業科技為原鄉產業挑戰提供科學解決方案,一直是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的重要科技施政目標。因此111 年起責成花蓮區農業改良場,邀集臺東區、高雄區、桃園區、臺南區農業改良場、種苗改良繁殖場、茶業改良場、農業試驗所、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台灣大學、彰化師範大學及法人研究機構等單位,共同執行「找回原力-原鄉生態永續新農業核心技術研發與擴散」政府科技發展綱要計畫。

  本綱要計畫與一般原住民委員會的計畫不同,主要差別在著重以農業科研力量來解決原鄉產業的關鍵困境。火蔥這種原民的代表性作物,色彩鮮明、滋味獨特,是阿美族人餐桌上一定要有的嗆辣滋味,也是原鄉的亮點農產品之一。

  然而火蔥對栽培環境的要求高,除了需要酸性土壤之外,且容易受到肥傷、藥害,加上火蔥以種球來進行無性繁殖,種球易帶有病毒,以上種種原因都讓栽培管理的技術變高,使得產量遲遲無法提升。因此花蓮區農改場積極投入火蔥栽培技術建立,包括火蔥鱗莖繁殖試驗,通過鱗莖切割方式來提高繁殖倍率;進行火蔥病蟲害整合管理(IPM) 模式研究,以提升火蔥生產品質。除了在栽培技術著力之外,也同時深入火蔥的機能性研究,在產量提升的同時,也拓展產品多元性與部落經營面向。

  本書期望透過原鄉產業輔導的成功案例,帶領大眾認識原住民農產業之發展,回應原鄉部落的期待、生態環境維護及國家農業發展需求,投入科技與研發能量,以達成原鄉農業生產與生態環境共榮共存的目標。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黃懷瑩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助理

孫正華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副研究員

吳岱融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助理研究員

劉興榮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副研究員

吳伊婷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助理研究員

蔡依真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副研究員

陳季呈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員
 


目錄

p.8 火爆浪子來的
p.22 月眉是故鄉
p.34 賣到有人偷哪~
p.42 三方齊力為火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