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05,013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自然科普 > 物理/化学 > 化學家的科學講堂:從元素、人體到宇宙,無所不在的化學定律
化學家的科學講堂:從元素、人體到宇宙,無所不在的化學定律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化學家的科學講堂:從元素、人體到宇宙,無所不在的化學定律

作者: 藤嶋昭,井上晴夫,鈴木孝宗,角田勝則
出版社: 臺灣東販
出版日期: 2022-12-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580.00
市场价格: RM88.22
本店售价: RM78.52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從「人物」解讀科學的歷史!
 
  現代科學從我們身邊的各種現象,乃至包含地球在內的宇宙的誕生到終結,都已經可以給出廣泛的解釋。現代科學有時會被當成一個整體,有時則會被分成我物理、化學、生物、地球科學,但這四個領域本來其實是沒有分界的。因為它們全都是為了解釋這個世界而存在的研究和知識。
 
  早在很久很久以前,就連科學這個概念本身都還不存在的時候,人類便開始思考、探究、創造,嘗試許多除了單純的求生以外的事情。這世界上存在許多喜歡觀察身邊的環境,對各種事物感到好奇,於是追究他們的關聯、原理、成因,並嘗試去預測它們的人。
 
  最終科學演化成一種以無論何時、何地、任何人都能辦到的驗證為根基,講求檢驗,以「實驗」為核心的思維。所謂的驗證的就是反覆確認。我們常聽到可驗證性、可重複性等字眼,而它們正是科學的重要之處。也就是說,只要進行與前人一樣的實驗,就能得到與前人相同的結論。而重複進行實驗,一定能帶來更進一步的發展。
 
  閱讀本書時的重點,除了認識那位科學家發現了什麼、發明了什麼外,更重要的是去認識他們思考的脈絡。愛因斯坦曾說「思考本身就是目的」。化學可以說是一門為「思考」提供了良好題材的學科。希望本書也能成為大家「思考」的契機。
 
本書特色
 
  解答國中生、高中生、大學生關於化學的所有疑惑,
  收錄了16個對學習高中、大學化學有幫助的主題。
  介紹60名世界知名的化學家,
  每個主題都會用三位科學家解說,
  了解「科學家如何思考」,打好化學基礎!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藤嶋 昭(Fujishima Akira)
 
  1942年生於東京都。東京理科大學榮譽教授。工學博士。東京大學大學院博士班畢業。1967年使用氧化鈦成為全球首位「光觸媒反應」發現者,在化學界因「本田-藤嶋效應」而聞名。78年起歷任東京大學工學院助理教授、正教授等職,2003年成為東京大學名譽教授,05年成為東京大學特別榮譽教授。10年起擔任東京理科大學校長,18年成為東京理科大學榮譽教授。10年獲頒日本文化功勞者榮譽,17年獲頒文化勳章。主要著作有『教教我!藤嶋昭老師 科學的疑問』(暫譯,『教えて!藤嶋昭先生 科学のギモン』)(朝日學生新聞社)、『科學家與中國古典 名言集』(暫譯,『科学者と中国古典 名言集)(同前)等。
 
井上 晴夫(Inoue Haruo)
 
  1947年生於滋賀縣。東京都立大學特別先導教授。工程學博士。東京大學大學院工程學系研究科畢業。71年任東京都立大學助手、助理教授,1991年升任正教授,專長為光化學。曾獲得光化學協會賞、向井賞、波特獎章等榮譽。主要著作有「量子化學I」(丸善出版)、「什麼是人工光合作用」(暫譯,「人工光合成とは何か」)(執筆監修,講談社)等。
 
鈴木 孝宗(Suzuki Norihiro)
 
  1978年生於茨城縣。東京大學大學院博士(理學)畢業後,歷經日本學術振興會特別研究員(博士後)、物質・材料研究機構研究員等職務,現擔任東京理科大學綜合研究院講師。
 
角田 勝則(Tsunoda Katsunori)
 
  1969年生於東京都。東擊理科大學大學院理學研究科化學專攻碩士班畢業。98年起擔任東京理科大學理學院應用化學系助手,現任東京理科大學專門員。


目錄

前言⋯⋯3
 
第1章 化學的基礎⋯⋯7
波以耳⋯⋯8
道耳頓⋯⋯12
亞佛加厥⋯⋯16
 
第2章 氫、氧的發現與燃素說⋯⋯19
[專欄] 燃素説⋯⋯20
卡文迪許⋯⋯22
普利斯特里⋯⋯26
席勒⋯⋯28
 
第3章 二氧化碳和氮的發現與拉瓦節⋯⋯31
布拉克⋯⋯32
盧瑟福⋯⋯36
[專欄] 液態氮⋯⋯38
拉瓦節⋯⋯40
 
第4章 元素週期⋯⋯45
門得列夫⋯⋯46
戴維⋯⋯50
[專欄] 鍊金術⋯⋯53
拉姆齊⋯⋯54
 
第5章 物理化學領域的開山三人組⋯⋯59
[專欄] 離子主義者三人組年輕時的交流圖⋯⋯60
凡特荷夫⋯⋯62
奧士華⋯⋯64
阿瑞尼斯⋯⋯66
 
第6章 電化學⋯⋯69
伏打⋯⋯70
法拉第⋯⋯74
能斯特⋯⋯78
[專欄] 主要的電池種類⋯⋯80
 
第7章 熱力學與化學能⋯⋯83
卡諾⋯⋯84
焦耳⋯⋯86
吉布斯⋯⋯90
 
第8章 輻射化學⋯⋯93
貝克勒⋯⋯94
瑪麗・居禮⋯⋯96
尤里⋯⋯98
 
第9章 反應速度⋯⋯101
哈伯⋯⋯102
[專欄] 與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關聯和悲劇⋯⋯104
艾林⋯⋯106
馬庫斯⋯⋯108
 
第10章 化學鍵⋯⋯111
凱庫勒⋯⋯112
路易斯⋯⋯114
鮑林⋯⋯116
[專欄] 如何理解化學鍵⋯⋯118
 
第11章 光化學⋯⋯121
卡莎⋯⋯122
波特⋯⋯126
圖羅⋯⋯128
[專欄] 光合作用與人工光合作用⋯⋯130
 
第12章 高分子化學⋯⋯135
施陶丁格⋯⋯136
卡羅瑟斯⋯⋯138
櫻田一郎⋯⋯142
[專欄] 我們身邊的高分子化學物——塑膠⋯⋯144
 
第13章 有機化學⋯⋯145
維勒⋯⋯146
格林尼亞⋯⋯148
伍華德⋯⋯152
[專欄] 有機化學的近代發展⋯⋯154
 
第14章 量子化學⋯⋯157
海特勒⋯⋯158
馬利肯⋯⋯160
福井謙一⋯⋯162
[專欄] 用量子化學思考⋯⋯164
 
第15章 界面分析⋯⋯167
魯斯卡⋯⋯168
[專欄] 使用二次電子的掃描式電子顯微鏡⋯⋯170
西格巴恩⋯⋯172
賓寧⋯⋯174
 
第16章 決定有機化學物的結構⋯⋯177
阿斯頓⋯⋯178
科布倫茨⋯⋯180
拉比⋯⋯182
 
參考文獻、網站一覽⋯⋯184
索引⋯⋯189
 
創造歷史的科學家名言①⋯⋯11
創造歷史的科學家名言②⋯⋯21
創造歷史的科學家名言③⋯⋯35
創造歷史的科學家名言④⋯⋯39
創造歷史的科學家名言⑤⋯⋯52
創造歷史的科學家名言⑥⋯⋯61
創造歷史的科學家名言⑦⋯⋯89
創造歷史的科學家名言⑧⋯⋯99
創造歷史的科學家名言⑨⋯⋯125
創造歷史的科學家名言⑩⋯⋯141
創造歷史的科學家名言⑪⋯⋯151
創造歷史的科學家名言⑫⋯⋯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