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4,927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业/教科书/政府出版品 > 政府出版品 > 臺大教學傑出教師的故事 9
臺大教學傑出教師的故事 9
上一张
臺大教學傑出教師的故事 9
下一张
prev next

臺大教學傑出教師的故事 9

作者: 臺大新聞所
出版社: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ISBN: 9789863501152
出版日期: 2015-12-09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300.00
市场价格: RM45.64
本店售价: RM40.62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我們活在這個快速變化且不斷翻新的世界,
來自臺大的教學傑出教師以互動創新的教學方式,
帶領學生以創新性的思維面對未來的新挑戰。
《臺大教學傑出教師的故事9》集結25位教學傑出教師的故事,
看他們如何以創新的教學方式,和學生一起迎向新世界。

  傑出教師的教育觀念與教育方法――

  ◎康韻梅 教與學之間存在著一種無形的精神力量,一位好老師能給學生的,不僅是知識的啟發,還有品格的薰陶。

  ◎林奇秀 成為一名好老師的首要條件是「做自己」,選擇適合自己的樣態、人格、價值觀,不需要各方面都表現得無懈可擊。

  ◎李文良 大學的歷史學教育最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獨立思考與判斷,這套思考的訓練讓學生一輩子忘不掉。

  ◎藍佩嘉 「課堂是知識的健身房。」老師在課堂上提供系統性的知識骨架,內容由學生主動充填,透過參與思辨與討論,讓自己的思考與分析能力不斷茁壯。

  ◎李吉仁 他在管理學院推動實習媒合平臺,協助推動臺大車庫計畫,幫助學生和業界接軌。

  ◎陳聖賢 要給自己時間思考跟摸索,人生短短幾十年,同學越早確定人生方向,就可以越早投資自己,未來越有可能有突出的表現。

  ◎王金龍 將教學比喻成運動,好的教練知道選手的程度在哪裡,訓練過程雖然辛苦,但有挑戰性才能讓選手超越預設的目標,最後突破極限。

  ◎邱勝賢 教課愛講故事、愛說笑,他幽默風趣的教學風格,靈感來自補習班與當兵時的啟發。

  ◎趙儀珊 期待她的學生能夠獨立思考,並「think outside the box」,跳出自身的框架來思考議題;因此上課時堅持要求學生回答問題,表達意見。

  ◎陳明新 教學鎖定程度中等的學生,大部分學生都能了解他教授的基礎概念,資優生或對研究有興趣的同學,也能透過發問或參考講義中的延伸書籍自行鑽研。

  ◎黃尹男 只有全心投入自己所愛的事物,建立連結,才知道是否真正適合那件事,「我自己是這樣走過來的,知道這件事非常重要。」

  ◎徐振哲 年輕不要害怕做錯,勇敢地try error,找到自己的興趣最重要,因為年輕沒有什麼優勢,唯一的優勢就是有能重來的本錢。

  ◎葉丙成 希望學生能夠理解到,未來的幾十年內都會是嚴峻的挑戰,如果現在教育不走向創新思維,將來的學生恐怕難以應付新世界。

  ◎李國譚 園藝既國際化又區域化。園藝系的學生既需掌握世界趨勢,又要能因地制宜,將國外的知識應用於臺灣。因此他希望學生將眼光放遠,多吸收來自世界各國的資訊。

  ◎張芳嘉 辯論賽跟獸醫系課程看似毫無關聯,然而,他卻將兩者結合,在「神經電氣生理學」的課堂上擦出新的火花。

  ◎岳修平 從心理學、教育心理學、教育傳播科技,跨足到工程與農業,他不論學習或教學研究,都不願侷限,而是一直走在嘗試創新的路上。

  ◎董桂書 希望學生不是只會念書、只會做實驗;而是,在運動或興趣培養,甚至言行舉止、人生規劃上,各個方面都能有所長進。

  ◎賴逸儒 設計他的大體解剖課時,相當留意將他的外科醫師經驗帶入課堂,讓同學更容易了解基礎解剖課程和臨床診療的連結。

  ◎倪衍玄 讓臺大醫學系的學生,不論在國內或國際,成為領導人才或代表性的人物,「這是我作為臺大醫學系老師最重要的目的。」

  ◎李明濱 在小組討論中,李明濱把主導權交給學生。他表示,醫學院的訓練是「快、狠、準」,但小組討論時,老師一定要懂得「戒急用忍」。

  ◎沈麗娟 一生中遇到很多好老師,他們以身作則教導她。她也希望學生將來比她更好,青出於藍,對她就是最大的回饋。

  ◎薛漪平 使每個學生扮演好他的角色,做好他的本分,過好他的生活,對社會有貢獻,就是她教學最大的目標。

  ◎杜裕康 對現在的學生來說,終身學習不是口號而是必然,想靠大學或甚至研究所所學的吃一輩子的時代已經過了。

  ◎余育蘋 希望透過體育教育,讓學生體認人生不會永遠都贏,要學著忍受挫折,從中培養團隊合作的能力,學會領導、服從和服務的價值。

  ◎洪瑟君 她經歷一次次「發現」與「改變」構成的循環。用心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況,以及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思考他們的需要,進而不斷努力調整教學方式。


作者介紹

主編者簡介

王泰俐


  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目錄

校長序
教務長序

康韻梅╱以小說引領學子認識自我和世界
林奇秀╱不斷挑戰學生潛力的嚴師
李文良╱聆聽之後才能感受到無味的純粹
藍佩嘉╱女神平易近人,學生變粉絲
李吉仁╱把熱情放在有價值的地方
陳聖賢╱Aim high! 找到自己要的方向
王金龍╱教學像運動,引導學生突破極限
邱勝賢╱科學的精神是「真實不偽」
趙儀珊╱用專業協助司法,再帶實務回課堂
陳明新╱生時奉獻教育,去後遺愛學生
黃尹男╱保有熱情,找到屬於自己的天命
徐振哲╱找到最愛,重返初衷
葉丙成╱用熱血感染學子的教育先鋒
李國譚╱用心栽培,每位學生都是專家
張芳嘉╱修課如入寶山,學生收穫滿滿
岳修平╱跨領域教育實踐家
董桂書╱離開教室後,不用記得我
賴逸儒╱回來教書,就是要有貢獻
倪衍玄╱培養學生成為醫界領導人才
李明濱╱以學生為中心的人文關懷者
沈麗娟╱以生活中的藥學應用作為教材
薛漪平╱以年輕的心,依同學個性調整教學
杜裕康╱老師要教學生google不到的東西
余育蘋╱樂做園丁,傳承運動精神的種子
洪瑟君╱用心築起通往日文世界的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