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6,295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宗教命理 > 佛教 > 心的靜修:不恐懼‧不焦慮‧不生氣,沒有煩惱的喜悅人生
心的靜修:不恐懼‧不焦慮‧不生氣,沒有煩惱的喜悅人生
上一张
心的靜修:不恐懼‧不焦慮‧不生氣,沒有煩惱的喜悅人生
下一张
prev next

心的靜修:不恐懼‧不焦慮‧不生氣,沒有煩惱的喜悅人生

作者: 嘉華多康巴
出版社: 天下文化
ISBN: 9789863207368
出版日期: 2015-06-23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300.00
市场价格: RM45.64
本店售价: RM40.62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你時常感到快樂和平靜,還是痛苦和焦躁?
佛陀說:我們的心裡怎麼想,決定了我們成為什麼樣的人。
也就是說,想要轉化心境,首先就要了解「心」。
心的靜修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轉化心靈,蛻變人生。

  現代人對「靜心」一詞大多不再陌生。呼吸、靜心、沉思與覺知這些工具並不複雜,卻可以真正改變我們的心境,以全新的角度看待日常生活與人生全局。

  佛教裡一直有靜修的傳統,因為靜修可以為心靈提供安靜與專注的空間,讓我們學習與探索人生功課。在忙碌的生活裡,也能做心靈的靜修練習,因為不論外在處境如何,我們都要往內探詢、讓自己鬆綁,用敞開的心,一一化解困境。

  心的靜修不只是盤腿而坐、專注呼吸,感到平靜;
  而是提升我們的覺知力,
  當恐懼、焦慮、煩惱等情緒來襲時,能一一發現、傾聽、處理,
  使心靈變得更彈性與開放,時刻擁抱生命中的豐足與喜悅。


  這本書就像是為你和你的心提供了某個「靜修」之處。

  在第一部分,我們首先會了解心智的特性,把焦點轉向內在,重新認識自己。

  第二部分探討的是心靈的靜修法門,透過呼吸、靜心、沉思與覺知等工具,我們可以不加批判地單純觀察事物,並以覺知取代無止境的分析,讓心智進入平靜與專注的狀態。

  在第三部分則讓我們練習如何將心的靜修運用到日常生活中。透過覺察日常生活的每個當下,放下所有的「應該、假如、但是和或許」,最終讓心得到自由。

  只要每日練習靜心並應用,就能時刻活在當下,把已經非常珍貴、值得珍惜的人生,因喜悅而更加閃閃發亮!

真摯推薦

  我一直認為靜心是開悟聖者的事。
  不過,法王的一字一句都可以與我們的日常生活連結。《心的靜修》讓我了解到,只要照著這些智慧的話語,每天一點、一點地練習,很容易就能達致內心的平靜。
  對此,我衷心感激。——國際知名導演、演員 楊紫瓊

  人生的旅程上,有得有失,「快樂」亦是。常常不知覺花太多的時間,駐足在過去的回憶、仰望對未來的期待,而蒙蔽了活在當下的快樂。
  這本書教導了我如何抽離負面的情緒、以平靜的心審視各種問題、讓我以積極的態度獲得專屬於自己的快樂境界。
  我誠心的推薦這本書給任何仍然在尋覓快樂真諦的人們。希望大家都能透過這本書得到身心的平靜、更進一步的體驗真實快樂的意義。——Live To Love Taiwan宏愛台灣協會理事長、微風廣場行銷設計總監    廖曉喬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嘉華多康巴(Gyalwa Dokhampa)


  生於1981年,經達賴喇嘛及嘉旺竹巴法王認證為第九世嘉華多康巴,為天龍竹巴傳承重要的精神導師、傳承精神領袖嘉旺竹巴法王所指定的繼承者之一,亦稱「法子」。

  自2000年開始,嘉華多康巴法王在全世界,包括美國、歐洲、越南、香港、台灣、新加坡與祕魯等地弘法,為傳統佛教注入活潑年輕的觀點,每到越南等地,總有八、九萬人熱烈參與,是當代少見廣受歡迎的年輕一代精神導師。他每年都在尼泊爾與不丹舉辦靜修活動,並在新加坡的佛教與科學座談會中,擔任「培育美好心靈」單元的主講人。

  嘉華多康巴法王強調,佛教不是宗教,而是找到快樂的法門。他致力將佛教理念與現代人的生活方式連結,使大眾透過無私與寬厚待人,自利而利他,藉此讓佛教融入現代生活之中。

譯者簡介

廖建容


  中山大學外文研究所畢業,曾在外商公司工作與大學任教,目前專職從事翻譯工作。譯有《大賣場裡的人類學家》、《對手偷不走的優勢》、《你比自己想的更勇敢》、《發現天賦之旅》、《一直在路上》、《慈悲、覺醒、每一天》、《敲醒你的財富能量》等書(以上皆為天下文化出版)。


目錄

【序言】
【第一章】心智的本質
上路前須知的三個觀念
焦躁的心從何而來?
自我的特性

【第二章】心靈的靜修
獲得寧靜的工具
為什麼要靜心?
專注的修持:日常呼吸練習
沉思的修持
保持平靜的修持:心智就像投影機
情緒的智慧
放下的藝術
回歸當下
滋養身體,滋養心靈

【第三章】日常覺知
透過日常習慣獲得寧靜的心
被壓力擊垮時
在職場找到寧靜的心
仁愛之心
就從今天開始
獲得寧靜的心的十個方法
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