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3,063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保健 > 饮食保健 > 飲料大騙局:第一手飲料廠商不敢說的真相.前食品公司員工挺身吐露告白
飲料大騙局:第一手飲料廠商不敢說的真相.前食品公司員工挺身吐露告白
上一张
飲料大騙局:第一手飲料廠商不敢說的真相.前食品公司員工挺身吐露告白
下一张
prev next

飲料大騙局:第一手飲料廠商不敢說的真相.前食品公司員工挺身吐露告白

作者: 黃太瑛
出版社: 采實文化
出版日期: 2015-06-05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280.00
市场价格: RM42.59
本店售价: RM37.91
促销价: RM35.78
剩余时间: 请稍等, 正在载入中...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早知道,就不喝飲料了!
黑心飲料商不敢說的真相,前食品公司研究員挺身告白
零卡、低脂、無添加,別以為喝了沒有事

  ★「零卡」可樂的代糖無法滿足大腦,反而食欲失控。
  ★「無添加」蔗糖的飲料中,加了更不健康的「液態果糖」。
  ★「運動飲料」吸收快,發胖速度也快。
  ★「優酪乳」健胃整腸?它的含糖量比碳酸飲料更高。
  ★號稱補充營養的「強化牛奶」,其實根本是買安心的。


  「不要懼怕食品有中添加物,但要選擇含添加物越少的食品越好。」─食品安全專家 文長安/專業審定

  【四種深植人心的錯誤觀念】

  □水離子飲料對解渴有益。  □果汁對健康有益。
  □零卡對減肥有益。        □提神飲料對疲勞恢復有益。

  【添加物的「美味」,掌控你的舌尖】

  零卡可樂、三合一咖啡的植物性奶精、運動飲料、100%純果汁、所有標明「無添加物」的飲品……每年,你喝下多少這些「最沒有價值的加工食品」?飲料公司巧妙地用廣告台詞打造清涼與健康的假象,說服消費者購買充滿添加物的產品。

  果香、無糖、清爽、濃稠,這些口味都是為了討好消費者口感,在研究室中以多種添加物混合調配而成。在選擇商品時,除了基本的「保存期限」和「熱量」,每個人都應該多留意標籤上的成分標示:號稱「無添加蔗糖」的飲料,是否加入了吸收更快、更不健康的「液態果糖」;選擇不同口味的優酪乳時,是否加入了「合成香料」或是「水果香精」;大方標示「使用天然果汁」,其實果汁含量僅1%。

  【留意這三點,選擇最安全的飲料】

  (1)選擇原料種類少的產品。換句話說就是「少放添加物的產品」。
  (2)比起含有什麼,反而要確認不含有什麼。加工食品製造流程無法完全去除添加物,至少要確認不含「防腐劑、香料與色素」。
  (3)檢查營養成份表。基本營養標示須有以下八種:熱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鈉、飽和脂肪、反式脂肪、糖。

  【安全?危險?每日攝取量之下的危機】

  關於添加物,許多人會有一個盲點:「天然添加物,比化學合成的健康」。事實上,正因這種認知,而讓天然添加物被排除在毒性實驗之外,產生了安全上的漏洞。例如從梔子中提煉的黃色色素,因在萃取過程中會產生毒素,已被日本列入危險添加物。

  消費者一定會感到疑惑:既然添加物這麼危險,又為什麼能光明正大、合法地放入飲料中?危險和安全的論點,其實兩種都正確。依各種科學數據為依據,訂出人體標準安全的每日攝取量,例如反應兩極的阿斯巴甜,體重60公斤的成年人,必須一天喝上16罐零卡可樂,才有機會攝取到對身體有害的危險劑量。

  然而,就算經過再嚴密的測試,因為科學技術尚未完善,有時通過測試並取得安全認證的添加物,會突然被發現其對身體的影響,或是必須調整每日安全攝取量。例如在1996年獲得許可的天然添加物「紅藤仔草色素」,日本於2004年發現有誘發腎臟病的可能,因此禁止。可見得所謂的「安全」的添加物,只不過是代表「現在還沒發現其危險」罷了。

  除了揭露飲料添加物對人體造成的危機,書中也明確指出兒童過動和學習力,確實受到人工飲料中添加物的影響。但若無可避免添加物時,消費者該如何選擇對自己身體危害最小的商品?商標上又有哪些可以看穿飲料內容的秘密?從今天開始,不再被飲料包裝或廣告迷惑,為自己做出正確的選擇。

  【如果還沒辦法完全放棄飲料,保護自己的四個建議】

  「喝水取代喝飲料,買飲料時務必確認標籤。」如果,真的無法馬上全面用水取代飲料,至少遵守食品工程專家的四項建議,朝「只喝水」而努力。

  (1)做好付錢的心理準備。
  若是相同種類,盡量選擇貴一點的比較好。好的材料與生產系統都十分昂貴,因此不得不提高產品的價格。所以如果你想要好的產品,就必須做好支付與之相符的價格的心理準備。

  (2)保存狀態是基本中的基本。
  「保存於陰涼處,避免光線直射」,這是基本常識;購買裝在寶特瓶裡的飲料時,選擇冷藏保存的產品。罐裝加熱飲料會溶出環境荷爾蒙雙酚A,因此最好不要喝。

  (3)不要只喝一種飲料。
  對品牌和口味的專一,很有可能在你體內累積特定的添加物成份。

  (4)選擇合乎自己身體狀態的飲料。
  挑選飲料的順序如下:水→黑咖啡→茶類飲料→維他命飲料→果汁→碳酸飲料。盡量避免喝果汁和碳酸飲料,而其他飲料選擇的標準是「糖類含量」。

  「注意我們所喝的飲料,跟小心我們所吃的食物一樣重要。」──自然水委員會(Natural Hydration Council)秘書長Kinvara Carey

專業審訂

  食品安全專家  文長安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黃太瑛


  畢業於慶北大學食品工程學系,並在同所大學取得農業科學博士學位。過去十多年來,她在食品公司擔任食品研究員,幾乎做過所有種類的加工食品;任職品牌行銷經理時,為做出能吸引消費者的產品,甚至煞費了苦心,做了又吃、研究了又吃,為瞭解消費者口味而吃了又吃,懷第二胎時也一樣。

  但第二胎出生時,卻患有老大沒有的異位性皮膚炎,這件事讓她開始對加工食品及市售飲料抱有疑慮。在那之後,她從原本會餵孩子吃加工食品的媽媽,變成嚴格監控孩子攝取加工食品和市售飲料的媽媽。她發現孩子一戒掉飲料和加工食品後,就醫和吃藥也未見改善的異位性皮膚炎症狀竟然消失了,於是疑慮轉為篤定。

  擔心吃下肚的食物的同時,她也發現人們對於最沒價值的加工食品—市售飲料接受度高的社會現狀,因而著手寫書。目前在中源大學漢方產業學院的漢方食品工程學系擔任助理教授,不斷對學生及周遭友人闡述戒掉市售飲料的重要性。

譯者簡介

林育帆


  畢業於政治大學韓文系,大學時曾赴韓國西江大學研習韓語一年。喜愛透過語言和文字,人與人之間便能傳達情意的力量。譯作有《Oh My God!我瘦了 50 公斤》等。


目錄

【審訂序】食安健康,從了解添加物開始   文長安
【前言】飲料,是廉價加工品的產物

【PART 1】飲料廣告不說的背後真相  

三合一咖啡,到底能不能喝?
零卡飲料改變胃口,讓你吃更多
「無添加」就是另有添加?
100%的「純果汁」,是煮沸製成的?
昂貴的有機牛奶,其實喝下肚都一樣
兒童飲料,別給孩子喝
喝提神飲料,只會咖啡因中毒

【PART2】 健康飲料只是喝心安,卻毀了健康
以為對身體有益的醋飲,全是糖分
茶類飲料,盡是合成添加物
一瓶運動飲料,熱量等於半個漢堡!?
豆漿沒有豆香味,只有甜味
優酪乳中的「砂糖」比碳酸飲料多
沒煮沸的果汁,就是新鮮直送的細菌飲料
喝瘦身飲料,一週才多瘦25公克
強化牛奶的營養成份,其實少得可憐

【PART 3】 討好消費者的添加物秘辛
飲料的味道誰決定?食品添加物
「每日安全攝取量」之下的危機
混淆我們的標籤伎倆
飲料不會腐壞的秘密:防腐劑與殺菌
香料和著色劑,是飲料氣味的真面目
飲料的沁涼暢快,換來骨質疏鬆?
天然添加物比合成的更危險

【PART 4】選錯飲料,就會毀掉你的身體
一瓶飲料,相當於一日的糖份攝取量
比發胖更可怕的「糖中毒」
不添加蔗糖,卻加了更糟的液態果糖
打嗝助消化?碳酸飲料詭異的安慰劑效應
被甜味侵蝕的大腦與心靈
添加物讓孩子變身吵鬧小惡魔
溫熱的罐裝飲料中,有危害健康的成分

【PART 5】 如果無法完全不喝飲料,請聰明選擇
身體真正渴望的不是飲料,而是水
父母要先改變,才能改變孩子
──記住這五種飲料成分,可能對孩子有害!
別只看正面廣告,背面標籤才是關鍵
添加物氾濫,陷入多重攝取危機 
──降低添加物攝取,注意飲料包裝上的九個重點
挑剔的消費者,能改變食品產業
若真的無法放棄飲料,該如何選擇? 
──跟著黃博士列出你的添加物黑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