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3,846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业/教科书/政府出版品 > 政府出版品 > 在想像的界域上:巴修拉詩學曼衍
在想像的界域上:巴修拉詩學曼衍
上一张
在想像的界域上:巴修拉詩學曼衍
下一张
prev next

在想像的界域上:巴修拉詩學曼衍

作者: 黃冠閔
出版社: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出版日期: 2015-02-10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350.00
市场价格: RM53.24
本店售价: RM47.38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本書集中論述法國哲學家巴修拉(Gaston Bachelard)的詩學與形上學,以「想像」為主軸,與海德格、沙特、布希亞及中國哲學展開對話。

  本書從法國哲學家巴修拉(Gaston Bachelard, 1884-1962)的詩學以及想像形上學的相關主題出發,以想像論的理論關心為軸,挖掘出可開展與對比的論述軸線。全書概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元素詩學」,由四篇文章組成,分別關聯到火、水、氣、地等四元素的物質想像。第二部分為「遭遇與開展」,其中涉及更基本的想像論基礎,也將巴修拉放在一個對話的位置上,與海德格、沙特、布希亞進行對話。本部分的論述加入了中國哲學、詩學的要素,以呈現當代視野下的比較研究,透過哲學想像論與詩學,思考文化對話、生命感受、美感經驗的交織脈絡。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黃冠閔


  法國巴黎索爾邦大學哲學史博士。曾於2001-2007年任教於華梵大學哲學系,自2007年起至今任職於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學術專長為:德國觀念論的謝林哲學、法國當代哲學(以現象學為主軸)、比較哲學。近年來專注的問題為:主體性、想像、意象、場所、風景、共同體、價值賦予、感通等概念。


目錄

「身體與自然」叢書序言
自序
引用作品縮寫表
導論

【元素詩學】

第一章 巴修拉論火的詩意象

前言:元素詩學的定位
一、巴修拉詩學的主要特徵
二、火元素的經驗特徵
三、火焰與宇宙之火
四、身體之火
五、火與灰燼
本章結論

第二章 音詩水想:倫理意象之一環
前言:水元素的經驗特徵
一、巴修拉論詩中的水意象
二、楊可烈維契論音樂中的水意象
本章結論

第三章 氣風意象與倫理想像:巴修拉的尼采解讀
導論:倫理意象
一、想像的形上學與道德想像
二、從氣風意象看尼采
本章結論

第四章 巴修拉詩學中的土地意識
前言:土地詩學的梗概
一、土地意象舉隅之一:工作、勞動的意象
二、土地意象舉隅之二:金屬、礦石、結晶
三、土地意象舉隅之三:幽閉與親密,約拿情結
四、土地意象舉隅之四:休憩意象,巖穴∕迷宮的意象
本章結論

【遭遇與展開】

第五章 巴修拉論語言及想像

一、巴修拉的詩存有論
二、詩語言與倫理意象
三、詩意象的獨特性:瞬間與孤獨
本章結論

第六章 想像論的分歧:巴修拉與沙特
前言
一、問題⁄交錯
二、沙特的想像論
三、巴修拉的想像論
本章結論

第七章 徘徊於十字路口的形象與想像:論巴修拉與布希亞
前言
一、巴修拉──追尋一個想像的形上學
二、布希亞──對表顯實在的質問
本章結論

第八章 生動性:想像力與自然場所
一、想像的位置:一個原始的不確定性
二、雙重性與想像的生命:巴修拉
三、自然與生命
本章結論

第九章 巴修拉詩學中的寓居與孤獨:一個詩的場所論
一、獨立意象與詩的瞬間
二、孤獨的力量
三、寓居於孤獨之中
四、跨文化的對比:陶淵明詩中的孤獨感
本章結論

跋語
參考書目
人名索引
概念索引
外文概念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