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3,048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保健 > 疾病百科 > 畫與醫:一位腦科醫生的視點
畫與醫:一位腦科醫生的視點
上一张
畫與醫:一位腦科醫生的視點
下一张
prev next

畫與醫:一位腦科醫生的視點

作者: 黃震遐
出版社: 三聯
出版日期: 2014-04-30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670.00
市场价格: RM101.92
本店售价: RM90.71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古今中外的畫家們,為甚麼能畫出這麼扣人心弦、傳頌千古的名畫?也許很多人會覺得反正天才藝術家不是我們一般人能理解的,不是怪人就是瘋子。其實,畫家們和我們沒甚麼分別,都會生老病死──尤其是病,他們比很多人患得更多。

  先說精神問題,便有以下例子:蒙克因為在火山爆發時受了極度的驚嚇和刺激,十年後才能畫出令人撕心裂肺的無聲《尖叫》;石魯晚年正是由於精神分裂,思想才能跳脫常人的框框,畫出天馬行空的《孔子老班之宏台》。

  再說畫家們最切身的疾病──眼病。白內障、視網膜疾病、色盲、偏頭痛引致的幻視等,不同症狀從不同方面改變了畫家眼中看的世界,令作品的構圖和顏色非一般視力正常的人所能想像。甚至還有疾病以外的影響,一些有「聯覺」能力的畫家能在聽音樂的時候看得見顏色,於是畫出一曲一曲的樂章。

  還有身體上的殘疾障礙。例如芙烈達把脊椎的痛楚和兩次難產的淒慘經歷,化成血淋淋赤裸裸的畫面;紅磨坊的常客羅特列克,幼時發育不全,導致五短身材、其貌不揚,唯有借酒消愁,留下很多舞廳和妓女的畫。觀賞他們的作品時,看着看着,彷彿令觀畫人的身體也隱隱作痛。

  本書作者是一位腦科醫生,他從醫學角度出發,抽絲剝繭,探討顏料和畫筆背後的真想,為鑑賞名家名畫增添一個新的角度。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黃震遐


  腦神經科專科醫生。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理學士,香港大學醫學士,星加坡國立大學醫學碩士,澳洲皇家內科醫學院榮授院士,香港內科醫學院院士,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先後曾在悉尼大學及香港大學任教。曾任世界衛生組織腦神經科顧問、香港腦科學會會長、香港中風學會會長。

  現任亞太區中風學會司庫、香港腦科基金會主席。近年來致力研究腦神經系統的中文處理及學問題。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