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04,598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业/教科书/政府出版品 > 大众传播类 > 從解嚴到數位匯流的新聞工作者:跨時代的比較研究
從解嚴到數位匯流的新聞工作者:跨時代的比較研究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從解嚴到數位匯流的新聞工作者:跨時代的比較研究

作者: 劉蕙苓
出版社: 巨流圖書公司
出版日期: 2022-01-22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480.00
市场价格: RM73.01
本店售价: RM64.98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本書分析的時代橫跨解嚴後1990至2010三個時代,亦是臺灣媒體從解嚴開放到市場競爭,再到數位匯流後環境劇變、尋求轉型的發展歷程。在此歷程中,媒體由盛轉衰、新媒體不斷挑戰既有的新聞常規與定義。

  本書以1994、2004及2014年三個年度大規模的新聞工作者量化調查為比較分析基礎,同時訪談在此時期三個世代的記者共41人,及自新聞界出走的「前記者」20人。除提供量化資料的深度詮釋之外,亦企圖從質性資料分析中,更立體地呈現解嚴後的新聞工作者所面對社會變遷的種種課題。包括:身處於變遷時代中的新聞工作者,其工作狀況、倫理價值、新聞專業受到何種影響?他們如何因應環境變遷?如何反思新聞對社會的意義及對未來新聞業的想像?

  本書分成三大部分:三個時代的比較分析、數位匯流的衝擊、及世代差異的新聞想像。經由作者的提問與細緻分析,具體呈現解嚴以來新聞工作者的面貌,故此,它不但是具有歷史意義的學術著作,也是分析臺灣新聞工作者最全面、完整的一本書。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劉蕙苓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博士。現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教授;於政大新聞系兼任教授電視新聞二十餘年。

  研究領域:新聞工作者研究、數位匯流與新聞產製、文化創意產業、文化公共領域溝通、社區營造與地方創生。

  從事電視新聞工作二十一年,曾任中視記者、主播、製作人、新聞企畫室主任及公廣集團華視研究員。擅長深度報導、紀錄片及大型新聞節目製作。新聞工作生涯中獲獎無數:曾獲金鐘獎最佳採訪獎,四度獲曾虛白新聞報導獎、中國文藝協會電視類文藝獎章、新聞評議會「傑出新聞人員出國研究獎」。

  著有《家在蘆竹湳》(共同作者)、《新聞多少錢?探索置入性行銷對電視新聞的影響》、《重建家園:回首崎嶇路》、《重見家園:社區再造的故事與省思》。

  長期關心社區營造、地方創生與地方文化,紀錄片作品有:《家在蘆竹湳》、《蛻變~三峽老街傳奇》、《集集復集集~集集車站重建全紀錄》等。
 


目錄

推薦序
自序 不畏風雨向前挺進的新聞人

第一章 新聞工作者的研究脈絡與意義
第二章 本書的研究方法
第三章 解嚴後三十年的臺灣社會變遷

第一篇:199420042014比較研究
第四章 三個時代的新聞工作者輪廓
第五章 新聞工作環境變遷:滿意度與新聞自主
第六章 媒體角色的變與不變
第七章 新聞人對爭議性編採手法的態度
第八章 新聞人不可承受之重:置入與業配
第九章 新科技、新工具的使用及影響

第二篇:數位匯流時代的新聞工作者
第十章 記者的3L人生:數位時代的工作狀況與趕工儀式
第十一章 我累了!記者的工作倦怠及其影響
第十二章 自新聞業出走的抉擇:數位時代的記者離職歷程研究

第三篇:尾聲:世代交織與未來想像
第十三章 世代異同的新聞工作形貌
第十四章 結語:想像未來
參考書目
附件一:深度訪談者資料
附件二:1994年新聞從業人員研究問卷
附件三:2004年新聞從業人員研究問卷
附件四:2014年新聞從業人員研究問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