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74,861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业/教科书/政府出版品 > 政府出版品 > 音樂與存在知覺:論德國當代作曲家拉亨曼的音樂與美學
音樂與存在知覺:論德國當代作曲家拉亨曼的音樂與美學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音樂與存在知覺:論德國當代作曲家拉亨曼的音樂與美學

作者: 宋育任
出版社: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05-3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300.00
市场价格: RM45.64
本店售价: RM40.62
促销价: RM40.16
剩余时间: 请稍等, 正在载入中...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本書從拉亨曼的生平、創作理念、創作語法與美學背景開始,並列舉三首代表作品,闡明拉亨曼不同時期、不同創新語彙的精華,其學理基礎與邏輯系統完整,論點兼具學術運用與參考價值。──臺灣 作曲家•兩屆國家文藝獎得主 潘皇龍教授

  赫穆特.拉亨曼(Helmut Lachenmann, 1935-)為德國當代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其創作受到「第二維也納樂派」和「序列音樂」的啟發,於1960年代末期發展出獨特的「樂器具象音樂」。拉亨曼的音樂充滿噪音,而且極端的否定傳統音樂概念,更因此發展出一種可以指涉現實之「美的概念」及「存在知覺」概念,希望藉此引發聽眾知覺自己與社會現實的關係,以及知覺自身內在的可能性,進而解消自己的「異化」狀態,並經驗到自我的真實存在。

  由於拉亨曼的音樂深具批判反思的嚴肅性,以及極端的反傳統音響,且受限於研究文獻多為德文,故國內鮮少專書研究。本書特別深入探討拉亨曼風格特色、創作技法、表達內涵和美學,以理解他艱澀難懂的音樂創作與其背後所建基的美學思考。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宋育任

  德國基森大學(Universität Giessen)音樂學博士,現為國立交通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專長為歷史音樂學、系統音樂學、臺灣與德國當代藝術音樂。近年來研究重點為臺灣與德國當代藝術音樂研究,並以相關研究主題連續多年獲得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獎助。

  著有專著Pan Hwang-long. Leben und Werk. Studien zur zeitgenössischen Kunstmusik in Taiwan(《潘皇龍的生平與創作──臺灣當代藝術音樂研究》,Aachen: Shaker,2005),以及其他學術性期刊論文如〈植根於傳統的創新──潘皇龍、曾興魁和錢南章留徳時期音樂風格的研究〉和〈潘皇龍與錢南章1980年代至今的跨文化音樂創作初探〉等。

 


目錄

讓多彩多姿的創意 豐厚你我生命的意涵──潘皇龍推薦序
自序
緒論

第一章 拉亨曼生平與創作發展
一、拉亨曼早期創作發展
二、「樂器具象音樂」的理念與發展
三、1970 年代末期風格的改變:重新加入傳統調性素材的溫和風格

第二章 拉亨曼〈新音樂的音響典型〉及其「結構音響」概念
一、終止式音響
二、色澤音響
三、波動音響
四、交織音響
五、結構音響

第三章 拉亨曼的音樂美學
一、拉亨曼與盧卡奇
二、拉亨曼與「審美機制」
三、拉亨曼與阿多諾
四、拉亨曼與席勒

第四章《擠壓》──為一位大提琴演奏家
一、開創「樂器具象音樂」風格
二、音響素材:弦樂演奏技法
三、音響素材創造結構與形式
四、細部分析
五、記譜法
六、結語

第五章《兒戲》──為鋼琴的七首小品
一、前言
二、1970 年代末期風格的改變:重新加入傳統調性素材的溫和風格
三、結構觀點:「辯證的結構主義」與「有意識、有組織的侵犯預設的結構」
四、第一曲 〈小漢斯〉
五、第三曲〈Akiko〉
六、第五曲 〈過濾-鞦韆〉
七、連篇形式
八、結語

第六章 歌劇《賣火柴的小女孩》──附帶景象的音樂
一、創作緣起
二、歌劇劇本
三、創新的歌劇形式
四、24 段音樂景象

結論
附錄
一、拉亨曼年表
二、拉亨曼作品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