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72,099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业/教科书/政府出版品 > 政府出版品 > 掛號10x10:文協百年紀念特刊
掛號10x10:文協百年紀念特刊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掛號10x10:文協百年紀念特刊

作者:
出版社: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
出版日期: 2021-10-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350.00
市场价格: RM53.24
本店售价: RM47.38
促销价: RM46.85
剩余时间: 请稍等, 正在载入中...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2018 年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開館,為了讓社會大眾更了解紀念館的歷史意義,館方選在開館之際推出館刊《掛號》。

 

  「掛號」對於當代社會的雙重意義,一是取其郵局掛號,接收資訊的意涵,一是醫院掛號,透過醫療恢復健康。由此可了解館刊與紀念館籌畫的各檔展覽與活動,都在引導民眾(讀者)理解和回應歷史、文化的重要議題。就如同當年臺灣文化協會的前輩們,透過不同形式的倡議、運動,希望能爭取權益,啟迪民智,讓臺灣人做這塊土地的主人──這樣的核心精神,也對應在紀念館的標誌上,取「咱」字,象徵「用我們的口,說自己的文化」,時至今日已於去年出版第三刊《掛號3》,《掛號2》也曾獲金鼎獎政府出版品圖書獎。

 
  《掛號 10X10:文協百年專刊》
 

  2021年是文協百年,本期《掛號》以「文協百年專刊」方式製作,透過10篇臺灣1920年前後的日記文本解讀作為引言,並以10個多元面向的議題作為深入閱讀素材,呈現出 1920 年代的文化運動到 2021 年的新文化運動的演進與同異。本書共以文化協會的影響為核心,拓展至社會、文化、生活的發展,進而探討歷史、時代與人的連結、對話,作為 2021 年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對於文協百年的回應。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館所/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
 

  以市定古蹟臺北北警察署為基地設立的「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自2018年10月14日正式開館營運,以保存與發揚「新文化運動」的歷史事件與人物精神為館所使命,同時立足當代視角對歷史做出時代回應,讓新文化運動歷程中,追求新知與自我文化的核心價值能持續被深耕,歷久彌新。

 
製作單位/故事 StoryStudio
 

  致力於人文知識的轉譯與傳播,創造屬於當代的,專注歷史與文化的新媒體,在這個破碎當道的時代,提供讀者理解世界的脈絡;在這個扁平至上的時代,探索文化議題的深度;在這個虛實不分的時代,呈現真實而可靠的資訊。

 
主編簡介

劉玟苓
 

  自由編輯。曾創辦《台味誌》並擔任主編。從事過出版社編輯、社群行銷、社會企業育成中心PM,接案類型為活動企劃、編輯撰稿或任何神秘取向案子,只要好玩、愛台灣,都可以聊聊。


目錄

回到現場的時間軸
編輯的話——文化吸收叮嚀
掛號10X10

思潮、政治與社會運動

日記 01:在踏尋西方價值的同時_#國際趨勢#新思潮_陳冠帆
提問 01:臺灣不只是臺灣人的臺灣?_#國際趨勢#新思潮_涂豐恩

日記 02:一百年前的臺灣頌_#社會運動#音樂_黃裕元
提問 02:你聽見土地的歌了嗎?專訪桑布伊_#社會運動#音樂_李姿穎

日記 03:我的心願是臺灣的進步_#知識_陳慕真
提問 03:耳朵與大腦的爭奪權,你上車了嗎?_#知識_何昱泓

生存、生活與文化發展

日記 04:在「北水南火」日記中讀見文協運動_#文化運動_周馥儀
提問 04:百年探索:什麼是臺灣文化的精神?_#文化運動_張鐵志

日記 05:不只文明政治社會,也要文明感情婚姻_#自由戀愛_黃子寧
提問 05:當臺灣人開始追愛時,啥款?專訪殷振豪_#自由戀愛_李姿穎

日記 06:新時代的新飲料_#飲食_林韋聿
提問 06:咖哩跟飯,你是攪拌吃派?還是分開吃派?_#飲食_陳志東

日記 07:合宜的娛樂?不合宜的娛樂?_#休閒_徐聖凱
提問 07:看電影,是休閒娛樂?還是展現地位?_#休閒_張硯拓

日記 08:臺灣衛生觀念養成術_#疫病#衛生_吳亮衡
提問 08:指揮中心快訊!你知道百年前就有防疫政策了嗎?_#疫病#衛生_陳力航

歷史、時代與人

日記 09:兒子眼中的現代爸爸_#歷史_曾士榮
提問 09:這段歷史,跟我有關係嗎?蔣朝根X林承俊_#歷史_陳冠帆

日記 10:一百年前,身為一個臺灣人_#人_曾士榮
提問 10:一百年後,身為一個臺灣人_#人_吳叡人

拼貼的新文化牆——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