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05,015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业/教科书/政府出版品 > 教育类 > 聾人與社會:心理、社會及教育觀點
聾人與社會:心理、社會及教育觀點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聾人與社會:心理、社會及教育觀點

作者: Irene W. Leigh,Jean F. Andrews
出版社: 心理
出版日期: 2021-08-02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550.00
市场价格: RM83.66
本店售价: RM74.46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聾人與社會》一書融入與心理學、教育及社會學主題相關的多重觀點,包括聾成人自身的觀點。書中探討了身為聾人或重聽者有何意涵,以及聾成人的生活如何受到專業人員的決定而影響其就醫、就學甚或與家人的相處。本書提供有關下列主題的當代觀點:

  • 致聾的成因與鑑定程序
  • 多樣化的聾人社群
  • 認知、語言、溝通和讀寫
  • 雙語、雙模式雙語言和單語言的語言學習法
  • 教育、法律及安置的觀點
  • 孩童期的心理議題
  • 聾成人的心理學與社會學觀點
  • 刑事司法系統與聾人
  • 聾人與聽人互動的心理動力學

  書末並收錄十個個案研究,包括聾人的聽常孩子、突發性耳聾、罹患心理疾病的聾成人等。透過聾聽雙語作者從多元角度和自身經驗著眼,一窺聾人所面臨的各項議題。無論是家長、學生、專業人員或社會大眾,這本獨到之書都有助您對聾人文化有更廣闊的視野、更深層的認識。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Irene W. Leigh


  Irene Leigh教授是位聾人心理學家,她是美國高立德大學(Gallaudet University)心理學系榮譽退休教授;曾在紐約市的萊星頓啟聰學校與聾人中心任職,擔任過早期生涯心理師,本身也曾從事心理評估、心理治療與私人執業。Leigh教授感謝諸多聾友提升她對聾人社群與聾人文化的理解。她的研究領域在聾人心理學,包括臨床心理學、心理治療與心理衛生等,同時她也是大學教科書《聾人文化》(Deaf Culture: Exploring Communi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的第一作者(本書作者Jean Andrews教授亦為共同作者之一)。

Jean F. Andrews

  Jean Andrews教授是美國德州拉瑪大學(Lamar University)聾研究與聾教育學系的榮譽退休教授。她具有多年督導聾校執行美國手語/英語的雙語教育經驗,本身也具有優秀的手語能力。她寫過聾救生員的真實傳記以及一系列科學故事童書供聾童閱讀;並撰寫兩本大學教科書(除本書外,另一本為《聾人文化》)以及發表有關閱讀主題的論文。目前雖已退休但仍持續編輯國際聾童語文教學策略專書。Andrews教授曾數次應邀來臺演講,和本書的譯者建立良好的友誼(尤其與劉秀丹教授已共同發表數篇學術論文於國際期刊)。

譯者簡介

陳小娟(序言、誌謝、第三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


  學經歷:1989年取得美國田納西大學(University of Tennessee)聽力學博士學位,回國後先任教於臺南師範學院(現名國立臺南大學)特殊教育學系,之後轉任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自2001年起,任教於同校新成立的聽力學與語言治療研究所。在特殊教育與聽力學領域工作已超過二十年,對於啟聰教育與聽力健康服務十分關切與投入。2021年8月退休。

  退休前任教單位: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聽力學與語言治療碩士班教授

邢敏華(第一章、第二章、第八章、第九章)

  學經歷:1994年取得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特殊教育博士學位後,離開任教十年的臺北市立啟聰學校中學教師,轉任國立臺南大學特殊教育學系任教達二十五年。對手語雙語教育的議題有獨特的興趣,也看重手語在聾教育的地位。平時喜歡用手語和聾人朋友溝通,也是幾位聾孩子的乾媽。於2019年6月底退休,目前為臺灣愛聾協會理事長,力求提升聾人社群多方面的福祉,也積極鼓勵優秀聾青年成為未來的領導者。

  現 職:國立臺南大學通識中心兼任教授(特殊教育學系教授退休)

劉秀丹(第四章、第十二章、個案研究)

  學經歷:原本擔任國中國文老師,商調到臺中市立啟聰學校任教後,感受到聽障專業的重要,便進入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就讀碩士班,後來又到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就讀,於2004年取得博士學位。畢業後進入中山醫學大學特殊教育學程、語言治療與聽力學系任教。於2011年至美國拉瑪大學擔任訪問學者,自此與本書作者Andrews教授有很多的合作與學習,一起為聽障學生的溝通及閱讀努力。

  現 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副教授

李信賢(第十章、第十一章)

  學經歷:2016年取得中正大學語言學博士學位,曾於中山醫學大學語言治療與聽力學系、臺南大學特殊教育學系、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兼課。自幼生在聾人家庭,對於聾聽之差異有深刻的體驗。大學時期原主修化學系,因學習手語翻譯,研究所時轉攻手語語言學研究。為國內少有兼具手語語言學理論及實務服務經驗者,從事手語教學及手語翻譯工作已超過二十年。

  現 職:戴德森醫療財團法人嘉義基督教醫院手語翻譯員


目錄

第 1 章 聾人與心理學:歷史的觀點
本章目標
1950年以前
1950年以後
精神病理學與心理衛生
心理語言學的影響
法律判決和立法的角色
專業訓練
專業協會
聾人文化的影響
結論

第 2 章 聾人社群:一個多樣化的實體
本章目標
聾人社群:人口統計的背景
人口統計
聾人社群:參考架構
成員身分與聾人文化的傳遞
聾人文化的傳遞
結論

第 3 章 一切是怎麼開始的?
本章目標
病因學:造成聽力差異的原因
聽力篩檢與鑑定
早期療育相關議題
結論
附錄:聽力學

第 4 章 認知、語言和心智
導論
本章目標
認知能力
後設認知能力
美國手語和英語
人工電子耳植入的結果
腦、語言和神經科學
上學可否獲得思考能力?
結論

第 5 章 聾教育的教育觀點
導論
本章目標
聾童如何學習以及學習的理論架構
文化回應的學校所扮演的角色
聾專業人員面對的阻礙
教學人力與學生入學多樣化並重
趨勢、法律以及安置的改變
安置的轉變與結果
安置的型態
學業成就與評量
聾與重聽孩童的權利法案
技術
結論

第 6 章 語言學習和語言教學法
導論
本章目標
聾人一生使用的各式語言
溝通與語言學習法
語言教學課程
課程成效
讀寫
雙語主義、神經科學與聾童
標準與評估
結論

第 7 章 孩童期的心理議題
本章目標
親子關係
早期療育課程
聾童的發展
兒童心理病理學
失聰兒童的心理評量
結論

第 8 章 聾成人:心理學的觀點
本章目標
正向心理學與正向健康
聾成人:從心理學觀點來看
「正常」:一個需要澄清的派典
心理健康的聾成人
成人發展的階段
認同與自我知覺
聾成人的心理評量
心理治療
結論

第 9 章 聾成人:社會學的觀點
本章目標
聾人社群的社會學觀點
現在就要聾人校長:對聾人社群的啟示
聾人組織
科技
職場世界
健康照護議題
結論

第 10 章 聾人被告:法律、溝通與語言的考量
導論
本章目標
聾人被告
法律的架構
犯罪率與犯罪類型
認知、溝通及語言
警局、刑事訴訟及庭審中的美國手語與手語翻譯員
語文能力及電信溝通無障礙的考量
假釋與出獄後的生活
溝通、語言和文化評估
最終想法及未來研究的方向

第 11 章 聾聽關係
本章目標
態度面面觀
觀點的影響
障礙和聾的意義
專業人士的觀點
另一方的想法
壓迫
健全的聾聽關係
手語翻譯員議題
聾人社群內的觀點
結論

第 12 章 從此刻展望未來
聾人社群的轉變
美國手語
教育議題
心理健康發展
刑事司法制度的建議
人工電子耳、遺傳學、幹細胞再生及神經學發展
科技的進步
專業議題
結語

個案研究
相關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