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67,672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宗教命理 > 佛教 > 佛法綱要:四聖諦、六波羅蜜、四弘誓願講記(二版)
佛法綱要:四聖諦、六波羅蜜、四弘誓願講記(二版)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佛法綱要:四聖諦、六波羅蜜、四弘誓願講記(二版)

作者: 聖嚴法師
出版社: 財團法人法鼓山文教基金會-法鼓文化
出版日期: 2021-07-12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150.00
市场价格: RM22.82
本店售价: RM20.31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佛法綱要》是修行成佛的根本。
  若能在日常生活中,如實觀照、如實行履、如實發願,終能斷煩惱、解脫而成佛。

  面對無量法門,該如何擇定修行的起點呢?

  《佛法綱要》可說是八萬四千法門的總綱,涵括四聖諦、六波羅蜜與〈四弘誓願〉,是修行的入門起點,也是成佛的圓滿終點。聖嚴法師在本書中做了詳盡的叮囑與解說。

  「四聖諦」即苦、集、滅、道四種真實的道理,是大、小乘共同的根基。雖是初學者的入門必修,卻是久學者最後才能證悟者。

  「六波羅蜜」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等六種超越生死的修行方法,可以讓人從煩惱的娑婆世界,度脫至永無痛苦的涅槃。

  〈四弘誓願〉是四個成佛的基本條件,佛弟子精進修學的指標,諸佛皆依此發願成佛。

  掌握佛法綱要,修行道路將如佛陀親自帶路般清楚無礙。

  「聖嚴師父的講記,有幾個特色:說法非常契合現代人的情境,經常以人們心中習以為常的煩惱為出發點,直探人內心深處矛盾的問題所在;或以入世心時刻叮嚀讀者,佛法應貼近日常生活,務必考量到對自己、家人和環境的關心是否足夠。

  在明白易懂的解說中,不失深度。廣引專業而有深度的經論,做為詮釋佛法的依據。這對已經有佛法基礎的讀者而言,可以有所依循,藉以一窺佛教義理嚴密體系之堂奧,並掌握重點。」 ——越建東教授導讀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聖嚴法師(1930~2009年)


  1930年生於江蘇南通,1943年於狼山出家,後因戰亂投身軍旅,十年後再次披剃出家。曾於高雄美濃閉關六年,隨後留學日本,獲立正大學文學博士學位。1975年應邀赴美弘法。1989年創建法鼓山,並於2005年開創繼起漢傳禪佛教的「中華禪法鼓宗」。

  聖嚴法師是一位思想家、作家暨國際知名禪師,曾獲臺灣《天下》雜誌遴選為「四百年來臺灣最具影響力的五十位人士」之一。著作豐富,中、英、日文著作達百餘種,先後獲頒中山文藝獎、中山學術獎、總統文化獎及社會各界的諸多獎項。

  聖嚴法師提出「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主張以大學院、大普化、大關懷三大教育推動全面教育,相繼創辦中華佛學研究所、法鼓文理學院、僧伽大學等院校,也以豐富的禪修經驗、正信的佛法觀念和方法指導東、西方人士修行。

  法師著重以現代人的語言和觀點普傳佛法,陸續提出「心靈環保」、「四種環保」、「心五四運動」、「心六倫」等社會運動,並積極推展國際弘化工作,參與國際性會談,促進宗教交流,提倡建立全球性倫理,致力世界和平。其寬闊胸襟與國際化視野,深獲海內外肯定。


目錄

編者序
導讀:廣演佛綱幽微,頓曉眾生長迷——越建東

壹、四聖諦講記

前言
佛法的基礎
為何說是「四聖諦」?
聖諦是什麼?
四聖諦的經論依據
四聖諦是世間和出世間的兩類因果
四聖諦的內容
一、苦諦的內容
二、集諦的內容
三、滅諦的內容
四、道諦的內容
結論
一、四聖諦與十二因緣的關係
二、四聖諦與三法印的關係

貳、六波羅蜜講記

什麼叫作波羅蜜?
布施波羅蜜
一、經典中談布施
二、有相布施、無相布施
三、三種布施
持戒波羅蜜
一、聲聞戒
二、菩薩戒
忍辱波羅蜜
一、三種忍
二、經典中談忍辱
三、菩薩四法
精進波羅蜜
一、精進與發願
二、三種精進
三、六種精進
四、經典中談精進
禪定波羅蜜
一、四類禪
二、四禪天
三、四種禪定
四、四種禪定特相
五、四空處定
六、三等至
七、三三摩地
八、禪定與七加行位
般若波羅蜜
結論

參、〈四弘誓願〉講記

前言
眾生無邊誓願度
一、修學佛法廣度有緣
二、借光又發光,普照一切
煩惱無盡誓願斷
一、向下心的煩惱
二、修行佛法過程中的煩惱
三、以願心為指標
法門無量誓願學
一、盡未來際皆勤學
二、辨別正法與邪法
三、無漏正法是目標
佛道無上誓願成
一、正道是不違背因果
二、正道有內外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