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05,013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社科 > 中國/亞洲研究 > 尋求安全感的中國:從中國人的角度看中國的對外關係
尋求安全感的中國:從中國人的角度看中國的對外關係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尋求安全感的中國:從中國人的角度看中國的對外關係

作者: 黎安友、施道安
出版社: 左岸文化
出版日期: 2013-04-10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500.00
市场价格: RM76.06
本店售价: RM67.69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中國的崛起,對於世界,可以是機會也可以是威脅。那麼世界對於中國呢?

  中國這麼大,人口這麼多,經濟充滿活力,軍事又快速發展,
  既然如此,中國為什麼仍然沒有安全感?
  因為中國是一個被四個同心圓環伺的脆弱強權。

  第一環──中國管轄或聲稱擁有的整個國土
  .13億人口、55個少數民族、4個對中國沒有國家認同的地方

  第二環──20個國家排成一個圓圈圍著中國
  .15個世界上最大國家中的7個、5個曾在過去70年間與中國打過仗、9個政權不穩定的國家、2個造成中國外交難題的政治行動者

  第三環──由東北亞、大洋洲、東南亞大陸、東南亞沿海、中亞6大區域體系組成
  .北朝鮮核武問題、伊斯蘭基本教義派問題、美國軍事的存在、各國對中國崛起的擔憂

  第四環──東歐、西歐、中東、非洲、北美洲、南美洲
  .侷限在商業和外交方面,既無關軍事,迄今為止也不具任何文化或政治的意義。

  帝國時代的中國築起萬里長城,以抵禦來自北方的蠻族。
  到了共和時代,長城徒留遺跡,中國該如何面對來自四環的挑戰?
  中國如果找不到安全感,長城縱有萬里也不夠長。

作者簡介

黎安友(Andrew Nathan)

  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教授,美國政治學協會、亞洲研究協會、外交關係協會、美中關係委員會、人權觀察委員會成員。專長中國政治與外交政策、政治參與及政治文化比較研究、人權研究。

施道安(Andrew Scobell)

  美國亞太安全專家,出生於香港,曾任教於美國陸軍戰爭學院的戰略研究所、德州農工大學的喬治.布希政府與公共服務學院,現職為蘭德公司(智庫)資深政治科學家。

譯者簡介

何大明

  河南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學者。譯著有《長城與空城計》、《後街金融——中國的私營企業主》、《從極權統治到韌性威權:中國政治變遷之路》、《以色列移民與開發百年史》、《從貧苦農民到現代化農民》等。


目錄

導讀 〈與脆弱的強權為鄰〉吳介民

導言

第一部分    中國外交政策的利益和認同
  第一章    是什麼在驅動中國的外交政策?
  第二章    是誰在運作中國的外交政策?

第二部分    安全挑戰與安全戰略
  第三章    鉸鏈上的時日:冷戰期間及冷戰以後的中國對俄政策
  第四章    譯解美國的威脅
  第五章    東北亞區域體系:日本、南韓和北朝鮮
  第六章    中國的其他鄰居:亞洲—太平洋地區
  第七章    第四環的中國

第三部分    攏在一起:領土完整和外交政策
  第八章    國家認同的難題:西藏、新疆、香港和台灣
  第九章    台灣的民主轉型和中國的回應

第四部分    權力的工具
  第十章    開放的兩難:在全球經濟中的優勢與劣勢
  第十一章  軍事現代化:從人民戰爭到實力投射
  第十二章  中國外交政策中的軟實力和人權

第五部分    結論
  第十三章  威脅還是均勢?

注釋
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