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71,744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社科 > 歷史 > 臺灣的後眷村時代:離散經驗與社會想像的重構
臺灣的後眷村時代:離散經驗與社會想像的重構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臺灣的後眷村時代:離散經驗與社會想像的重構

作者: 李佩霖
出版社: 翰蘆
出版日期: 2019-03-19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400.00
市场价格: RM60.84
本店售价: RM54.15
促销价: RM53.54
剩余时间: 请稍等, 正在载入中...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國府1949年撤退臺灣,超過60萬的國軍部隊及其眷屬被集中居住,眷村遂在臺灣社會裡形成很獨特的文化。時代遞變,今日的臺灣,許多眷村面臨拆遷與改建的命運,以往人際關係緊密的眷村人從此風流雲散,眷村文化更是因此雲淡風輕。

  然而,眷村在凋零之際仍興起了重生希望。國防部選定了極少數具有保存價值的眷村建築群,努力將其轉型為國軍老舊眷村文化保存區;同時,少數眷村則以民眾發起的彩繪眷村行動而引起社會注意,進而得以暫時保存眷村的餘韻,使得臺灣的眷村發展因此進入了「後眷村時代」。

  本書從「人」與「物」兩個面向,探討臺灣後眷村時代的文化現象。以「人」的面向來看,採用語藝觀點下的敘事理論,輔以後現代及文化地理學中對於「空間」的理論探討,探索「眷村人」—這個離散共同體—在後眷村時代中的敘事想像性、自我認同的建構,以及離散與混雜的概念。以「物」的面向來看,則以各類眷村展示場所呈現的視覺語藝文本為出發點,探討其文本中所欲建構的眷村論述及其與社會想像間的重構關係。著者藉由社群離散經驗、集體社會想像,與眷村文化再現之間的重疊與落差深入探討,期待對於眷村及眷村人—這個正在消逝、卻又被國家權力賦予新意涵的聚落及社群—能夠留存歷史足跡和文化情感。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李佩霖


  現職
  世新大學口語傳播學系專任副教授

  學歷
  美國俄亥俄州Bowling Green State University傳播學博士

  研究及教學專長
  語藝學
  傳播批判研究
  文化研究
  宣傳策略研究
  演講與口語表達
 


目錄

第一章‧緒論
一、臺灣的眷村及其相關研究
二、從語藝觀點出發的眷村文化研究

第二章‧人的敘事與物的再現
一、人的敘事:語藝觀點下的敘事文本
‧敘事理論回顧
‧敘事的空間性
‧敘事中的想像:離散記憶與混雜認同
二、物的再現:語藝觀點下的視覺文本
‧視覺文本的語藝性
‧論述與權力的概念:Foucault的影響
‧社會想像、文化再現與文化創意
三、研究方法
‧敘事批判法
‧視覺論述分析

第三章‧人─眷村的過去與現在
一、老眷村的生命敘事
‧那些眷村裡外的人們
‧我是眷村人
‧眷村大小事
二、空間敘事:從老眷村到眷改國宅
‧雞犬相聞的老眷村
‧嶄新的居住經驗:眷改國宅
三、社群意識與自我認同建構
社群意識的建構
‧混雜的自我認同
四、綜合討論

第四章‧物─眷村的現在與未來
一、眷村博物館
‧地方∕軍種特色
‧戰爭記憶與離散經驗
‧眷村生活的集體記憶再現
‧政治意識形態
二、國軍老舊眷村文化保存區
‧眷村文化的保存及延續
‧活化再利用
三、彩繪眷村
四、綜合討論

第五章‧結論
一、人與物的重疊及落差
二、後眷村時代的眷村文化意象

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