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05,848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社科 > 傳記/自傳 > 重行傳:褚民誼生平紀實
重行傳:褚民誼生平紀實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重行傳:褚民誼生平紀實

作者:
出版社: 秀威資訊
出版日期: 2021-02-05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510.00
市场价格: RM77.58
本店售价: RM69.05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民國前期重要教育家,致力推動醫療、體育、文化發展!
  如此憂國撫民的三民主義踐行者──
  為什麽抗戰期間在淪陷區内不顧毀譽,選擇加入汪精衛「和平運動」?
  為什麽面對審判時,即使不服也不願上訴,甚至自願就死?

  主編褚幼義為褚民誼之子,本書獨家公開美國國會圖書館只對褚家後代開放的多本相冊,並收錄褚民誼自傳式紀實性史料「重纂褚氏家訓彙疏考」、鄭介民撰寫褚民誼收回孫中山遺體內臟實情的親筆密告件,及褚民誼在庭審上的答辯書等重要資料!

  「平等自由,民之正誼;大同博愛,重在實行。」──褚民誼座右銘

  褚民誼(1884-1946),字重行,浙江湖州南潯人,1906年加入同盟會,曾長期在歐洲從事革命宣傳和旅歐教育運動,1924年獲法國醫學博士和藥劑師學位後回國效力,投身北伐,斡旋黨内團結,以實踐三民主義為救國之道,大力倡導科學化和民衆化。他的建樹頗豐,如創辦學校振興教育、舉辦全國運動會提倡健體、推動醫藥建設造福社會、傳承國粹弘揚中華文化等,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體育家、衛生家、業餘戲劇家和書法家;曾為溝通中外文化屢獲多國政府授勳。此外,他還致力於開發大西北、打通大西南,以謀鞏固邊陲、改善民生。

  1937年全面抗日戰爭爆發,政府西遷後,他仍留滬堅守崗位,維護教育,促進生產建設。繼而於1939年為儘力保障淪陷區的民生、保存國家元氣,加入汪精衛組織的「和平運動」。1945年抗戰勝利前夕,護粵保民,直至最後。

  本書由褚民誼親屬和國内外民國史研究者組成的編寫組,自2005年起,在國内外廣泛收集原始的歷史檔案資料編寫而成,其中不少内容鮮為人知。本書在披露真實的褚民誼生平事蹟的同時,也為深入研究民國前期的人物和歷史提供了新的視野和豐富的史料。

本書特色

  ★本書為紀實性傳記,内含諸多鮮為人知的歷史真相,經十餘年之耕耘,撥開迷霧,將一部多姿多彩的褚民誼生平事跡呈現於世!

  ★主編為褚民誼之子褚幼義,編委們為發掘原始檔案資料,涉足海内外,獨家公開館藏在臺北、法國、美國等地之相關文件,如機密檔案、書信、被毀古跡之拓片及私藏相冊等重要資料!

  ★本書除披露褚民誼之真實生平外,也為研究民國前期所涉及的人物和事件,提供一個全新的視野和史料!
 


作者介紹

主編簡介

褚幼義


  本書執筆人、教授、褚民誼之幼子,1935年9月出生於上海,1957年畢業於北京鋼鐵學院(現名北京科技大學),留校從事材料科學的教學和科研工作,曾獲多項科技進步獎。1985年調任中國有色金屬學會副秘書長,主要負責組織國際學術交流活動。1995年退休後,於2005年起從事民國時期的歷史人物研究,在國内外調查研究、收集資料,通過編寫組的通力合作,於2019年9月完成本書。


目錄

重行傳編寫組
導讀

第一章 早年立志(1884-1904)

第二章 留學投身革命和旅歐教育(1904-1924)
第一節 自由之邦,建立堡壘
第二節 革命輔成,勤工儉學
第三節 海外大學,創立里昂
第四節 中國美術,首展歐洲
第五節 鍥而不捨,終達宿願

第三章 救國之道身體力行(1924-1937)
第一節 歸國伊始,執掌廣大
第二節 投身軍政,斡旋統一
第三節 正言讜論,同心協力
第四節 中比庚款,比國博覽
第五節 探險西北,力主開發
第六節 團結奮鬥,共赴國難
第七節 醫藥衛生,造福社會
第八節 全民體育,重在健身
第九節 從教育人,孜孜不倦
第十節 鍾愛國粹,發展美育

第四章 在淪陷區的作為(1937-1945)
第一節 抗戰爆發,堅守崗位
第二節 參政初衷,初期活動
第三節 外交部長,駐日大使
第四節 一如既往,重視文體
第五節 盡心竭力,維護國寶

第五章 迎接抗戰勝利(1945-1946)
第一節 勝利前夕,赴粵保民
第二節 拘押監禁,直言陳詞
第三節 求仁得仁,虹橋慶生

後記
褚民誼書法概覽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