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63,442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设计 > 设计 > 不死的力量:張毅的琉璃文化
不死的力量:張毅的琉璃文化
上一张
不死的力量:張毅的琉璃文化
下一张
prev next

不死的力量:張毅的琉璃文化

作者: 張毅
出版社: 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 2020-11-30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550.00
市场价格: RM83.66
本店售价: RM74.46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千度的淬煉 四分之一世紀的考驗
從膠卷鏡頭 到礦石焰火
光與熱的精粹交會
燒熔出永恆的藝術人生

25年 琉璃不死的力量
最瑩透的永恆

  「夢想」,是文化創意產業的基礎,完成夢想需要長時間的「堅持」來滋養。

  從過去台灣的文化與藝術產業歷程來看,或許電影可以說是最早創造出文創「烈士」的領域。也許這麼來看,楊惠姍與張毅—琉璃工房的兩位創立者出身於台灣電影藝術,令人一點也不意外,同樣懷抱夢想與創意,同樣緊握著堅持下去的信念,也許就是電影人那骨子裡的理想與傻勁,琉璃工房有了今天的規模。

  對同行或對琉璃工房熟稔的友人,看到那股不設停損點、持續前進的勇氣,都會捏把冷汗;不以功能設限創意,而從對人的精神生活提供養份-琉璃工房「有益人心」的理念,來引領新作品的發展與創作。光是這兩點,也許琉璃工房的所謂文創經驗,就足以讓人深刻思索。

  然而,就如同「創意」本身暗示的不易「管理」,文化創意產業的所謂「成功formula」也不會是單選題答案;過去的出版、表演藝術、電影廣告、工業設計…等等領域存在多年(甚至可說自人類出現以來就存在),也不斷地尋找得以挑戰自己、甚至持續發光發亮的方式。如此來看,張毅在本書首度提供的,談不上商業模式,無關key successful factor,更多的是,一個工藝團體二十五年來,為他們相信之事所作努力的真實分享。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張毅


  1951生於台灣台北,琉璃工房創意總監與執行長。

  十九歲即成為當代備受矚目的短篇小說作家,其作品兩度評為年度最佳著作。世界新聞學院畢業後,開始了他的導演生涯,其所執導的《我這樣過了一生》,為他贏得金馬獎及亞太影展最佳導演;而他執導的最後一部電影《我的愛》,則被美國紐約綜藝雜誌年鑑選為台灣電影百年(1895-1995)十大傑出電影之一。

  1987年,張毅決定放下如日中天的電影事業,與楊惠姍共同創立中國第一個琉璃藝術工作室「琉璃工房」,為中國傳統工藝美術開創新的可能與方向。張毅的設計不僅強調現代藝術的創作基本概念,且涵蓋強烈傳統思維,其中包含蘊藏於中國倫理及宇宙概念的古老圖騰,創作之中深見民族情感,成為中國琉璃的先驅。


目錄

張毅序

01 從電影到玻璃
02 為什麼是琉璃?
03 關於,Pâte-de-verre
04 今生相隨
05 誠意,是最深的基礎
06 希望一輩子只幹一件事
07 清晨的靜謐,與黑暗裡的燈
08 文化,與尊嚴
09 一切的開始
10 琉璃,與中國
11 不死琉璃
12 總應該有人談談Emile Gallé
13 Emile Gallé,與他的法國玫瑰
14 百年琉璃花
15 敦煌,永不休止
16 追尋一種中國元素
17 琉璃中國博物館的故事
18 獲獎之後
19 TMSK與a-hha
20 為什麼是誠意

附錄1 大師中的大師──那些影響我倆的人們 楊惠姍/張毅
附錄2 那快樂的痛苦的──祭張弘毅 張毅
附錄3 敦煌劄記 楊惠姍
附錄4 奇胡利佔領威尼斯 楊惠姍
附錄5 濕潤.潔淨.奇瑰 余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