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04,598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社科 > 傳記/自傳 > 戰後初期的台灣報人:吳濁流、李萬居、雷震、曾虛白
戰後初期的台灣報人:吳濁流、李萬居、雷震、曾虛白
上一张
戰後初期的台灣報人:吳濁流、李萬居、雷震、曾虛白
下一张
prev next

戰後初期的台灣報人:吳濁流、李萬居、雷震、曾虛白

作者: 邱家宜
出版社: 玉山社
出版日期: 2020-07-08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480.00
市场价格: RM73.01
本店售价: RM64.98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當今台灣媒體生態的起源、複製與再生。
 
  二次大戰結束後,經歷四十多年(一九四五〜一九八七)的政治高壓管制,與三十多年(一九八七〜二○一九)的自由市場競逐,台灣的新聞媒體生態之所以發展成當前樣貌,跟這個社會的許多其他面向一樣,都具有歷史獨特性。
 
  本書以吳濁流、李萬居分別代表台灣本地報人及半山報人群體,而在外省報人方面,則以曾虛白、雷震分別作為依附國民政府政策與批判國民政府政策的代表,觀察這些不同的報人群體,如何代表其背後不同的知識階層,在戰後台灣報業的舞台上各自、同時也是共同的展現意志,在經歷交會與分歧、激盪與磨合之後,如何在台灣的媒體生態上持續發揮強大的影響力。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邱家宜
 

  出生於「殺朱拔毛、反攻大陸」時代的台灣,在父系中國、母系台灣的家庭成長;穿梭在代表父系、高調的宗法與廟堂,及代表母系、靜默的人情與生活之間,直到理解表象下往往還有深埋的底層。研究台灣近代史,讓我了解自己人生的底圖如何繪成,這是一幅讓我駐足良久,不時喃喃自語「原來如此」,仍在不斷展開中的底圖。


目錄

1.報人典型的選擇
為理解台灣新聞媒體提供線索
戰後台灣三種地緣背景的四類報人
 
2.雷蒙德威廉斯的「感知結構」理論
「感知結構」理論在本書中的運用
何謂「感知結構」
「感知結構」的「文化物質主義」立場
「感知結構」與「霸權」概念的對照
「感知結構」的「原生結構主義」方法論
「選擇性傳統」與「感知結構」
邊陲意識與「感知結構」
 
3.戰後的台灣社會:匯聚與分歧
看似相似而彼此陌生的人們
語言與文字轉換的困局
隔閡、誤解與歧視——以省參議會「完全奴化」風波為例
多重「感知結構」之島——認同歧異問題
為何選擇吳濁流、李萬居、雷震與曾虛白
 
4.苦悶的殖民地知識份子:吳濁流
前清遺老書香第
殖民地知識階層的多重語境
在報社當記者與編輯
「不容青史盡成灰」的記者使命感
「社會寫實」的小說寫作
殖民地知識階層的認同崎嶇路——「亞細亞孤兒」意識
 
5.徘徊在認同與放逐之間:李萬居
海角偏鄉的困苦成長經驗
日(殖民地台灣)、中、法三重經驗
從國際問題到台灣問題
前殖民地孤臣孽子
問政與辦報
組黨與挫敗——最後一役
 
6.萬山不許一溪奔:雷震
生長於浙江的「河南佬」
負笈東瀛的心智鍛鍊
對國民黨從參與到失望
「自由中國」的言論先鋒
與本土政治勢力合作組黨
台灣民主運動的播種者
 
7.國民政府政權的忠誠守護者:曾虛白
常熟望族翩翩公子
與父親共同經營書店的「文藝青年」時期
與董顯光、張竹平合作辦報
由記者轉為國民政府文宣舵手
主持黨國媒體
三民主義新聞學
影響台灣新聞教育與實務數十年
 
8.戰後初期「感知結構多重奏」的台灣報業舞台
戰後初期台灣的報業概況
四位報人的「感知結構」
交錯的生命史與「失落的世代」
「感知結構」多重奏的台灣報業舞台
 
9.「選擇性傳統」的運作
兩個重要轉折——二二八事件與雷震案
「感知結構」與認同
伏筆與線索
 
10.結語
回顧與前瞻
在新聞史研究領域的幾個初步成果
殘餘與重返——混種的「新興感知結構」
 
附錄:曾虛白、雷震、李萬居、吳濁流之相關年代與事蹟對照表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