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3,045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小说 > 文学研究 > 全臺首學:府城科舉制度與文化影響
全臺首學:府城科舉制度與文化影響
上一张
全臺首學:府城科舉制度與文化影響
下一张
prev next

全臺首學:府城科舉制度與文化影響

作者: 王叔蕙
出版社: 萬卷樓
出版日期: 2020-01-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780.00
市场价格: RM118.65
本店售价: RM105.60
促销价: RM99.67
剩余时间: 请稍等, 正在载入中...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臺灣儒學」於科舉制度漫長施行的歷史中孕育、發展,映現諸多值得探究之處。如:荷治時期商賈文  化「先」於明清儒漢文化,跨國貿易公司管理「先」於科舉制度仕宦政治。影響所及,清代「府城/臺南」婦女生活空間自由,有別於中原深耕千年的儒漢社會,映現「府城/臺南」獨特又靈動的地域文化。時至晚清「府城/臺南」文風冠於全臺、儒漢社會成熟,「北京專約」使府城文人正面迎接歐美現代化的挑戰。日治時期「南社」跨性別、跨職業、跨文化、跨階級、跨年齡的化裝集會活動,社員或有北上創立瀛社,或有創設諸多報刊,其中《三六九小報》刊載諸多科舉時代回憶、說笑聖賢經典的篇章。由科舉時代、後科舉時代,文獻史料、外文譯介、梳理歸納,充分映現「府城/臺南」科舉制度於文化影響之深遠意義。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王淑蕙


  臺灣彰化縣人。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現任南臺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曾榮獲「教育部八十二年文藝創作獎,小說組:佳作」、「第七屆府城文學獎,文學論述組:貳獎」。研究專長:臺灣科舉文獻、辭賦學研究。發表相關學術論文:〈《臺灣文藝叢誌》第壹期徵文〈孔教論〉之「孔教」觀探究〉(2014)、〈敘經與解經——曹敬〈止子路宿賦〉研究〉(2016)、〈隱藏的參與者——《臺灣府志》纂修與沈光文貢獻研究〉(2018)、〈企慕屈騷——洪棄生〈遊子賦〉之神遊與壯遊探究〉(2018)、〈晚清《少嵒賦草》版本、流傳與在臺運用〉(2019)、〈從清初臺灣方志考察科舉政策研究〉(2020)等十餘篇論文。通識文創教學:取得中華民國專利局二件設計專利、七件新型專利。
 


目錄

林序 1
廖序 1
緒論 1

第一節 釋名與釋義 5
一 府城象徵 5
二 地域界定 6
三 儒學釋名 8
四 文化釋義 10
五 主要文獻 10
第二節 各章主旨 12
一 上編.科舉時代 12
二 下編.後科舉時代 14

上編 科舉時代

第一章 城市之建置:商賈殖民與儒漢社會 19
第一節 荷治時期:城鎮建置與異國文化 23
一 城鎮的建置 24
二 異國文化的蘊含 32
第二節 明鄭時期:廟學合一制 43
一 儒學即顯學 44
二 文廟建置與試行科舉 48
小結 55

第二章 科舉制度之設立:政策背景與施行 57
第一節 荷治時期:異國的商賈文化 59
一 四季如春、優異環境 62
二 商旅輻輳、資贍內地 64
第二節 明鄭時期:區域性的儒漢社會 70
一 文廟與師儒 71
二 儒生與貞女 81
第三節 清領時期:科舉政策的制定與因應 86
一 建構儒漢社會與擘劃制度 88
二 因應科舉考試的矛盾政策 96
小結 106

第三章 科舉教育之樂土:世風與女德 109
第一節 理想社會與樂土神話 112
一 《山海經》的運用 113
二 樂土神話的再現 115
第二節 自由的婦女樂土 122
一 婦女樂土的背景 123
二 婦女樂土的形成 128
第三節 科舉教育的樂土 135
一 海濱鄒魯的提出 136
二 樂土的轉換 141
小結 152

第四章 現代化之挑戰:府城、儒者與經典質疑 155
第一節 城市空間 158
第二節 傲慢儒者 171
第三節 質疑經典 181
一 儒教的內涵:日用倫常 182
二 儒教與其他宗教 184
三 經典的質疑與詮釋 187
小結 197

下編 後科舉時代

第五章 後科舉時代之變革:教育政策與群儒詩述 203
第一節 殖民地教育政策 206
一 尊重經書、利用科舉 206
二 視察臺南、召見儒士 210
三 書房教育、皇民化 215
第二節 以儒為名:自述詩與他述詩 221
一 儒者自述詩 221
二 儒者他述詩 235
小結 252

第六章 後科舉時代之因應:讀經、傳經與用經 255
第一節 塾師讀經與傳經 258
一 延續科舉教育 259
二 王則修設帳傳經 262
第二節 主編讀經與用經 275
一 跨代與跨界 276
二 謝汝銓讀經用經 286
小結 301

第七章 後科舉時代新場域:《三六九小報》之儒學探究 305
第一節 南社與《三六九小報》 307
一 南社之跨界活動 309
二 發刊辭:創刊緣起與《小報》釋名 313
三 祝賀辭:後科舉時代之新連結 319
第二節 《小報》主筆之儒學論述 323
一 發行人趙雅福:替孔子打筆戰 325
二 主編洪坤益:儒者定義與外域譯介 337
小結 349

第八章 後科舉時代新論述:《三六九小報》之《論語》詮釋 353
第一節 《論語》借鑒敘事 356
一 仿擬經典、評論世情 357
二 《論語》集句、脫聖入凡 373
三 左翼文人之共同敘事 380
第二節 《論語》新詮釋 394
一 鄉音與諧音 394
二 聖性與俗性 397
三 塾師新詮釋 404

小結 413

總結 417
一 科舉時代府城研究成果 417
二 後科舉時代臺南研究成果 422

附錄
一 後科舉時代.臺南群儒「自述、他述」列表 431
二 後科舉時代.臺南群儒「以詩論儒」列表 455
三 後科舉時代.臺南群儒「讀經賦詩」列表 471
總論 472
詩經 475
春秋 484
易經 491
書經 497
禮記 498
孝經 501
論語 502
孟子 505
中庸 505
四 後科舉時代.臺南群儒報刊職務表 507
五 《三六九小報》「科舉敘事」列表 513

經典詮釋、敘事 513
科舉士人、軼事 522
參考書目 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