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67,574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社科 > 国际关系/外交 > 國際關係怎麼看?
國際關係怎麼看?
上一张
國際關係怎麼看?
下一张
prev next

國際關係怎麼看?

作者: 張家熏
出版社: 幸福綠光
出版日期: 2019-09-24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280.00
市场价格: RM42.60
本店售价: RM37.91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高橋一生飾演日本富士電視台於2018年製作的電視劇《我們是奇蹟產生的》(僕らは奇跡でできている),劇中談到有關龜兔賽跑的謎團,為什麼兔子睡著了,烏龜沒有喚醒他呢?這謎團沒有人知道,也許在烏龜的世界裡,根本沒有「競爭」這回事;又或許兔子自顧自地想證明自己很厲害,也很想要被許多人讚美,渴望被世界認可,但是卻不可能討好所有人。於是,兔子漸漸地討厭自己,對於真正想要追求的事物感到混淆,漸漸地無法與自己和平相處。在台灣的就職市場很明顯地觀察到理工科大學以上的畢業生之就職待遇比文科的還要優渥,這種發展導致部分家長或學生擔憂就讀人文社會科學後出社會處於低薪狀態,抑或乾脆投入國家考試,選擇依賴政府這條路,這或許是台灣的經濟結構面所產出的其中後果。然而,若我們從更深層面來挖掘,讀書、獲得學歷的目標其實不是賺大錢,也不是換取物質享受,大學生們往往在小考、期中考、作業、報告的過程中,養成太在意分數的習慣,卻忽略了享受做學問的過程與價值,因為大家已受競爭社會荼毒之深。

 

  現實主義理論所強調的相對利益(relative interest)的概念就像是零和賽局,甲方獲益(+1)卻是乙方的損益 (-1),在零和賽局中抱持著相對利益之立場,雙方是競爭且難有合作空間;小時候考完期中考後,老師在發考卷時,學生們往往除了看了自己的分數後,更想偷偷瞄一下別人的分數,如果發現周遭同學的分數都比自己高,相對地心情大好;若周遭同學分數比自己高,心情相對失落。因為多數學生從小被教育著在競爭的世界裡求生存,無論課堂學習、課後補習、才藝班、英文班,比比皆是。曾經在我開設的課程於學期終了時,有學生反映意見表示老師針對學期初加退選期間的第一次課程,給予出席率加分的作法表示非常不能接受,因為他沒有出席沒獲得加分。這也說明當我們利用理論教學將學生的價值觀導向非零和賽局、非相對利益,期許他們未來更和平、更願意融入團體與人群合作,仍有少數學子依然重視分數方面的競爭。

 

  對於國家間的互動,競爭往往比合作更容易發生。例如:討厭一個人比較容易,還是去愛一個人比較容易呢?普遍而言,討厭一個人是比較容易的,當你決定討厭了、恨了,你無須等候對方回應或等候對方的同意。然而,當你選擇去愛一個人時,若遲遲等不到對方回應,就形成單戀的局面了,這裡的邏輯所談論的愛,是指人們之間的戀愛關係而非慈善的大愛,因為真正的大愛是不求回報的。

 

  華茲(Kenneth Waltz)以結構的概念論述新現實主義,在國際社會因為國家力量懸殊,則有大國與小國之區別。小國可能以同盟方式對抗敵國,或以扈從( bandwagoning )方式追隨大國以對抗敵國;大國也可能結合次要敵人(與比他次強的國家同盟),一起抗衡另一個大國,我們也可說這是權力平衡(Balance of power)的概念。國家在尋求同盟過程中,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80/20法則》是一本非常經典的書籍,除了以此法則說明創造效率之外,亦建議在拓展人際方面的經營,可將人際圈廣分為盟友、長輩、朋友三類,這裡值得我們學習的是,人際圈並無敵人這個分類選項。

 

  在國際社會中若有一個國家正在崛起或嘗試改變現狀,最容易引發「修昔底德陷阱」以及「安全困境」。在公元前五世紀修昔底德著《伯羅奔尼撒戰爭史(History of Peloponnesian War》記述著希臘城邦雅典與斯巴達起初選擇合作,聯合打敗當時的波斯帝國。這場戰爭結束後竟然引發了近30年的希臘城邦之間的戰爭,史上稱之「伯羅奔尼撒戰爭」。描述希臘世界是由大小不等的城邦國家所組成的國際體系,也就是說雅典的崛起引發斯巴達與其他小城邦的恐懼,斯巴達於是增強軍事力量並與小城邦同盟,搶在新興強權崛起前先將之滅絕,最終戰爭一發不可收拾,我們稱之為「修昔底德陷阱」。

 

  我們回顧歷史,日本在19世紀末崛起,與中國發生甲午戰爭,與俄國發生日俄戰爭;20世紀德國分別兩次崛起,日本崛起,當時避免不了世界大戰。伯羅奔尼撒戰爭結束後,雖然斯巴達戰勝雅典,兩方的元氣卻已大傷。1950年代美國和蘇聯之間的冷戰亦為如此,兩國不斷進行軍備競賽,鋼鐵比麵包重要,美蘇彼此間都感到非常強烈的不安全感,當一國發展軍備力量,另一國也會跟著擴張軍備以達到抗衡的境界,這樣的心理過程,稱之為「安全困境」。

本書特色
 

  將旅遊經驗、電影、哲學、國家性格、地緣政治以及國際政治結合分析,以淺顯易懂的文筆將讀者導入國際關係高階政治的領域,讓讀者將國家互動層次帶動到個人層次,進而體會國際政治與國內政治息息相關,並且反思個人之影響力。在後資訊腦業社會,網路資訊流氾濫的時代,民眾倘若走出臉書同溫層,正確的判斷接收的資訊,創造自己的價值,這也是包含一種重複反思到內化,然後再產出(output)的過程。讀者亦可藉由本書激發多元、開放的國際觀,超越藍綠、超越兩岸、超越統獨來看待這世界,或許當人們願意遠離舒適圈以及拓展國際觀之際,即有契機進而思辨當最低的水果摘完之後,下一步該怎麼做了呢。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張家熏
 

  現職

  • 中興大學國際政治所日韓總合研究中心研究員

 

  服務經歷

  • 國立中興大學國際政治所當代中國研究中心研究員

  • 國立高雄應用科大通識中心講師 (2008年~2011年)

 

  學歷

  • 國立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法學博士

  • 國立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法學碩士

  • 國立中興大學社會學系學士

 
 


目錄

作者序
第一章   關於國家間的衝突與競爭
第二章   民粹是民主之敵?
第三章   國際政治與國內政治息息相關
第四章   伊斯蘭文化圈之世俗化挑戰
第五章   全球化世界中沒有人是局外人
第六章   洗錢天堂之美麗糖衣
第七章   經濟全球化之反思
第八章   歐盟整合後之隱憂
第九章   美國能再次偉大?
第十章   中國能和平崛起?
第十一章 中華民國的過去與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