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6,036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设计 > 建筑 > 日式街屋建築:臺北篇
日式街屋建築:臺北篇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日式街屋建築:臺北篇

作者: 黃郁軒
出版社: 晨星
ISBN: 9786263207592
出版日期: 2024-06-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490.00
市场价格: RM74.54
本店售价: RM66.34
促销价: RM62.61
剩余时间: 请稍等, 正在载入中...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日治時期是臺灣邁入現代化的重要關鍵
 
  日人對於新的殖民地臺灣猶如面對新世界,而舊政權遺留的臺北城,則是一個充滿挑戰也是改造最好發揮的場域。西洋式的都市計畫如車站、公園及博物館等公共建築象徵;另如公共衛生的基礎建設、整齊的道路規劃等,總督府順理成章的利用市區改正的觀念,將傳統城牆城市轉型成為具有現代化街道與模範街屋的首善之都,並且成為往後各大城市街屋改築的模範,也因此具有臺灣現代化歷程中非常重要的歷史地位。
 
本書特色
 
  本書除了整理臺北現代化街道府後街(館前路)竣工照片、地籍資料以及日治時期資料等珍貴歷史文獻外,並運用電腦3D數位技術,重現改築後的首條現代化街道,及包括亭仔腳建築在內的建築,是極具參考價值的臺灣建築研究基礎。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黃郁軒
 
  1983年誕生於臺中市的建築家庭,童年時期被父親的大面積建築開發所驚嚇。過動的人格也體會了臺灣填鴨式教育之苦,慶幸自己從高職開始接觸建築,變身右手出圖機,經歷了失敗的技藝競賽,差點跑去考飛官。到了逢甲建築,找到自己存在於世界的價值之後,自身的老靈魂大爆發,轉而投入北藝大的歷史建築研究領域,只想用溫柔的方法,而不是暴力的開發,以臺灣這塊土地與建築歷史做出貢獻為夢想。
 
  從學校畢業,開始了不順遂的當兵與工作,在桃園大溪開了一間老屋咖啡店,但還是一條雞婆又白目窮困的建築魯蛇。目前從事運用bim修復古蹟的工作,同時在大學之中出一張嘴努力內聖外王。以最真實的態度面對世界,面對任何人,即便遍體鱗傷,還是堅持去影響身邊的每一個人。現任雄本老屋規劃有限公司副理。 2024年出版《日式街屋建築:臺北篇》(晨星)。


目錄

推薦序◆臺灣城市現代化解讀之書 黃俊銘
推薦序◆市區改築的百年記憶 黃士娟
推薦序◆建築史學突破性研究之作 張崑振
自序◆追尋亭仔腳的開端
圖解近代臺北:鳥瞰臺北城的世紀轉變

【導言:漫談臺灣現代化起源】
改築聚焦臺北
‧臺灣從清領進入日治時期
‧亭仔腳法制化
走入現代化建築街屋
‧從歷史現場
‧從著述成果
‧從文獻路徑
日治時期之公文檔案
日治時期之報紙
日治時期之書籍
地圖與地籍圖資料
網路資源
‧從實地現場調查
考察前的歸納與分析
‧事件發生範圍
‧時間範圍
‧慣用語定義

【第一章 改朝換代的土地轉變】
日治初期臺北城內土地狀況
‧日治初期臺北城內環境
‧土地調查與登記制度的確立
‧城內土地徵收
土地所有權移轉的爭議
‧清代臺北城的開發
‧土地爭議訴訟案件
‧訴訟期間官方的建設
府後街土地開發後的轉變
‧總督府官舍進駐
‧臺北廳土地的釋放與開發
朝向南國都市發展

【第二章 現代化街屋的形成過程】
日治初期的市區改正
‧臺北城內市區改正
‧計畫道路上之污屋(清代土埆造街屋)拆除
‧市區改正前後的市街地等級變化
‧亭仔腳的開端與規定
‧亭仔腳街屋的取締與管理
颱風的影響
‧1911年風水害對市區改築的影響
‧災情嚴重的原由
‧風水害過後災民安置與民間義捐
‧風水害過後官方的御救恤金
‧風水害過後的清潔
模範街屋形成
‧臺北市區改築事業之推手:澤井市造
‧風水害之後的改築事業
‧街屋改築規劃設計者 「臺灣土地建物株式會社」
‧改築過後的轉變——家屋建築組合(改築之互助會)
‧街屋改築前的道路拓寬
‧街屋改築計畫執行與安置
‧街屋改築的經費
‧街屋改築事業的完成
臺北城內街屋改築的影響
‧臺灣其他地區的影響
‧府後街行道樹的種植
‧日治時期街屋的獎勵
‧改築過後日式街屋的使用
‧改築過後臺灣街屋的使用
‧昭和年間臺灣建築會誌內回憶錄
改造環境的決心與落實

【第三章 現代化的府後街】
臺北門戶意象都市空間——府後街的都市軸線
‧府後街的轉變
‧門戶意象中心——臺北停車場及其廣場
‧北三線道路
‧鐵道旅館與府後街
‧總督府博物館與新公園
‧臺北——現代化都市空間
重塑改築之後的府後街
‧府後街改築歷史影像資料
‧府後街的重塑
臺北城內都市空間
‧都市紋理的轉變
‧會所地的出現
‧受關東町屋格局影響的臺北城內
府後街的商業
‧商業種類的變遷
‧改築後府後街通的店家與商號
‧霓虹燈廣告招牌的設置
府後街改築後的影響
‧城內其他的街屋改築——京町
‧日治時期獨立劃分的亭仔腳土地
‧現今亭仔腳規定不完全的法規
亭仔腳存在的重要性

【第四章 改築新風貌】
蛻變中的臺北城
‧臺北城內土地所有權的移轉
‧府後街風水害嚴重的主要因素
‧府後街改築過程
‧都市軸線空間與重塑首次改築完成的府後街
‧商業的轉變
‧日治時期與現今亭仔腳的管理比較
亭仔腳街屋的後續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