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5,922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宗教命理 > 基督教 > 天道至簡:羅馬書易用研經手冊
天道至簡:羅馬書易用研經手冊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天道至簡:羅馬書易用研經手冊

作者: 楊信成
出版社: 真哪噠
ISBN: 9786269832033
出版日期: 2024-05-30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400.00
市场价格: RM60.85
本店售价: RM54.15
促销价: RM51.11
剩余时间: 请稍等, 正在载入中...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誠懇推薦
 
  周學信教授(台灣中華福音神學院教務長、聖光神學院院長)
  周曉暉牧師(基督教宣道會北角堂主任牧師)
 
  藉著這本繽紛生動、簡明易懂的查經手冊,我們當可深入淺出地考究基督信仰中、備受尊崇的聖經寶藏之《羅馬書》。
  當您打算要透過有關查經手冊、了解《羅馬書》的核心內容時,請為眼前的智力/靈性之旅做好心理準備。就消極被動的信徒而言,這書讀起來仍未過於輕鬆,蓋因它要求讀者能費心以專注研讀,並準備為具一定複雜性的神學課題展開推理思考。只不過,對於那些甘願認真尋覓真理的人來説,理解之路卻必豁然開朗,而有關的心路旅程,也定會重塑提昇我們的生活模式。這一本引人入勝的研經輔佐工具,正是現今世代眾基督徒所亟需的。大家倘能立即把它打開、以及開始專注閱讀,必將發現它既美麗有趣、言之有物、鼓舞人心、易於研習、兼且實用無比!過往你對《羅馬書》的既有理解,大有機會能夠得到更新優化!——周學信教授,台灣中華福音神學院教務長,聖光神學院院長
 
  讀此羅馬書易用研經手冊,確如作者為此書定下的目標:易懂易讀。
  這讓我回想起初讀神學之時,有學院老師對不同羅馬書解經書本作評介時,曾提及一位著名德國學者的羅馬書註釋。該書於神學界內得到很高的評價,被推崇為上世紀的頂尖神學作品。老師打趣地向同學們作出用家意見:該頂尖釋經書在內容方面,比羅馬書本身還深奧,怎能用得了。
  反觀,手上此本羅馬書研經手冊,作者是用心析讀與分解:在經文需要循背景挑明的地方,手冊內會簡要敘述;在需要通過邏輯思維之處,作者代入讀者作反問並作論證;而且每個篇章設有討論問題和解答,方便帶領查經者。加上書中用了大量分題、問句和插圖,於習慣瀏覽手機的現代信徒而言,很容易便理解消化作者點出的要義與關注。神的話語豐富,神的話語是人皆能領受的真道。此手冊將這兩方面都展現出來,甚好!——周曉暉,基督教宣道會北角堂主任牧師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楊信成
 
  美國夏威夷大學生物系學士(1975)
  威斯康辛大學環境工程系碩士(1977)
  威斯康辛州環境工程註冊工程師
  曾任職香港環境保護署
  香港宣道會北角堂會友
 
  著作:
  進化「信仰」知多少?:揭開進化論偽裝科學真理的外紗(2009)Apprehending the Dogma of Evolution?
  考考古.推推理系列(2015):
  楔文破譯.古城重現
  四百年為奴.四十年飄泊
  迦南名城.邪教陋俗
 
  譯作:
  高山靈火:非洲埃塞俄比亞開荒宣教紀實(Fire on the Mountains by Dr. Raymond Davis,1998)
  神子民的事奉(Ministry of the People of God,蕭壽華牧師,英文神學論文)
  墓石懸謎:復活的千古反思(2003初版/2006二版/2014三版)(Who Moved the Stone by Frank Morison)
  神秘文明啟示錄:上古人=原始人?(The Puzzle of Ancient Man by Dr. Donald E. Chittick,2012)


目錄

推薦文
作者的話
序篇:《羅馬書》背景和大意
第一篇:救恩的對象—─ 包括教會內外一切
第二篇:世人樂領救恩的大前提—─ 領會人、神大不同
第三篇:救贖計劃的重中之重—— 罪、律法互為因果
第四篇:因信稱義—— 凌駕行為之上的白白恩典
第五篇:徹底解決罪性的不二途徑—— 置之死地而後生
第六篇:體貼肉體vs. 體貼聖靈—— 在救恩中永不失腳的秘訣
第七篇:信仰的大前提—— 一位說一不二的最高主宰
第八篇:信仰的實踐I —— 同建主內軀體、順服在上掌權
第九篇:信仰的實踐II —— 在盼望中、彼此歡喜建立進深
插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