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67,061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社科 > 報導/紀實文學 > 直擊緬甸內戰現場:一部穿越印度、緬北到中國的2275公里採訪實錄
直擊緬甸內戰現場:一部穿越印度、緬北到中國的2275公里採訪實錄
上一张
直擊緬甸內戰現場:一部穿越印度、緬北到中國的2275公里採訪實錄
下一张
prev next

直擊緬甸內戰現場:一部穿越印度、緬北到中國的2275公里採訪實錄

作者: 柏提爾.林納
出版社: 馬可孛羅
出版日期: 2019-08-03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580.00
市场价格: RM88.23
本店售价: RM78.52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一部了解緬甸內戰實況的政治經典報導
《中國的印度戰爭》柏提爾.林納,記者生涯代表作


一塊被世人遺忘40年的翡翠大地、一趟穿越密林與深谷2275公里的長征之旅
30萬文字與近100張照片,記錄緬甸人民歷經內戰的磨難


戰地記者林納攜家帶子深入緬北,鎮日上演跟政府軍貓抓老鼠的遊戲
竄改簽證、變裝易容、偽造文書樣樣都來!
只為忠實呈現內戰下,各少數民族軍區與緬甸共產黨的第一手實況


一九八五至一九八七年間,柏提爾與森倫.林納夫妻,帶著途中出生的女兒,花了一年半的時間,穿越緬甸北部與東部。透過本書,他們以少有的深刻洞見,描述緬北少數民族對抗緬甸軍政府統治的掙扎,更記錄了緬甸共產黨的衰亡。

這段驚人艱辛的兩千兩百七十五公里路程,他們一家三口多數時間以雙腳跋涉,少數時間則用吉普車、自行車及大象代步,在游擊隊與政府軍駁火中迂迴前進。在這片各方少數族裔軍頭派系林立、政府軍勢力無力干預的絕遠異域,林納一家是許多當地人四十年來第一次見到的外人。在此之前,緬甸已經打了超過四十年的內戰。

時過境遷,距離柏提爾當年走訪緬北已過了三十個年頭,緬甸此刻也乍看走向民主化進程,內戰看似也停歇了。此刻閱讀《直擊緬甸內戰現場》一書,邊境區域曾是緬甸反抗者的革命重鎮,今日看似已經成為民主戲台的邊緣。然而羅興亞人以及十幾萬流亡泰國的克倫人,仍然用生命與鮮血提醒著世人,也挑戰著仰光當權者的緬族中心主義。這趟三十年前穿越亞洲最危險內戰區域的旅程,柏提爾幾乎失去一條腿,在印度與克欽都曾陷入交戰雙方火線中,然而他一家人活了下來,留下許多珍貴的文字、照片與今日依舊難得一見的少數民族區域地圖。這些少數民族在地緣政治勢力、毒梟、外國介入中,試圖保護自己文化與生活方式的努力,今天仍然給予我們許多對於緬甸真實情況的洞見。

【國際書評】
《直擊緬甸內戰現場》仍舊是我讀過最好的報導之一,不僅記錄了夫妻兩人長達十八個月,兩千兩百七十五公里的探險旅程,更對緬甸軍事統治下的那迦族、撣族、克欽族已遭世人遺忘的民族掙扎,留下深刻洞見。──約翰.麥克白(John McBeth),《記者:亞洲報導四十年》

《直擊緬甸內戰現場》是關於緬甸山區人民反抗仰光統治的四十年抗爭,以及這對大膽夫妻置身其中的時光……從獨特的作者視角,訴說他的旅行、研究及以記者身分所完成的工作。──德瑞克.戴維斯(Derek Davies),《遠東經濟評論》
《直擊緬甸內戰現場》既是精采的旅行紀錄,也戲劇性見證了當時對抗緬甸政府的不同武裝反抗團體。他是多年來第一位進入反抗團體掌握的蠻荒緬北地區的西方人,並為夾在政府、反抗軍與地方毒梟間的山區人民日常生活,留下難得洞見。──安德魯.塞爾斯(Andrew Selth),《亞洲研究評論》

……終極的山岳之行,兩年時間穿越叢林與山地,從一個游擊隊到另一個游擊隊。《直擊緬甸內戰現場》橫跨旅行記述與武裝反抗團體的歷史之間。──安德魯.邁坦(Andrew Metten),《偉大探險》

若說本書是這個主題的最佳作品,實在稱不上是推薦,因為這是唯一的一本。即便在任何對手作品問世後,我們能預見本書仍將是一場艱困旅程的動人紀錄,也是平衡政治報導的第一流作品。──查爾斯.布朗(Charles Brown),《北方月刊》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柏提爾.林納Bertil Lintner
瑞典記者、作家與緬甸問題專家,專研亞洲局勢近四十年。曾任《遠東經濟評論》緬甸特派員,目前為《瑞典日報》及丹麥《Politiken雜誌》亞洲特派員,報導與分析作品常見於《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及《亞洲時報》網路版。林納在二○○四年關於北韓的傑出報導,讓他獲得亞洲出版人協會獎。此外林納在緬甸、印度東北、寮國及中國雲南區域耕耘近四十年,以深入蹲點報導,爬梳區域安全、政治叛亂、族群衝突與組織犯罪之間盤根錯節的脈絡。

完成本書跋涉穿越緬北的十八個月行程之前,柏提爾就曾花費數月時間,多次採訪緬甸武裝反抗團體。一九八一年的採訪中,他認識了當時為撣邦軍密碼員的森倫士官長。他們在一九八三年結婚,目前住在泰國清邁。


相關著作:《中國的印度戰爭:世界屋脊上的衝突,亞洲兩大區域強權的角力》

譯者簡介

林玉菁
紐約市立大學政治學博士班,劍橋大學印度研究碩士,政大新聞系。曾任職IFRC國際紅十字與紅星月會聯合會美洲辦公室,雲門基金會,北藝大傳統藝術研究中心及國內外NGO組織。現為專職口譯、筆譯。譯有《中國的印度戰爭》、《業的盡頭》、《榮耀之城伊斯坦堡》、《達文西傳》、《印度:南亞文化的霸權》等書。

攝影者簡介

森倫.林納Hseng Noung Lintner
一九六一年生於緬甸撣邦昔卜(Hsipaw)的撣族人,於昔卜及仰光受教育,年僅十六歲就加入撣族地下反抗軍。婚前參與並領導游擊隊長達八年時間;婚後移居清邁,放下槍桿,改執相機。森倫拍的照片刊登在亞、歐、北美許多雜誌上,電視作品也在英、德、丹麥、瑞典、澳洲與新加坡播放。柏提爾與森倫初見面時,不知道她會說英文,因此一直透過翻譯溝通。後續前往撣邦南部基地時,半夜被附近自動步槍駁火聲驚醒。當時還不習慣機槍聲的柏提爾半睡半醒間,慌亂衝出小竹屋,自言自語:「搞什麼鬼?」黑暗中傳來了甜甜女聲:「我想那是M-16步槍。」


目錄

地圖列表
縮寫說明
第三版序
第一章 那迦人
第二章 加爾各答
第三章 前進科西馬
第四章 藏匿
第五章 隆瓦-格桑羌蘭
第六章 前往欽敦江
第七章 胡康河谷
第八章 三角地帶
第九章 芭蕉
第十章 水井灣
第十一章 果敢與阿佤山區
第十二章 邦桑
第十三章 越過景棟山
第十四章 前往西雙版納與香港
後話
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