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83,363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小说 > 翻译文学 > 第五號屠宰場
第五號屠宰場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第五號屠宰場

作者: 馮內果
出版社: 麥田
出版日期: 2007-04-16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260.00
市场价格: RM39.55
本店售价: RM35.2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絕版多年,馮內果小說再度重返台灣書市
最新作品《沒有國家的人》2007同步上市

全世界最偉大的反戰書之ㄧ
詼諧……,卻不容笑的餘地∕悲傷,卻流不出淚來

《第五號屠宰場》因為一場戰爭而起,卻影響了另一場戰爭。
馮內果藉此撼動了七○年代、越戰時期的美國年輕人,點燃了新世代的觀念之火!

  1945年,德勒斯登遭到大轟炸時,馮內果本人正巧身在德國。他和其他戰俘一起,在「第五號屠宰場」地下貯存獸肉的地窖裡捱過了一夜,逃避了頭頂上的一場狂轟濫炸。二次大戰的親身經驗,衍生出了這部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反戰書之一。

  馮內果運用科幻小說的技巧,讓主人翁畢勒在德勒斯登一場因空襲而起的大火中九死一生後,展開了一場自由穿梭時空的冒險之旅。這次的經歷讓他認識了四度空間,也學會了如何看待死亡。在《第五號屠宰場》裡,無論戰場上或時空旅行中,馮內果描述許多面臨生死邊緣或受苦受難的人所採取的方式皆是冷靜超然——把自己掩埋在池底下、地底下或是宇宙底層,人類可以無視時間與空間的存在,任憑自己的心靈自由飄蕩,八方馳騁。

作者簡介

馮內果(Kurt Vonnegut, 1922-)

  美國尚健在的為數不多的現代文學大師之一,黑色幽默派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有《第五號屠宰場》、《貓的搖籃》、《冠軍早餐》、《囚鳥》、《時震》等。曾在康乃爾大學就讀,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服役於美國航空部隊,戰後在芝加哥大學攻讀人類學,四○年代後期成為記者和作家。他著有十四本極受好評的小說和無數的短文和評論。1963年《貓的搖籃》出版時他被封為「真正的藝術家」,1968年《第五號屠宰場》一書的出版,更奠定了他在美國及世界文壇的地位。他慣有的黑色幽默、諷刺的筆調和豐富的想像力自1959年起就擄掠了全美國的注意,他確如英國作家格雷安.葛林(Graham Greene)公開推崇所言:馮內果是當代美國最好的作家之一。

譯者簡介

洛夫

  本姓莫,著名詩人。1954年與張默、亞弦共同創辦《創世紀》詩刊,歷任總編輯數十年,對台灣現代詩的發展影響深遠。洛夫早年為一超現實主義詩人,表現手法近乎魔幻,曾被詩壇譽為「詩魔」。近年沉潛於書法之探索,不僅長於魏碑漢隸,尤精於行草。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