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67,441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社科 > 歷史 > 帝國的思考:日本帝國對台灣原住民的知識支配
帝國的思考:日本帝國對台灣原住民的知識支配
上一张
帝國的思考:日本帝國對台灣原住民的知識支配
下一张
prev next

帝國的思考:日本帝國對台灣原住民的知識支配

作者: 松田京子
出版社: 衛城出版
出版日期: 2019-07-10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450.00
市场价格: RM68.45
本店售价: RM60.92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這個時代,原住民居然是不被當「人」看待的
在這種偏見背後,是由怎樣的「思考」所支持著?

  殖民的暴力,除了肉眼可見的直接暴力,還有隱微難見的間接暴力。
  所謂支配,不只是制度的支配,更包含文化與知識的支配。
  本書從日治時期的原住民治理,窺探帝國主義「力量」與「學知」如何交織。

  「當今臺灣同時蒐集數千年來活歷史於一島地內,其統治之複雜,超乎想像。」——臺灣總督府民政長官 後藤新平,一九○一

  自從一八九五年馬關條約簽訂,臺灣正式成為日本「帝國」第一塊海外殖民地。然而,一如後藤新平所言,治理這塊殖民地既複雜也並不容易,究其原因,正是因為「數千年來活歷史於一島地內」。對於當時的統治者日本人來說,臺灣既有著漢民族系的住民,還有著另外一群在文化上截然不同的臺灣原住民。對於前者,在治理初期尚可以藉由「同文同種」之類的論述作為切入點,然而對於後者,來自帝國的殖民者勢必得要採取一套全然不同的統治策略。

  總督府對原住民的統治方針,歷經最初消極的「撫綏」主義,轉為以「取締」為中心的積極介入政策,再到投入大量兵力的「討伐」作戰「五年理蕃計畫」,以武力強迫原住民服從;而在一九三○年的霧社事件之後,原住民政策再度轉變,當時的日本在台知識份子也對原住民的文化有了不同的看法及論述。本書徹底檢討了領臺的一八九五年,乃至總力戰體制成形的一九三七年,這總共四十餘年間的原住民治理,並分別從政策面、法律面、學術面、文化面等,細緻考察不同領域間論述的互動,從中挖掘出深層的「帝國的思考」。

  所謂治理,從來都不是只有政策與制度,而且就連看似平穩的表面,底下依舊潛藏著帝國的暴力。過往對於臺灣殖民統治的研究,絕大多數都把焦點放在漢人族群身上,然而,往往必須要在最邊緣的族群身上,才能看見統治者最深刻的矛盾。也正因為本書把焦點放在原住民這個絕對少數的弱勢族群身上,故能在武力之外,從殖民帝國主義的再現策略中,在法律、學術、藝術文化這些層面的深處,看見共通的「帝國的思考」是如何彼此交織、合謀,最終完成殖民地支配。

本書特色:

  ◎重要研究成果

  松田京子教授繼《帝国の視線》之後,累積十年之研究成果,替相關研究立下新的基石。松田教授在前書關注1903年的大阪內國勸業博覽會,本書延續前書路線,持續探討殖民帝國主義之文化支配,但視野則更加開闊,時間歷程拉長,考察面相也更為廣泛,故能匯聚既有相關研究之精華而更進一步。

  ◎填補知識空缺
  本書關注臺灣原住民在一八九五年至一九三七年間的情況,而相關的主題,先前也已經有兩部重要著作翻譯出版,分別是近藤正己《總力戰與臺灣:日本殖民地的崩潰》與松岡格《「蕃地」統治與「山地」行政:臺灣原住民族社會的地方化》。這兩本書,一本討論戰時下(一九三七年至一九四五年)臺灣的殖民地統治,另一本討論三○年代至九○年代間臺灣原住民政策的轉換與繼承。而《帝國的思考》關注的年代正好補上前兩部著作之外的空白,替相關研究描繪出更全面的面貌。

  ◎史料徵引廣泛
  由於原住民卻乏文字書寫系統,史料也相對缺乏,連帶也增加了相關研究的難度。為克服此點,本書廣泛徵引當時各種不同角度的文獻資料,以對照、批判的精讀手法,鋪陳出日治臺灣原住民統治政策史以及其背後的「思考」。

  ◎反思當代世界
  本書雖然是歷史研究、關注上個世紀初的「帝國」日本型態,然而在當代世界,這種類似「帝國的思考」仍並未消失。以科學之名、以理性之名,看似中立客觀,背後卻可能隱藏著高低階序與種種歧視。本書考察史料,透過種種矛盾來深入分析帝國意識形態,在我們面對今日世界的種族議題、邊緣族群議題、弱勢者議題時,亦能有所啟發,成為反思借鏡。

各界推薦:

  瓦歷斯.諾幹(作家)
  呂紹理(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教授)
  孫大川(監察院副院長、臺灣大學臺文所兼任副教授)
  陳計堯(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陳培豐(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
  陳偉智(臺灣史研究者)
  張隆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兼副所長)
  詹素娟(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松田京子


  現任南山大學人文學部教授,長期研究近代日本與東亞地區的文化交流史,此外,也關注臺灣日治時期的原住民相關政策制度、再現等,並由文化史的角度進行考察。著有《帝国の視線―博覧会と異文化表象―》(2003)。

譯者簡介

周俊宇


  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日本東京大學總合文化研究科地域文化研究專攻博士候選人,現任日本學術振興會特別研究員PD(早稻田大學),博士論文主題為近代日本有關臺灣漢人的民族性論述。著有《黨國與象徵:中華民國國定節日的歷史》及學術論文十餘篇。另譯有《日本政治史》(合譯)、《「蕃地」統治與「山地」行政:臺灣原住民族社會的地方化》、《近代日本思想史》、《戰後臺灣政治史:中華民國臺灣化的歷程》(合譯)、《國旗、國歌、國慶:近代中國的國族主義與國家象徵》等書。
 


目錄

出版緣起

序章

第一章    戰爭報導中的臺灣──領臺戰爭與臺灣原住民

第二章    作為臺灣原住民教化政策的「內地」觀光──以第一次「內地」觀光(一八九七年)為中心

第三章    殖民主義和歷史再現─—關於伊能嘉矩的調查實踐與「臺灣史」敘述

第四章    「帝國臣民」的外緣與「帝國」學知──領臺前期臺灣原住民法學相關言論的各個階段

第五章    由臺灣原住民的法律地位看原住民政策的展開

第六章    「五年計畫理蕃事業」的暴力──作為「界線」的隘勇線

第七章    人類的「展示」與殖民地再現──以一九一二年拓殖博覽會為中心

第八章    一九三○年代圍繞臺灣原住民的統紿實踐與再現策略──「原始藝術」言論的展開

第九章    臺灣國立公園與臺灣原住民──殖民地觀光的展開與原住民再現

第十章    「原始藝術」言論與臺灣原住民──「起始」的敘述與殖民主義

終章

初出一覽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