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3,946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设计 > 建筑 > 幸福綠住宅:滿足住得健康、又住得好看的全球永續建築
幸福綠住宅:滿足住得健康、又住得好看的全球永續建築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幸福綠住宅:滿足住得健康、又住得好看的全球永續建築

作者: Alanna Stang and Christopher Hawthorne
出版社: 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 2010-12-09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440.00
市场价格: RM66.93
本店售价: RM59.57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滿足住得健康、又住得好看的全球永續住宅
每位建築師都想完成的設計夢想;每位居家人都想擁有的幸福空間
美國國家建築博物館策劃嚴選
21世紀全球29個最具綠色意識的環境友善住宅

.建築大師史帝芬.霍爾原來也愛綠建築!他為自己的渡假住宅增建時,加入了從太陽能板到一套原創設計的自然通風換氣系統!
.瑞士建築師專利的超高效率Power Glass半透明複合玻璃材料,可以高效率吸收太陽能量,還能讓部分陽光進入室內協助照明!
.輻射暖房、熱能堆、被動式日光收集、低輻射三層式隔熱玻璃等節能技術,同時出現在像是科幻電影場景般的太陽管住宅上!
.一道U型的彎曲厚牆不僅是視覺焦點,更有如煙囪作用般達成能源驚人效率——夏天為室內導入冷空氣,冬天反射日光讓空間更溫暖!
.善用都市密度優點的集合住宅,是比郊區擴張更省能環保的綠色都市主張!
.廢棄木材再利用的LenoTec大型層板,一樣能承重與隔熱!
.為達成「與自然共生的簡單生活」而設計製造的移動式預製房屋系統,工程廢料少、可選擇太陽能或風力發電的不同版本,還能依據基地環境調整房屋座向!
.巴哈馬荒僻小島的上下顛倒傘狀屋頂,不但成就了獨特造型,更一口氣解決雨水回收系統、日曬遮蔭、及自然通風!
.70%面積遮陽、30%透光的多孔隙金屬遮陽屏幕窗戶,有效遮擋炙熱陽光之外,卻不會阻礙室內往外眺看的穿透視線!

◎不再只是太陽能板的21世紀幸福綠住宅!

上個世代對於永續綠住宅的普遍想像,總是不出斜屋頂上鋪滿了太陽能板、又或者是利用各種回收物七拼八湊地蓋成缺乏整體感的建築。許多這類大喇喇地表現出「友善地球」的建築,也因此極易成為建築純粹主義者嘲弄認為這簡直是粗鄙的手法打敗了高尚的審美觀。然而這些早期典型的綠住宅,還是有不可磨滅的貢獻:讓社會大眾意識到,人居環境是造成有限自然資源被極度地剝削耗用,最大的劊子手。

正如同大部分社會政治運動的發展模式,在最一開始充滿激進精神的時期,關鍵要點就是要將其主張赤裸裸地表現出來;繼而這些主張的哲學才會一點一滴地滲入主流領域之中,儘管常常只是外在型式的模仿。比如有些建築師會挪用環保主義的「外觀」,把建築物裝上了遮光罩,但卻不太去考慮建物座向和日照的關係等等。

透過本書,我們會認識到永續運動(sustainability movement)這愈來愈普遍的用詞,正邁向成熟階段。許多建築師、工程師、規劃師、開發商以及業主,都開始更有策略地思考建築物對環境的可能影響。這個風潮尤其在住宅建築方面較其它類型建築更為明顯。現在已不再是點到為止採用幾種綠色建材或做出綠建築的樣子便可心滿意足的年代了,人們愈發地將住宅構劃為一個調合完整的系統,同時整個設計階段都必須將建物之後的生命週期事先考慮入內。雖然環境考量理所當然影響著建築設計,但是設計成果也還是可以在美學上取得成就。永續設計因此取得了一個全新的兼具設計美學及環境意識的面向。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Alanna Stang and Christopher Hawthorne
策劃:美國國家建築博物館(National Building Museum)
1980年成立,是美國唯一專事於建築及住宅生活的國家級美術館,引領設計師及一般居者更重視自己生活的這塊土地。自2000年起,緣於永續、綠色及環保概念,對我們生活的這塊土地及其上的人們愈來愈重要,美國國家建築博物館開始策劃了一系列綠色展覽,並將其中重要成果撰述出版成書,

編著:艾蘭娜.史丹(Alanna Stang)
建築與設計雜誌撰稿人,包括美國建築師協會的《建築》(Architecture)雜誌、《印刷》(Print)雙月刊、《室內》(Interiors)雜誌等。曾任《I.D.》執行編輯,現在同時為《餅乾》(Cookie)雜誌擔任執行編輯。現居紐約。

編著:克里斯多夫.霍桑(Christopher Hawthorne)
耶魯大學畢業。《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常任建築評論專欄作家,亦曾為《紐約客》(The New Yorker)雜誌、《大都會》(Metropolis)雜誌、《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等撰述藝術、休閒、住宅居家等方面文章。現居加州帕薩迪那。

譯者簡介

鄭建科
譯者簡介:鄭建科

現為美國伊利諾理工大學建築博士候選人。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成功大學建築學士。研究領域以都市設計為主,包含永續都市設計、都市計劃與設計制度、都市空間與社會理論。現正以台北市與芝加哥市永續都市設計之比較分析為主題進行博士論文研究。


目錄

◎序言 Foreword
美國國家建築博物館 執行總監 查斯.W.林德(Chase W. Rynd)

◎前言 Introduction
上相的綠設計 Camera-Ready Green Design

◎都市City

寄生蟲計劃P.A.R.A.S.I.T.E. Project/荷蘭 鹿特丹
瑞德街156號156 Reade Street/美國 紐約州 紐約市
科羅拉多庭院Colorado Court/美國 加州 聖塔摩尼卡
維基新區Viikki/芬蘭 赫爾辛基
東聯合街1310號1310 East Union Street/美國 華盛頓州 西雅圖
海洋列車之屋Sea Train House/美國 加州 洛杉磯
陽光華廈The Solaire/美國 紐約州 紐約市

◎郊區Suburb

太陽管住宅Solar Tube/奧地利 維也納
夏洛特住宅Charlotte Residenc/e美國 北卡羅萊那州 夏洛特USA
薩里別墅Villa Sari/芬蘭 波里
小超立方體LITTLE TESSERACT/美國 紐約州 萊茵貝克鎮
磨坊谷麥稈屋Mill Valley Straw-Bale House/美國 加州 馬林郡
裸之屋Naked House/日本 琦玉縣 川越市

◎山區Mountainside

遮陽屋House with Shades/德國 巴登符騰堡州 耶本豪森鎮
日光屋三號SolarHausⅢ/瑞士 艾比那卡佩鎮
竹屋Bamboo Wall/中國 北京a
羅馬街128號R128/德國 斯圖加特y

◎水岸Waterside

霍華德家屋Howard House/加拿大 新斯科夏省 西平南鎮
史瓦特住宅Swart Residence/澳洲 墨爾本
華盛頓湖別墅Lake Washington House/美國 華盛頓州 莫瑟島
華拉溫巴接待會館Walla Womba Guest House/澳洲 塔斯馬尼亞
麥金利住宅Mckinley House/美國 加州 威尼斯

◎沙漠Desert

土桑山屋Tucson Mountain House/美國 亞利桑那州 土桑
吉勒斯挑高工作室住宅Giles Loft/Studio/美國 德州 聖安東尼奧
羅洛瑪五棟挑高公寓Loloma 5 Lofts/美國 亞利桑那州 史考特代爾

◎熱帶Tropics

木麻黃海灘住宅Casuarina Beach House/澳洲 新南威爾斯省 國王崖
泰勒別墅TAYLOR HOUSE/巴哈馬 蘇格蘭岩礁
卡門之家Casa de Carmen/墨西哥 南下加利福尼亞州

◎任意地點Anywhere

滑翔之屋Glide Ho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