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75,891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社科 > 傳記/自傳 > 魯迅精神史探源:個人·狂人·國民性
魯迅精神史探源:個人·狂人·國民性
上一张
魯迅精神史探源:個人·狂人·國民性
下一张
prev next

魯迅精神史探源:個人·狂人·國民性

作者: 李冬木
出版社: 秀威資訊
出版日期: 2019-05-06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450.00
市场价格: RM68.45
本店售价: RM60.92
促销价: RM60.24
剩余时间: 请稍等, 正在载入中...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周樹人何以成為「魯迅」?
  知識養成.概念轉化.文本實踐的多重互涉──


  魯迅原名周樹人,因1918年在《新青年》上以「魯迅」的筆名發表短篇小說《狂人日記》而蜚聲文壇,並在此後生涯所餘的十八年間一直居於中國文壇的核心,直至今日,「魯迅」仍被認為是中國現代文學最具代表性的作家。然而,周樹人何以成為「魯迅」?其精神史的來源和過程是怎樣的?就不僅僅是「魯迅」作為一個作家的個人成長史問題,而是關係到中國近現代思想和文學的根本問題。

  本書收論文八篇,從「個人主義」、「狂人」、「國民性」等詞語概念探討魯迅(1881-1936)精神史源,以實證研究的方式,具體考察在日本明治三十年代的思想文化背景下,留學生周樹人如何成長為後來創作《狂人日記》並成為五四新文學奠基人「魯迅」的精神歷程。具體廓清了「個人主義」、「尼采」、「施蒂納」、「無政府主義」和「狂人」的言說形態,以及這些言說對他的影響;更以《狂人日記》為代表文本,探討魯迅思想和文學觀的形成,其創作對於拓展中國文學精神疆域的深遠意義。書中力圖揭示在波瀾壯闊的二十世紀初,周樹人如何不為時代大潮所漂泛,「取今復古,別立新宗」,確立自我,完成個人主體塑造的精神歷程。

本書特色

  從留日時期的閱讀及個人主義、尼采、施蒂納、無政府主義等思想,探討魯迅「確立個人主體性」的精神歷程。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李冬木


  1959年生於長春市。東北師範大學本科,吉林大學碩士,大阪市立大學大學院中國文學研究科博士後期課程修滿學分。佛教大學文學部中國學科教授。主要研究課題為「明治日本與中國近代文學」。主要論文有〈明治時代「食人」言說與魯迅的《狂人日記》〉(《文學評論》,2012年1期)、〈「天演」から「進化」へ──魯迅の進化論の受容之その展開を中心に〉(《近代東アジアにおける翻訳概念の展開》,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2013年1月)〈明治時代的「狂人」言說與魯迅的《狂人日記》〉(《文學評論》,2018年5期)。主要翻譯有《魯迅與日本人──亞洲的近代與「個」的思想》(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魯迅〉(收錄於李冬木、趙京華、孫歌合譯:《近代的超克》,北京三聯書店,2005年)、《魯迅 救亡之夢的去向──從惡魔派詩人論到〈狂人日記〉》(北京三聯書店,2015年)等。


目錄

前言
從「 周樹人」到「魯迅」──以留學時代為中心
一、前言
二、關於魯迅與進化論的問題
三、關於魯迅改造國民性思想的問題
四、關於魯迅個性主義思想的問題
五、關於魯迅文學觀的建構問題
六、結束語

留學生周樹人周邊的「尼采」及其周邊
前言 「周樹人」視點下的「尼采」
一、具體問題:「尼佉」「之言曰」出自哪裡?
二、何者「引以為大詬」?
三、關於「魯迅與明治尼采」的先行研究
四、變形了的明治「尼采導入史」
五、丸善書店與「尼采」
六、爭的到底是什麼?──「尼采」震盪之後的餘波

留學生周樹人「個人」語境中的「斯契納爾」──兼談「蚊學士」、煙山專太郎
前言
一、關於「蚊學士」文本的處理問題
二、《日本人》雜誌上的「蚊學士」
三、「蚊學士」與煙山專太郎
四、關於煙山專太郎
五、《近世無政府主義》的寫作動機及其影響
六、 「蚊學士」思想史的敘述模式與周樹人的「文化偏至論」
七、明治三十年代話語中的「施蒂納」及其周樹人的採擇
【附錄一】「蚊學士」原文
【附錄二】魯迅〈文化偏至論〉關於「斯契納爾」部分
【附錄三】汪著譯文與重譯文本之對照

芳賀矢一的《國民性十論》與周氏兄弟
一、原書的話語背景及其作者
二、《國民性十論》的寫作特點和內容
三、關於本書中的「支那」
四、周作人與《國民性十論》
五、魯迅與《國民性十論》

明治時代「食人」言說與魯迅的《狂人日記》
一、前言 明治時代相關語境的導入
二、 明治時代以來有關「食人」或「人肉」言說的基本文獻
三、有關「食人」或「人肉」言說的時代背景及其成因
四、摩爾斯之後關於「食人」言說的展開
五、「支那人食人肉之說」
六、芳賀矢一的《國民性十論》
七、魯迅與《國民性十論》
八、「吃人」:從事實到作品提煉

狂人之誕生──明治時代的「狂人」言說與魯迅的《狂人日記》
一、前言 尋找「狂人」誕生的足跡
二、涉「狂」語彙與「狂人」言說
三、見於社會生活層面的「狂人」言說
四、「尼采」與「狂人」言說
五、「無政府主義」話語與「狂人」言說
六、文藝創作和評論中的「狂人」
七、一個製造「狂人」的時代
八、周樹人的選擇
九、狂人之誕生及其意義

「國民性」一詞在中國
緒論
一、「國民性」是一個消失了的詞彙嗎?
二、 「國民性」的記憶與魯迅──收錄「國民性」詞條的工具書
三、《人民日報》上的「國民性」及其相關事情
四、1980年代兩部關於「國民性」的書
五、「國民性」:一個記憶與遺忘的故事
六、認識的模糊性:「國民性」一詞的肇始之地─日本

從日本到中國:「國民性」一詞的誕生及其旅行──關於現代漢語中「國民性」一詞的詞源問題
前言
一、現在日語辭書裡的「國民性」一詞
二、「國民性」一詞不見於明治時代出版的各類辭書
三、「國民性」一詞出現於大正以後的辭典當中
四、 「國民性」一詞是什麼時候開始使用的?──《太陽》雜誌、高山樗牛、綱島梁川、芳賀矢一
五、 「國民性」問題意識及其翻譯──《明六雜誌》與英學辭書
六、一個假說:「國民性」=「國民」+「民性」?
七、 「國民性」一詞在清末民初中國的使用─梁啟超、嚴復、《新爾雅》、魯迅等
八、結論
【附表一】 《近代用語の辭典集成》中「國民性」與「ナショナリティー」一覽表
【附表二】 在《太陽》雜誌標題中所見「國民性」一詞誕生的軌跡
【附表三】 明治時代英學辭書中所見「Nationality」一詞之釋義

後記
附錄 各篇出處一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