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05,731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小说 > 文学研究 >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

作者: 梁啟超
出版社: 複刻文化
出版日期: 2023-11-08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580.00
市场价格: RM88.22
本店售价: RM78.52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深入探討清代學術的發展,揭示學者如何應對政治變遷
強調儒學傳統和新思想的交匯,闡釋學術遺產的延續與傳承
清代學者的努力影響了學術傳統,梁啟超談中國學術史!

  當代談到清代學術,我們不得不提及這個充滿變革和創新的時期。清代學術發展受到了政治、社會和文化等多種因素的影響,這使得它呈現出多樣性且多維度的特點。

  ▎清代學術:歷史背景與主要特點
  清代學術的特色之一是其多元性和多方位發展。在清朝統治下,中國社會經歷了重大的政治、文化和社會變革。這種背景下,學者們積極應對時局,展現出極大的學術熱情和創新精神。

  ▎學術與政治的交織
  清代學術與政治密切相關,政治因素對學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清朝統治者對學術有一定的干預,以確保學術體系與政權相互配合。學者們經常需要在政治壓力下調整研究方向,以應對時局的需求。

  ▎儒學傳統的延續與發展
  儒學一直是中國傳統學術體系的核心。在清代,儒學傳統在學者如顧亭林、王船山和朱舜水的推動下持續發展,同時也受到陽明學派的影響。這些學者在經典文本的研究、註釋和批評方面做出了傑出的貢獻,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保存和傳承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新思想的興起與發展
  除了傳統的儒學,清代也湧現出一些新思想。一些學者如黃梨洲和王寅旭對先秦哲學和科學領域進行了深入研究,為中國的思想多元化和現代化打下了基礎。

  ▎跨學科研究的興起
  清代學者不受學科的限制,積極開展跨學科研究,包括歷史學、地理學、曆算學、音韻學等各個領域。這種綜合性的研究方法為學術界帶來了豐富的成果,也促進了不同學科之間的知識交流和合作。

  ▎學術遺產與傳承
  清代學者的努力在中國學術史上留下了重要的痕跡。他們的研究工作和思想成果對後來的學者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推動了中國學術傳統的延續與發展。

  【一部深刻而精闢的學術著作】
  本書透過對清代學術發展的細緻探討,讓讀者深入理解了這個充滿變革和創新的時期。作者對學者們如何應對政治與社會變遷,以及如何保持學術獨立性的努力進行了詳細的分析,揭示了清代學術背後的思想脈絡和影響。

  書中生動呈現了儒學傳統的持續演進,並闡釋了陽明學派等新思想的興起,這些思想對中國文化的塑造和影響至今仍然顯著。同時,書中還強調了跨學科研究的重要性,清代學者們跨足多個領域,為中國學術注入了新的活力。

  最重要的是,這本書強調了學術遺產的延續與傳承,清代學者的努力和成就在中國學術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並對後代學者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總之,這本書是一部豐富而深刻的學術之作,不僅對清代學術歷史有深刻洞察,也為我們理解中國學術的演變提供了重要參考。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梁啟超(1873-1929)


  署名作梁????超,字卓如、宏猷、任甫,別號任公、飲冰室主人,清末戊戌維新變法領袖之一、新文化運動驅動者,為民初重要的知識分子與政治人物。著有《清代學術概論》、《飲冰室合集》、《中國歷史研究法》、《新中國未來記》等。


目錄

一 反動與先驅
二 清代學術變遷與政治的影響
三 陽明學派之餘波及其修正—黃梨洲 附:孫夏峰 李二曲 餘姚王學家 李穆堂
四 清代經學之建設—顧亭林 閻百詩 附:胡朏明 萬充宗
五 兩畸儒—王船山 朱舜水
六 清初史學之建設—萬季野 全謝山 附:初期史學家及地理學家
七 程朱學派及其依附者—張楊園 陸桴亭 陸稼書 王白田 附:其他
八 實踐實用主義—顏習齋 李恕谷 附:王昆繩 程綿莊 惲皋聞 戴子高
九 科學之曙光—王寅旭 梅定九 陳資齋 附:其他
十 清初學海波瀾余錄
一 方密之附:黃扶孟
二 陳乾初
三 潘用微
四 費燕峰
五 唐鑄萬胡石莊附:易堂九子
六 劉繼莊
七 毛西河附:朱竹垞何義門錢牧齋
八 呂晚村戴南山
十一 清代學者整理舊學之總成績
一 經學
二 小學及音韻學
三 校注先秦子書及其他古籍
四 辨偽書
五 輯佚書
六 史學
七 方志學
八 地理學
九 譜牒學
十 曆算學及其他科學
十一 樂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