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05,731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设计 > 戏剧 > 尹飛燕談劇與藝:開山劇目篇
尹飛燕談劇與藝:開山劇目篇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尹飛燕談劇與藝:開山劇目篇

作者: 尹飛燕,梁雅怡
出版社: 初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23-09-29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600.00
市场价格: RM91.27
本店售价: RM81.23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尹飛燕談劇與藝——開山劇目篇》一書,既是燕姐藉著三套開山劇目——《花木蘭》、《碧波仙子》、《狸貓換太子》來展現她從藝六十年所歸納的藝術觀點、演出法門、舞台技巧等,亦是在粵劇傳承上,為後學、粵劇研究者及愛好粵劇的朋友提供了寶貴的參考素材。

好評推薦

  「我樂見《尹飛燕談劇與藝——開山劇目篇》的出版,因為這書體現了燕姐對粵劇的薪火相傳,作出了無私的奉獻!」——林家聲慈善基金會主席-周振基教授

  「燕姐這本著作,正好成為這班年青接班人的教科書,讓他們有機會從這位成功的粵劇藝術家身上學習。」——影視紅星-黃日華先生

  「黑書白紙是最長久流傳的辦法,能將所學公諸於世是十分難得的,更願飛燕繼續傳揚藝術,我心之盼也。」——粵劇名伶-阮兆輝教授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尹飛燕


  著名粵劇演員。60年代開始學戲,拜王粵生為師,後得吳惜衣、吳公俠等教授功架身段,並隨任大勳、馬玉淇及劉洵學習武打身段和北派等。早年曾於啟德遊樂場作長期演出,其後參加碧雲天、大龍鳳、新馬、頌新聲、非凡響、雛鳳鳴等劇團演出。於80年代自組金輝煌劇團,正式升任正印花旦。尹氏致力鑽研及傳承粵劇藝術,曾任多屆八和會館副主席及粵劇演員會理事長、亦曾應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的邀請擔任社區粵劇巡禮藝術評審顧問、於2013年至今出任香港八和會館粵劇新秀演出系列油麻地戲院場地伙伴計劃的藝術總監及於2019-2020年擔任香港演藝學院到訪藝術家。尹氏於2012年榮獲香港藝術發展局「藝術家年獎(戲曲)」,並於同年獲特區政府頒授榮譽勳章MH。其後於2022年榮獲香港演藝學院頒授榮譽院士,足見尹氏對粵劇界有卓著建樹。

梁雅怡

  中山大學民俗學哲學博士,以香港粵劇例戲為博士論文的研究方向。現為香港藝術發展局戲曲組審批員及粵劇發展基金評核小組成員。14歲開始在韻文粵劇學苑,隨陳敏老師(名伶少崑崙的女兒,藝名少崑女)學習身段、劉松勤老師學習基本功、勞韻妍及李芬芳小姐習唱腔。15歲初踏台板,16歲開始擔任折子戲正印花旦,被受各老師栽培。其後得推動粵劇中興的清末名伶鄺新華的曾孫鄺宏基先生及其夫人葉安怡女士收作契女,在誼父母的悉心教導下,在曲藝及傳統劇目中,獲得了豐富的養份。現為香港八和會館油麻地戲院場地伙伴計劃粵劇新秀,獲得向尹飛燕女士MH、王超群女士等多位藝術總監學習的機會。


目錄

序一 飛燕藝海遨翔六十載/周振基
序二 粵劇界的「星中之星」/黃日華
序三 藝以人傳,令後學得承教範/阮兆輝
自序

第一章 著者簡介
甲、堅毅不屈的雛燕
乙、舞台上的翩翩新來燕
〈昭君出塞〉
「神童班」
「錦棠紅劇團」神功戲的機遇
荔園遊樂場
啟德遊樂場
一九六〇年代重要演出紀錄表

第二章     以反串生角升正印花旦?——《花木蘭》
甲、    緣起與籌備
升正印花旦的機緣
「金輝煌劇團」的成立
為何以花木蘭為首次擔任正印花旦的角色?
為《花木蘭》的付出
乙、    演繹法之我見
戲橋
以劇本選段談四功五法的運用
服飾穿戴的安排
趕場的個人心得
以導演之角度重看此劇

第三章     秉持敢於創新的藝術理念——《碧波仙子》
甲、    緣起與籌備
《碧波仙子》一劇的來由
《碧波仙子》一劇與「金輝煌劇團」的宗旨
談脫手戲的設置及個人經驗
灌錄《碧波仙子》唱片
乙、    演繹法之我見
戲橋
以劇本選段談四功五法的運用
長綢之運用
服飾穿戴的安排

第四章     身段做手與內心戲並重的一齣好戲——《狸貓換太子》
甲、    緣起與籌備
為何選擇宮女角色給正印花旦演?
乙、    演繹法之我見
戲橋
以劇本選段談身段運用
內心戲演繹

結語
附錄一 燕語化成燕子箋——尹飛燕藝術觀點摘錄
附錄二 《花木蘭》劇照
附錄三 《碧波仙子》造型照及劇照
附錄四 《狸貓換太子》造型照及劇照
附錄五 榮譽流芳
附錄六 粵劇及粵曲演出
附錄七 喜結師徒緣
附錄八 生活照
後記
編後記
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