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05,015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小说 > 文学研究 > 回首望長安:杜甫書寫的「安史之亂」
回首望長安:杜甫書寫的「安史之亂」
上一张
回首望長安:杜甫書寫的「安史之亂」
下一张
prev next

回首望長安:杜甫書寫的「安史之亂」

作者: 陳岸峰
出版社: 中華
出版日期: 2018-04-20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580.00
市场价格: RM88.22
本店售价: RM78.52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前人說「崔顥題詩在上頭」,李白居然為之擱筆,現在長篇巨幅,洋洋數十萬字,學術規範又要求謹嚴精細,還要達到具趣味性並吸引普通讀者,非有巨大魄力,必不敢承擔寫作計劃,若無劍膽琴心,必不能順利完成研究任務。陳岸峰教授《回首望長安:杜甫書寫的「安史之亂」》的出版,最能看出其學識宏富,勤奮用功,以至於組織及書寫能力高強之處。——王晉光教授(香港藝術發展局評審委員;香港中文大學榮休教授)

  杜甫的一生,簡單而坎坷,清白而輝煌,從早年的壯遊,到中年的謀職,至晚年的急於北歸故里的江湖漂泊,翹首以盼的卻是返回故里的歸帆。其在挫折與窮苦之中,仍不忘國家大事與天下蒼生;在百無聊賴之中,依然在詩歌上千錘百鍊,在窮愁寂寞的江上悲風中調弄音律,在多少清晨黃昏中窺意象以運斤。杜甫乃中國詩歌史上最具創造力、最忠君愛國、 最悲天憫人的偉大詩人,其詩無愧為「詩史」,其人無愧為「詩聖」。——陳岸峰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陳岸峰


  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文學博士,曾任「香港大中華文化協會」總幹事,現任職於香港大學。研究範圍涉及中國詩學、魏晉文學、文學史、現當代中國小說,以及史學方面的戰國史、魏晉史、唐史、明史。著述包括在香港出版的《回首望長安:杜甫書寫的「安史之亂」》(中華書局2018)、《鏡花水月:金庸武俠小說中的思想與結構》(中華書局2017)、《文學考古:金庸武俠小說中的隱型結構》(中華書局2016,香港書展十大好書)、《醍醐灌頂:金庸武俠小說中的思想世界》(中華書局2015)、《甲申詩史:吳梅村書寫的一六四四》(中華書局2014,河北人民出版社2016)、《文學史的書寫及其不滿》(中華書局2014,香港藝術發展局藝術評論推薦獎)、《詩學的政治及其闡釋》(中華書局2013)、《戰國策》(中華書局2013;北京中信2014)、《世說新語》(中華書局2012;北京中信2013)、《神話的叩問:現當代中國小說研究》(天地圖書2012),以及2011年在大陸齊魯書社出版的《沈德潛詩學研究》與《疑古思潮與白話文學史的建構:胡適與顧頡剛》(「華東地區古籍優秀圖書獎」二等獎)。〉與此同時,他也一直致力於書畫的創作,以至於藝術史及饒學研究。


目錄

第一章 導論
一、前言   2
二、「安史之亂」及其影響   5
三、杜詩的創造性   10
四、詩史之譽   21
五、「詩聖」桂冠   33
六、杜詩接受史   35
七、章節安排   41
 
第二章 大唐盛世與長安飲者
一、前言   44
二、盛唐風物紀   47
三、盛唐及其轉折點   54
四、長安飲者與天寶政治   67
五、雄狐之刺   86
六、盛世危言   98
七、結語   112
 
第三章 「安史之亂」中的「鬼道」與「野狐」及靖亂
一、前言   116
二、拓邊的代價與軍事策略改變的遺患   117
三、「鬼道」與「安史之亂」的迷思   143
四、「野狐之喻」的測試   164
五、「安史之亂」與馬嵬坡政變   182
六、靖亂   207
七、結語   214
 
第四章 「安史之亂」中的胡馬與大唐帝國的興衰
一、前言   218
二、胡馬的歌詠及自傷   219
三、戰馬養殖及其統領權   245
四、「安史之亂」中戰馬的關鍵作用   250
五、回紇鐵騎的協助及其遺患   256
六、藩鎮購馬的野心   264
七、結語   268
 
第五章 「安史之亂」期間的政治參與及其批判
一、前言   270
二、「安史之亂」中長安慘劇的目擊者   271
三、求官、獲官及貶官的政治漩渦   280
四、後宮與宦官的政治聯盟的批判   303
五、貶官途中所見的連環悲劇   311
六、從「華州司功參軍」到節度使幕僚   327
七、結語   336
 
第六章 〈秋興八首〉的思想與結構及其在七律上的地位
一、前言   338
二、悲秋之詩學傳承   340
三、「凋傷」意識   351
四、章法結構   365
五、中間兩聯的創造性   378
六、七律之冠   382
七、結語   386
 
第七章 總結
一、前言   390
二、不遇之歎   390
三、老病及其死因   396
四、兩唐書評價杜甫的問題   403
五、結語   406
 
徵引書目   408
後記   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