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05,013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社科 > 中國/亞洲研究 > 中國的執念:日本資深媒體人野島剛解讀習近平強權體制下的台灣及香港
中國的執念:日本資深媒體人野島剛解讀習近平強權體制下的台灣及香港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中國的執念:日本資深媒體人野島剛解讀習近平強權體制下的台灣及香港

作者: 野島剛
出版社: 今周刊
出版日期: 2023-09-07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420.00
市场价格: RM63.89
本店售价: RM56.86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為何一國兩制名存實亡?
  為何習近平高喊「兩岸一家親」,反而讓台灣更「脫中」?
  從台灣及香港處境,剖析習近平體制下的中國。
 
  中國,是世界首屈一指的超級大國。
  但隨著中國的強盛,其所呈現給世人的面貌卻變得愈來愈令人匪夷所思。
 
  數年前,世界各國開始察覺到中國的異變。
  會有這樣的改變的最大原因,探究起來則非「台灣及香港問題」莫屬。
  1997年英國歸還香港,縱使香港開始實施「一國兩制」,然而自由與民主對於香港來說,卻猶如風中燭火般幾乎快要熄滅。
 
  如今,中國軍機擾台成為日常,日美領袖峰會與G7高峰會也提及「台灣海峽的和平與穩定」,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更大聲疾呼「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
 
  2014年,台灣的「太陽花學運」 與香港的「雨傘運動」 相繼發生。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更重新提醒了世人,台灣及香港因中國崛起所承受的壓力,代表著什麼意義。
 
  ▋「昨日香港,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
  無論是台灣還是香港,在十年前都絕對不是世界關注焦點。
 
  然而,東亞局勢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2012年開始掌權之後急遽改變,台灣及香港的情勢更是急轉直下,香港年輕人絕望地走上街頭控訴,台灣人則拒絕與中國打交道,國際上台港相關新聞幾乎都以頭條報導。
 
  在香港發生的狀況表明,即使弱小者只是陳述正確事實,其正確性也會因強大者的執著而被輕易踐踏,這也是烏克蘭正面臨的情況。那麼,我們怎麼能斷定「昨日香港,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不可能發生?
 
  ▋認識中國,從台港開始
  「如何面對中國」,這個問題長久以來被稱為是「二十一世紀最大課題」。許多國家不斷提出這個疑問,而問題的答案正逐漸浮現:不是被中國吞噬的「香港化」,就是與中國保持安全距離的「台灣化」。
 
  中國已是世界國力排名第二的國家,但在習近平邁入史無前例的第三任任期後,讓人不得不認為該國正以錯誤方式,展現自身之強大。
 
  也有一些論點認為不應平白無故與中國為敵。但這樣的意見,只可建立在中國是個可信賴的鄰居與夥伴的前提上。
 
  台灣對外的窗口機構,無論使用的是名稱「台灣」還是「中華民國」,中國都不打算承認。中國使出了冷酷的戰略:除了接受與中國統一之外,沒有別條路可走。一直以來,香港都被稱為「一國兩制的樣板」,而台灣卻眼睜睜地目睹了香港的崩壞。
 
  該如何與中國打交道?要得到解答,必須深入探討「中國」這個國家的本質。本書將從台灣及香港兩地出發,為讀者呈現中國的真正面貌。
 
各界推薦
 
  專文推薦──
  宋  國  誠|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
  林  宏  文|《今周刊》顧問
 
  好評推薦──
  矢板明夫|日本資深媒體人
  汪        浩|國際政經專家
  范  琪  斐|資深媒體人
  陳  方  隅|東吳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菜市場政治學共同編輯
  蔡  詩  萍|作家
  謝  金  河|《今周刊》董事長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野島剛
 
  資深媒體人、作家,日本大東文化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1968年出生,就讀日本上智大學新聞系期間,曾赴香港中文大學交流學習。1992年畢業後任職於朝日新聞社,擔任駐新加坡、台北特派員。曾赴伊拉克、阿富汗等戰地前線採訪,後擔任東京本社政治部記者。擅長採訪報導兩岸三地華人圈的政治、外交、文化等多面向議題。
 
  2016年離開朝日新聞社成為自由媒體人,2019年就任大東文化大學社會學系教授。著有《兩個故宮的離合》《謎樣的清明上河圖》《最後的帝國軍人》《台灣十年大變局》,以及《銀幕上的新台灣》《故宮90話》《日本人默默在想的事》《原來,這才是日本》《漂流日本》《野島剛漫遊世界食考學》等多部作品。
 
  2018年榮獲台灣第17屆卓越新聞獎,創下史上首次外國人獲獎的紀錄。
 
譯者簡介
 
林詠純
 
  台灣大學物理系、地質系雙學士,日本九州大學藝術工學府碩士,曾在民間研究機構擔任日文研究助理,現為專職日文譯者。譯有《去書店買個好人生》《大人的周末創業》《我最喜歡上班了》《關於人生,我這樣投資》等書。


目錄

推  薦  序  一條認識中國的另類蹊徑/宋國誠
推  薦  序  這是一本寫給台港的情書/林宏文
台灣版序  我的世界,變小了
前        言   認識中國,從台港開始
 
第1章 「台灣化」與「香港化」之間
海上的柏林圍牆/從「錯身而過」到「彼此共鳴」/
對台港的態度,讓世界放心/對「民主愛國」的期待/
情勢在習近平體制下惡化/如何不只是個旁觀者
 
第2章 為何台灣及香港對中國來說很特別?
必須回歸的領土/自古,是什麼時候?/尚未結束的中國內戰/
「兩岸」與「中台」的差別?/認知的框架/讓孫文成為中台的共通點/
靠「故宮」證明兩岸密不可分/故宮,香港也蓋一座/
掌握「文化主權」/家人與血脈/為什麼居高臨下?/
從光榮轉變為黑暗的歷史/利用「顏色革命」醜化外部勢力/
咬定李登輝是獨立運動主謀/中國缺乏具備正當性的選舉制度/
理解中國的「入口」
 
第3章 中國領導人眼中的台灣及香港問題
孫文對台灣的看法/毛澤東是獨派?/毛澤東支持台灣獨立/
新國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一國兩制是魔杖/
現實主義的鄧小平/理想主義的習近平/台灣政策分成兩個階段/
二○一六年是分水嶺/適得其反的「習五點」/
經常使用「完全統一」的習近平
 
第4章 台灣及香港眼中的中國與本土思想
本土思想崛起/中國的台灣人,台灣的台灣人/
李登輝的「寧靜革命」/數據所展現的台灣本土化/
機艙內充滿「天然獨」的年輕人/
蔡英文總統的「中華民國台灣」/與生俱來的獨派也出現了/
理論先行型的香港本土派/追悼天安門事件的意義/
本土思想萌芽/永續的一國兩制/
提倡本土被視為港獨
 
第5章 消逝的「文化中國」共同體
真正的中華文明,保留在台灣及香港/
台灣的人情味源自儒教?/演藝圈的東京奧運騷動/
稱台灣選手為「國家代表」而被出征/
電影《健忘村》事件/請找出台獨導演/
僑民所形成的一體感/金馬獎的變質/
年輕導演的得獎感言成為轉捩點/
中國逐漸與金馬獎「絕緣」/衰頹的香港電影文化/
香港電影檢查條例
 
第6章 國際矚目的台灣及香港問題
台灣及香港「再度」受到矚目/
因冷戰瓦解而逐漸遜色的「角色」/
新冷戰的風波率先影響香港/該如何讓美國採取行動/
流亡的香港人/站上美中新冷戰浪頭的蔡英文/
美國戰略模糊的極限/建構「三面盾牌」/
面對 「中國因素」/靠半導體引領世界/
如何吸引美軍插手干預/
利用漁業協議,「凍結」釣魚台問題/
三一一大地震的捐款/
中國強,台港也成為國際議題/
英國也因香港問題與中國對立
 
第7章 日本該如何看待台灣及香港問題?
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與李登輝訪日時的變化/
正在改變的對中好感度/中台逆轉的日本輿論結構/
「政治」成為焦點的香港/日本與香港的深刻連結/
由下而上的對日印象/樂觀主義中的香港主權移交/
消散的中國自由主義/中國是「科學怪人」嗎?/
亞洲必須同聲一氣/烏克蘭帶來的衝擊/
俄羅斯與中國、烏克蘭與台灣的相似點/
集體安全組織外的台灣/帶來話題的烏克蘭電影/
如何避免「昨日香港,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
 
第8章 台灣及香港,礦坑中的金絲雀?
從鵝,變成金絲雀/中國的「樣板」/
對中包圍網誕生的理由/中國,沒有距離感的鄰居/
必須「學習」的事
 
後 記   一個尊重所有人的世界
附 錄   二○二一年歷史決議中,記載的台港問題
相關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