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82,941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试用书 > 研究所考试 > 藍星沙的社會學
藍星沙的社會學
上一张
藍星沙的社會學
下一张
prev next

藍星沙的社會學

作者: 藍星沙
出版社: 讀享數位
出版日期: 2017-11-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260.00
市场价格: RM39.55
本店售价: RM35.2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為什麼要買這本?作者告訴你
  .配合考選部公告社會學命題大綱編排本書架構,從「概念意涵」、「理論脈絡」、「社會議題」、「試題活用」等面向切入,搭配學者見解深入淺出。
  .提供「社會學經典名著」重點摘要整理,貼心考生在準備考試期間,不用讀完厚重的原典,也能隨時活用經典社會學經典書籍。
  .每一章節末,提供最新數據、時事或重要研究,讓考生輕鬆以社會趨勢掌握社會學重要概念。
  .龐大的概念體系以表格方式呈現並提供實例,理解上更輕鬆,考卷上出現「請舉例」的題目時,更能節省作答時間靈活應用。
  .重要學者、專有名詞、關鍵字等提供原文對照,體貼考生面對考卷上各式翻譯,方便考生作答時展現深度。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藍星沙


  台灣大學畢,公務人員高考三級及格
  不是專職模特兒,但榮獲2015年IWPOTY水下攝影模特兒組榮譽獎;不是專職攝影師,但親身體驗三十幾種拍攝風格,出版《自助婚紗這樣玩》;不是旅遊記者,但足跡遍至南北極、冰島、玻利維亞、西班牙、盧森堡、智利、荷蘭等30餘國。一個用社會學探索世界文化的巨蟹女生,曾受媒體專訪、至TED、各級學校與企業演講,現任教大專院校。
 


目錄

Chapter1社會學怎麼考?
【第一節】近年社會學考題趨勢 1-2
一、 「社會學理論」比重居冠 1-2
二、 關注近年比重上升的章節 1-3
三、 穩定配分的章節穩定奪分 1-3
四、 探究比重下降的章節 1-3
五、 時事和考古題仍有領先地位 1-3
【第二節】揭開社會學面紗 1-4
一、 本書目標與功能 1-4
二、 考社會學的準備架構 1-5
三、 社會學作答要領 1-6

Chapter2社會學總論
【第一節】認識社會學 2-2
一、 起源與背景 2-2
二、 社會學的意義 2-4
三、 社會的範疇 2-6
【第二節】研究觀點 2-9
一、 微視與鉅視 2-9
二、 社會學的想像 2-10
三、 社會學三角 2-13
四、 社會學三大典範 2-14

Chapter3社會學家及其理論
【第一節】社會學三大理論 3-2
一、 功能論 3-2
二、 衝突論 3-3
三、 符號互動論 3-4
【第二節】社會學先驅 3-7
一、 孔德(Auguste Comte, 1798-1857) 3-7
二、 史賓塞(Herbert Spencer, 1820-1903) 3-8
【第三節】社會學三大家—涂爾幹(Emile Durkheim, 1858-1917) 3-10
一、 社會事實(social fact)與集體意識(collective consciousness) 3-10
二、 自殺論 3-11
三、 機械連帶與有機連帶 3-15
四、 宗教與社會 3-17
【第四節】馬克思(Karl Marx, 1818-1883) 3-19
一、 辯證方法:歷史唯物論 3-19
二、 階級意識與假意識 3-20
三、 對資本主義的批判 3-20
【第五節】韋伯(Max Weber, 1864-1920) 3-23
一、 社會行動(social action) 3-23
二、 理念型(ideal type) 3-24
三、 權威(authority) 3-24
四、 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 3-25
五、 理性化(rationalization) 3-25

Chapter4社會學研究
【第一節】量化與質化 4-2
【第二節】研究方法 4-4
一、 社會調查法(social survey research method) 4-4
二、 觀察法(observational method) 4-5
三、 實驗法(experimental method) 4-5
四、 內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 4-6

Chapter5文化
【第一節】文化的意涵 5-2
一、 定義 5-2
二、 特性 5-2
三、 要素 5-3
四、 文化的類型 5-4
【第二節】文化的理論與研究 5-6
一、 大眾文化(mass culture) 5-6
二、 消費文化 5-8
三、 文化霸權(cultural hegemony) 5-8
四、 生活風格(life style) 5-9
五、 其他文化相關概念 5-9

Chapter6社會互動、社會關係與社會結構
【第一節】社會互動(social interaction) 6-2
一、 定義 6-2
二、 宏觀理論 6-2
三、 微觀理論 6-2
四、 類型 6-4
【第二節】社會關係(social relation) 6-5
一、 定義 6-5
二、 內容 6-5
三、 型態 6-5
【第三節】社會結構(social structure) 6-7
一、 定義 6-7
二、 要素 6-7

Chapter7社會化、偏差與社會控制
【第一節】社會化(socialization) 7-2
【第二節】社會化的類型 7-3
一、 初級社會化(primary socialization) 7-3
二、 次級社會化(secondary socialization) 7-3
三、 預期社會化(anticipatory socialization) 7-3
四、 再社會化(resocialization) 7-3
五、 去社會化(desocialization) 7-4
六、 職業社會化(occupational socialization) 7-4
七、 組織社會化(organizational socialization) 7-4
【第三節】社會化理論:「自我概念」(self concept)的形成 7-5
一、 鏡中自我(looking-glass self) 7-5
二、 自我發展理論:米德(G.H.Mead) 7-5
三、 精神分析理論: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 7-6
四、 人格發展論:艾瑞克森(Erik Erikson) 7-6
五、 認知發展論:皮亞傑(Jean Piaget) 7-7
六、 道德發展論:柯爾堡(Lawrence Kohlberg) 7-8
【第四節】社會化機構 7-11
一、 家庭 7-11
二、 學校 7-11
三、 同儕團體 7-11
四、 大眾媒體 7-11
五、 工作場所 7-12
六、 全控機構(total institution) 7-12
【第五節】偏差行為相關理論 7-14
一、 巨觀:社會結構學派 7-14
二、 微觀:社會過程學派 7-16
三、 生理學 7-17
四、 心理學 7-17
【第六節】社會控制 7-18
一、 類型 7-18
二、 方式 7-18
三、 犯罪控制的六大手段 7-19

Chapter8社會團體與組織
【第一節】社會團體 8-2
一、 定義 8-2
二、 特性 8-2
三、 類型 8-2
【第二節】社會組織 8-7
一、 定義 8-7
二、 特徵 8-7
三、 原則:穆尼(James Mooney)及雷利(Alan Reiley) 8-7
四、 要素 8-8
五、 類型 8-8
六、 科層制(bureaucracy) 8-11

Chapter9社會階層與不平等
【第一節】社會階層化(social stratification) 9-2
【第二節】社會階層化系統(systems of stratification) 9-3
一、 奴隸制(slavery) 9-3
二、 喀斯特系統(又稱種姓制度)(castes) 9-3
三、 貴族制度(estate) 9-3
四、 階級制度(class) 9-3
【第三節】馬克思的「社會階級」(social class):經濟面向 9-4
一、 階級 9-4
二、 階級支配 9-4
三、 階級意識 9-4
四、 貧窮化 9-4
【第四節】韋伯的「社會階層」(social stratum):多面向 9-5
一、 財富 9-5
二、 聲望 9-5
三、 權力 9-5
【第五節】 埃里克、奧林、賴特(Erik Ohlin Wright)矛盾階級位置(contradictory class locations) 9-6
一、 矛盾階級位置 9-6
二、 忠誠與專業 9-6
【第六節】社會流動(social mobility) 9-9
一、 定義 9-9
二、 類型 9-9
【第七節】社會不平等 9-14
一、 定義 9-14
二、 造成社會不平等(所得分配不均)的成因 9-14
三、 貧窮的類型 9-14
四、 貧窮理論與觀點 9-16
【第八節】階層化與「資本」 9-18
一、 經濟資本(economic capital) 9-18
二、 文化資本(cultural capital) 9-18
三、 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 9-18
四、 象徵資本(symbolic capital) 9-18

Chapter10集體行為與社會運動
【第一節】集體行為(collective behavior) 10-2
一、 定義 10-2
二、 特徵 10-2
三、 類型 10-2
四、 集體行為理論 10-3
【第二節】社會運動 10-5
一、 定義 10-5
二、 特徵 10-5
三、 類型 10-5
四、 理論 10-6
五、 面向與條件 10-7

Chapter11性別與女性主義
【第一節】性別 11-2
一、 定義 11-2
二、 性別角色形成 11-2
三、 性別不平等現象 11-4
四、 性別關係(gender relations) 11-5
【第二節】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 11-10
一、 女性意識的覺醒 11-10
二、 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 11-10

Chapter12社會制度
【第一節】家庭制度 12-2
一、 家庭的意義 12-2
二、 家庭的類型 12-2
三、 家庭功能 12-4
四、 家庭相關理論 12-4
【第二節】教育制度 12-7
【第三節】宗教制度 12-9
【第四節】政治制度 12-11

Chapter13人口結構與轉型
【第一節】人口結構 13-2
一、 人口金字塔 13-2
二、 台灣人口金字塔推估 13-3
【第二節】人口轉型 13-5
一、 人口轉型理論 13-5
二、 第二次人口轉型理論 13-6
三、 台灣的人口轉型 13-6
【第三節】台灣的人口結構與問題 13-7
一、 人口老化 13-7
二、 少子女化 13-7
三、 扶老比超過扶幼比 13-8

Chapter14全球化與發展理論
【第一節】全球化 14-2
一、 全球化是多面向的 14-2
二、 反全球化(anti-globalization) 14-3
【第二節】發展理論 14-6
一、 現代化理論(modernization theories) 14-6
二、 依賴理論(dependency theory) 14-6
三、 世界體系理論(world-system theory) 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