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72,099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社科 > 歷史 > 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重校版)
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重校版)
上一张
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重校版)
下一张
prev next

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重校版)

作者: 凃照彥
出版社: 人間
出版日期: 2017-08-14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600.00
市场价格: RM91.27
本店售价: RM81.23
促销价: RM80.32
剩余时间: 请稍等, 正在载入中...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本書特色    

  本書從在台灣日籍現代資本部門,和以地主、佃農制為主軸的本地資本部門間的壓迫與拮抗、支配與弱化的過程,說明台灣經濟殖民地化的本質,並且從剖析殖民地台灣社會性質為起點,去掌握台灣戰後資本主義的深部構造,是一部從前殖民地社科工作者立場出發,對殖民地台灣社會的批判、反思、自我認識的巨作。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凃照彥


  1936年生於台灣。1959年畢業於台灣大學法學院商學系,1961年赴日留學,1972年日本東京大學大學院經濟學研究科博士班修畢。曾在長崎縣立國際經際大學、佐賀大學、新瀉大學任教。

  主要著作《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1975年,東京大學出版會)、《土著和現代的NIC’s.ASEAN》(御茶之水書房)、《發展中國家的政治經濟學》(東京書籍)、《NIC’s》(講談社)、《東洋資本主義》(1990年,講談社)。

譯者簡介

李明峻


  台灣大學政治學系畢業,淡江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日本京都大學法學部博士課程修業。
 


目錄

出版贅言/001
序言/003
漢譯版序言/007
凡例/011

序章、研究課題與分析觀點/013
一、前言/013
二、再斟酌、再研討/014
  1. 評矢內原忠雄著書《帝國主義下的台灣》/014
  2. 評川野重任著書《台灣米穀經濟論》/021
  3. 評張漢裕與馬若孟的論文/024
  4. 結語/025
三、對問題的認識及分析角度/025

第一章、台灣經濟的歷史特徵及商品經濟/029
第一節、前期性商品經濟的發達/029
  一、地主土地所有形態的產生/029
  二、商業性農業的發達/034
  三、對日本殖民地經營的限制/040
第二節、資本主義生長的「基礎工程」/044
  一、運用警察制度和保甲制度/044
  二、推行土地調查工作/049
  三、完善貨幣.金融制度/056
  四、日本帝國主義統治的確立/062

第二章、台灣經濟的殖民地化過程/063
第一節、現代製糖業的勃興/064
  一、移植現代製糖業的契機/064
  二、糖業保護政策的展開/067
  三、現代製糖業的發達/074
第二節、蓬萊米的登台及普及/077
  一、蓬萊米與日本農業問題/077
  二、稻米增殖事業的展開/085
  三、蓬萊米的普及與發達/093
第三節、「糖.米相剋」關係的展開/097
  一、種甘蔗與種稻穀面積的增減/097
  二、「糖.米相剋」的內容/107
  三、製糖會社彌補政策的展開/117
  四、國家強權的介入措施/121
第四節、軍需「工業化」的起步/130
  一、重新改組的新動向/130
  二、農業生產結構的調整及其意義/135
  三、資金的籌措/141
  四、勞動力的動員/151
  五、「工業化」的進展/158

第三章、台灣農業的畸形整編/165
第一節、對外經濟關係的扭曲/165
第二節、現代製糖業對台灣的滲透/175
  一、砂糖工業部門的資本主義化/175
  二、土地統治關係的發展/178
第三節、稻米商品經濟的發達/191
  一、生產過程中的種稻結構/191
    1. 種稻農家的規模及其階層結構/191
    2. 本地地主與佃農關係的演變/197
    3. 米榖集聚的結構/204
  二、流通過程的跛足形發展/209
    1.「土壟間」的形成與發達/209
    2. 交易過程的雙重結構/215
第四節、農家經濟的窘迫化/224
  一、農家經營結構的梗概/224
  二、稻農的實際經濟情況/231
    1. 對其經營結構的分析/231
    2. 對農家所得的分析/240
    3. 對農家生活水平的分析/245
  三、蔗農的經濟情況/247
    1. 對其經營結構的分析/247
    2. 對農家所得的分析/255
    3. 農家生活水平的分析/259
第五節、農民階層分化的趨勢/262
  一、農民階層分化的動向/262
  二、農民階層分化的主要原因——結構探討/267
  三、一種解釋/275

第四章、日本資本的統治及擴張/281
第一節、台灣銀行的作用/282
  一、糖業金融機構的確立/282
  二、糖業金融的發展/286
第二節、糖業資本之壟斷的形成/292
  一、日本國內資本的擴張/292
  二、第一次合併運動的展開/297
    1. 歐美資本的敗退/298
    2. 本地資本的從屬化/300
    3. 日本資本合併運動的發展/306
第三節、糖業資本的膨脹與重新整合/311
  一、糖業資本的膨脹——「黃金時代」的到來/311
  二、第二次合併運動的展開/321
  三、砂糖金融機構的破產/328
第四節、日本資本投資領域的多角化/335
  一、糖業資本的多角化投資/335
    1. 投資事業的多角化/335
    2. 第三次合併運動的展開/346
  二、日本財閥資本的新擴張/351
  三、國策會社——台灣拓殖會社的登台/363
  四、台灣當地日系資本的抬頭/367
  五、日本資本統治的全盛時期/375

第五章、台灣本地資本的對應與變化/377
第一節、台灣本地資本的生存形態及特徵/378
  一、本地資本勢力的形成和生存形態/378
    1. 共同體式的莊堡(村落)組織/378
    2. 郊商組織的發達/381
    3. 本地資本的存在形態/386
  二、強制開港以後/388
    1. 茶的出口過程/389
    2. 砂糖的出口交易/392
第二節、本地資本的「整頓」和從屬化/396
  一、「整頓」的內容/396
    1. 地主階級的「整頓」/396
    2. 對商人階級的限制/399
    3. 本地新興勢力的萌芽/403
  二、從屬化的實際情況/405
  三、五大族系資本的動向/410
第三節、本地族系資本的分化和變貌/415
  一、投資活動日見旺盛/415
    1. 第一次世界大戰帶來的繁榮/415
    2. 族系資本的投資活動/420
    3. 族系資本發展的界限/435
  二、民族運動出現分化/441
    1. 殖民地民族運動的展開/441
    2. 與殖民地社會經濟的關聯/445
    3. 族系資本的動向/447
  三、族系資本勢力的衰退/450
    1. 積累來源的枯竭/450
    2. 1930年代以後的投資活動/453
    3. 族系資本勢力的衰落/461
第四節、地主制的殘存與地主勢力的衰退/469
  一、土地所有分布的變化/469
    1. 1921年到1932年之間的變化/469
    2. 1932年至1939年之間的變化/476
    3. 日本殖民地統治的結果/478
  二、日本勸業銀行在農村的擴張/484
    1. 勸業銀行的性質及其政府的保護措施/484
    2. 對台灣貸款的內容/486
  三、農村高利貸地主勢力的衰落/491
第五節、台灣農村高利貸的金融活動/498
  一、台灣農村高利貸金融活動的類型/498
    1. 三種類型/498
    2. 第一種類型:外銷商品作物中的高利貸金融活動/500
      (1) 茶業金融/500
      (2) 糖業金融/505
      (3) 稻作金融/510
    3. 第二種類型:舊的商業組織之高利貸金融活動/515
    4. 第三種類型:傳統莊堡社會中的農村高利貸金融活動/517
  二、農村信用組合與高利貸金融活動/520
    1. 農村信用組合的發展/520
    2. 農村信用組合的金融活動/524
    3. 農村高利貸地主勢力的對策/530
    4. 農家借款經濟的窘迫/534

終章、總結與展望/541
一、對關鍵問題的再確認/541
二、台灣殖民地經濟的特徵/543
三、對戰後經濟的展望/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