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05,013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 > 聽見孩子的聲音:程序監理人的看見與實務
聽見孩子的聲音:程序監理人的看見與實務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聽見孩子的聲音:程序監理人的看見與實務

作者: 兒少權心會(總策劃),王儷穎、林欣儀、張嘉紋、黃春偉、謝嘉玲、蘇淑貞(作者群),謝子瓔(採訪整理)
出版社: 啟示
出版日期: 2023-03-1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380.00
市场价格: RM57.81
本店售价: RM51.45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對孩子有深切關懷的「程序監理人」,
渴望藉著曾有的經驗和實務,
讓孩子在父母離異過程中,
「無法說出口的心聲」能被聽見!


「家事事件法」於2012年制定後,開始有了「程序監理人」的制度,程序監理人在訴訟期間,在某種意義上就是兒童的代言人,以兒童的最佳福祉為考量,提供法官裁判親權的參考報告。同年,本書作者之一的黃春偉心理師,參與了程序監理人的工作。只是此制度並無專門的培訓機構與課程,也沒有前輩可以請教和討論,黃春偉心理師除了尋找相關的訓練與課程外,也陸續邀請身邊同為心理師的夥伴,加入程序監理人的行列。
然而,這樣自成一格的學習與互動模式,過程中的盲點、困惑,卻沒有機會與管道可以澄清、討論。某個因緣際會,透過賴芳玉律師的邀請、黃春偉心理師的牽線,成為一個團體的六位程序監理人,開始與不同背景的程序監理人定期進行個案討論。
越是討論越發現彼此間有不少的共同看見和感觸,同時也感嘆缺乏本土性的資料作為參考。這六位程序監理人在擔任多年、累積上百個案件之後,開始有了出書的發想。
「要決定孩子未來的生活,是一件多麼不容易的事!」就是因為有這麼多的拉扯與為難,更要將費盡心血累積的經驗分享出來,讓社會大眾、專業人員、當事人知道孩子夾在當中的感受,藉著一同的看見、一同來調整視角與作法,共同為孩子創造出多元的可能。
多數的父母都是愛著孩子的,希望孩子在父母的離異過程中保護孩子;然而常因本身面臨離婚議題,也有沉重的情緒困擾,侷限了對孩子生理、心理需求的體會、理解,以至於雖然在意,卻不知道該做或不該做些什麼,只能憑著直覺、常理,做出自己認為對孩子是「好」的事。
只是夫妻關係越扯越緊張,若沒有恰當地處理與面對,往往演變成無法溝通、彼此敵對的狀態;直到某天有一方突然不回家,或是把孩子帶走,緊張的關係被推向高峰!此時,所看所想全是對方的缺點,只要與對方有關的事,已無法客觀思考、判斷。於是,開始用腦補的方式把片段訊息串連起來,對方的缺點不斷放大。如此一來,雙方為了保護孩子,也不自覺地將孩子抓得更緊。
或許孩子沒有直接涉入衝突事件中,但這樣的緊張關係孩子是感受得到的。有些孩子想幫忙分擔父母的憂慮,一點一滴承接了父母的情緒,於是順著父母的期待回應、而沒了自己。有些孩子內心有很多疑問,但卻不知道該怎麼問、怎麼說?他愛爸爸也愛著媽媽,但這些情緒只能深藏在心裡;雖然有家可歸,內心卻無比孤單。
在這樣的不安定階段,也常見親朋好友熱心地湊上一腳,給予很多想法、建議,卻因不了解事件的來龍去脈,有時反而造成另一波紛爭的開始。
上述的種種困頓和現象,在本書中均有詳細的鋪陳和梳理,希望透過這些案例剖析,可以協助當事者「旁觀者清」,進而願意在親職角色成為合作父母、不為難孩子,讓孩子回到孩子的角色,健全地成長。
離婚的父母若走到彼此不信任、無法溝通,「上法庭」成了最後一絲希望。然而,雙方多視法庭是戰場,進到當中拼輸贏、爭對錯,不是來合作的。加上長年的恩怨、創傷還沒有機會處理,彼此又有深深的成見,在法庭上表現的願意配合、給予彈性,又能執行到什麼程度?此外,訴訟程序冗長,孩子一日日長大,也讓無法順利與孩子接觸的一方,心急如焚、倍感委屈。好不容易捱到訴訟結束,一方卻因法官裁判不如自己的期待而提出上訴,又成為另一個循環的開始。不幸的是,孩子的童年就在這些循環中,帶著陰影、認知上的扭曲而逐漸消逝。
面對這些循環與看見,促使身為「程序監理人」的六位作者,期許可以為這些家庭做些什麼,以及讓孩子的聲音被聽見、被察覺。
本書透過一篇篇的故事描繪出家事案件的可能樣貌,進而與讀者連結和產生共鳴;每篇故事後的「關係處方箋」,除了傳遞知識,也為家庭注入不同的視角、找出新的可能。本書也是經驗的傳承與交流,讓新的程序監理人有參考資源、找到夥伴,共同為兒少的最佳利益奮鬥。

【感動推薦】
吳鳳/金鐘獎主持人
兒福聯盟/兒童福利聯盟
林亮吟/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心禾診所負責人
林美薰/台灣防暴聯盟副理事長
金融/冬青心理治療所負責人、美國丹佛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
柯萱如/律師、諮商心理師
留佩萱/美國諮商教育與督導博士
許甘霖/東海社會學系系主任
許常德/音樂人、作家
黃柏嘉/法院合作父母親職講座講師、諮商心理師
黃瑽寧/黃瑽寧醫師健康講堂
楊俐容/芯福里創會理事長
楊繼敏/南港幼兒園園長
蕨類爸爸/社團法人臺灣父親權益協會理事長
賴芳玉/律州聯合法律事務所 主持律師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兒少權心會(總策劃)
社團法人臺灣兒少權益暨身心健康促進協會(Taiwan Association for Wellbeing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TACA;簡稱「兒少權心會」),由熟習處理家事事件的律師、臨床心理師、諮商心理師、社工師、精神科醫師、兒少職能治療師等各領域助人工作者共同發起,於2017年4月立案登記。
協會核心目標是希望提供跨領域資源整合服務給所有需要的家庭,保障子女最佳利益。期望我們能夠用與孩子同高的角度,傾身聆聽孩子的聲音。

王儷穎、林欣儀、張嘉紋、黃春偉、謝嘉玲、蘇淑貞(作者群)
我們是一群執業十年以上的臨床心理師,雖在不同的地方執業,但都有著與兒童相關的背景與專長,平時主要是進行兒童評估、治療的工作,十年前我們陸續參與了程序監理人的業務。我們擔任程序監理人年資,最資淺的有四年,其餘夥伴則有十年左右,且協助過上百件的程序監理人案件,有著豐富的經驗。

謝子瓔(採訪整理)
社會工作師,從事家暴、離婚等相關社工業務十餘年;目前為自由工作者。作品有:《合作父母與親子會面》(合著)、《小肺人的半肺人生》(文字作者)。


目錄

〈推薦序〉接住渴望愛的孩子,以及大人!    楊俐容
〈推薦序〉培養「親職能力」的最佳教材      蕨類爸爸
〈推薦序〉聲音自由,選擇才真正開始自由    賴芳玉
〈作者序〉踏上程序監理人之路
〈前  言〉在聽孩子的聲音之前,先談談關係

第一章 兒童的代言人:程序監理人 
第二章 一個朦朧不清的家
第三章 好難為的會面!
第四章 當博士能解決問題嗎?
第五章 完美媽媽的背後
第六章 沒說出口的話
第七章 童年只有一次,所以要…… 
第八章 活在真空的童年
第九章 望著父母背影的孩子
第十章 小小大人的內心戲
第十一章 性侵疑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