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68,336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宗教命理 > 佛教 > 馬鳴菩薩:弘傳大乘
馬鳴菩薩:弘傳大乘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馬鳴菩薩:弘傳大乘

作者:
出版社: 經典雜誌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1-05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380.00
市场价格: RM57.80
本店售价: RM51.45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馬鳴菩薩之偉大,在於其運用各種善巧方便傳播佛法;
  「馬鳴」之稱號,便是因他講經時,令餓馬感動鳴泣。
  由此可見菩薩說法之舌粲蓮花、感化眾生之深刻廣大。
  他將深奧的佛理融入生動的戲劇、詩歌、音樂創作之中,
  讓大眾在欣賞通俗文藝之餘,潛移默化地受到佛法熏染;
  對於大乘佛法的社會影響力,作出了深遠、長久之貢獻。
  其巨著《大乘起信論》,更是漢傳佛教極為推崇的經典!

教界推薦

  徐瑾老師編撰的《馬鳴菩薩》一書,分為「示現」和「影響」兩個部分。「示現」中七章內容,章章近乎傳奇,事事超於常情。如此種種,可以歸納馬鳴菩薩的傳奇一生,以六個字來說,那就是「為佛法、為眾生」。
  其「影響」部分,解說了馬鳴菩薩的兩部敍事詩集《佛所行讚》和《美難陀傳》,還有《大莊嚴論》和《大乘起信論》兩部至為重要的論典。這兩部佛教經典可以說是馬鳴菩薩弘揚大乘佛法之代表作,闡大乘之至理,起眾生之正信,為佛法大藏精髓,人間至寶。——釋印宗(武昌佛學院尼眾部、蓮溪禪寺方丈)
 


作者介紹

編者簡介

徐瑾


  湖北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湖北大學高等人文研究院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為漢傳佛教思想,亦對中西方哲學、宗教學有長期研究。

  縱觀世界上各種宗教及民間信仰,經深入比較,發現當今世界,漢傳佛教可說是相當具有人文與理性性格的宗教。其修行的主張(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智不依識),持守的佛教戒律,以及漢傳佛教特有的吃素傳統和叢林特色,還有富有中國特色的大乘佛教宗派體系,崇尚慈悲與智慧,對於世界和諧能夠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說,讓更多的人接觸佛法、理解佛法,是我輩學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目錄

「高僧傳」系列編輯序
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
 
推薦序
「為佛法、為眾生」的馬鳴菩薩    釋印宗(武昌佛學院尼眾部、蓮溪禪寺方丈)
 
編撰者序
效法馬鳴菩薩之善巧說法
 
【示現】
第一章 隨機應化號馬鳴
我昔生梵天,為有小愛故,而墮毘離國,與汝同憂苦。
我見汝無衣,心生保善護,示化於窠圍,當得諸濟度。
出身印度婆羅門
「四日照世」
「馬鳴」之名的由來
出生的年代、地點
 
第二章 善辯外道皈佛門
師(脅長者)語言:汝才明不易,真未成耳。設學吾所得法,根、力、覺、道,辯才深達,明審義趣者,將天下無對也。
辯倒佛教徒
高僧脅尊者
脅尊者收服馬鳴
神通只是方便法門
 
第三章 七馬垂淚聞善法
請(辯才)比丘說法,諸有聽者莫不開悟。王繫此馬於眾會前,以草與之;馬垂淚聽法,無念食想。於是天下乃知非恆,以馬解其音故,遂號為馬鳴菩薩。
化解兵災
餓馬聽法,感動鳴叫
眾生有佛性,食素不殺生
 
第四章 詩劇歌賦作佛唱
意述如來始自王宮終乎雙樹,一代佛法並緝為詩,五天南海無不諷誦。意明字少而攝義能多,復令讀者心悅忘倦,又復纂持聖教能生福利。
透過藝術形式弘揚大乘
《大莊嚴論》
《佛所行讚》
 
第五章 覿面降魔三千眾
佛涅槃後六百歲已,九十六種諸外道等,邪見競興,破滅佛法。有一比丘,名曰馬鳴,善說法要,降伏一切諸外道輩。
九十六種外道
注重戒律及因果、破斥外道
降伏魔眾
弟子迦毗摩羅
後人以詩偈頌揚
 
第六章 參與結集興盛事
祖師馬鳴菩薩,廣釋經造論,末後唯制一卷略論,名《大乘起信論》。云:有摩訶衍,能起大乘信根;立心真如、心生滅二門,總論一心,別開體用。
佛陀教法的前三次結集
佛陀教法的第四次結集
第四次結集的成果
馬鳴菩薩造《大乘起信論》
 
第七章 傳佛心印十二祖
如暗室燃大明炬,所有諸物皆悉照了;法之明燈亦復如是,流布世間,能滅癡暗。
傳承禪宗衣缽
印度禪宗的傳承
中國禪宗的傳承
 
【影響】
壹.《大乘起信論》解析
《起信論》者,乃馬鳴大師為破小乘外道邪見,宗百部大乘經典所作,以為發起正信也。
《大乘起信論》非偽作
《大乘起信論》的核心思想
《大乘起信論》對漢傳佛教的重大影響
 
貳.《大莊嚴論》賞析
觀察佛功德,一見皆滿足;戒聞及定慧,無與佛等者。
諸山須彌最,眾流海第一;世間天人中,無有及佛者。
能為諸眾生,具受一切苦;必令得解脫,終不放舍離。
關於佛法正理的闡述
關於佛陀信仰的闡述
 
參.《佛所行讚》敘事詩賞析
佛於彼七日,禪思心清淨;觀察菩提樹,瞪視目不瞬;我依於此處,得遂宿心願。
安住無我法,佛眼觀眾生;發上哀愍心,欲令得清淨。
佛陀降生
佛陀出家
佛陀悟道
佛陀涅槃
 
肆.《美難陀傳》敘事詩賞析
「佛弟難陀,唯願生天專修梵行,得生天上暫受快樂。彼命終後入此鑊中,是故我今然鑊相待。」難陀聞已,生大恐怖,身毛皆豎,白汗流出。
難陀剃度
佛陀善巧度化
難陀悔悟,終證阿羅漢果
 
附錄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