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68,933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宗教命理 > 佛教 > 走進禪詩:禪詩中的禪史
走進禪詩:禪詩中的禪史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走進禪詩:禪詩中的禪史

作者: 蕭麗華,黃秀珠,吳靜宜
出版社: 財團法人法鼓山文教基金會-法鼓文化
出版日期: 2022-11-10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350.00
市场价格: RM53.24
本店售价: RM47.38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禪法的關鍵處,祖師們都是以詩偈示道,
  禪宗的祖師代代以詩傳法,
  所以,參禪當以參詩為要。

  拈花微笑讀禪詩
  從釋迦牟尼佛傳給摩訶迦葉的「涅槃妙心」,到初祖達摩「廓然無聖」的心,再到二祖慧可「豁然自覺」的心,都是禪宗祖師心法的傳遞。

  影響了後來一花開五葉的禪宗宗風,每一句師徒對話,都是「以心印心」的「偈語」,祖師們也就留下一首又一首的詩偈。於是,「詩偈」成為禪宗弟子「明心見性」的根據。

  本書從禪史、禪學和文學,解讀四十首精選禪詩,分為祖師禪、分燈禪、居士禪三大篇。從釋迦摩尼佛到六祖惠能,「祖師禪詩」如何詩燈相傳?從「分燈禪詩」的五家七宗,一探各家名僧所悟禪境。「居士禪詩」則透過王維、李白、蘇軾等詩作,看居士們如何參禪修道?

  佛陀早已把他的教法化為十二分教,其中的「伽陀」(gāthā)和「祇夜」(geya)都是詩。通過讀詩,我們對禪的領悟將更精確而深刻。詩可以是禪悟的契機,也可以是悟後的語言,甚至可以做為禪的教法。

  讀禪詩可以品味:詩中的禪、禪中的詩,一旦與自己的生命經驗有了連結,就能打開我們心中的寶藏,也因此有了悟道的契機。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蕭麗華


  一九九二年國立臺灣大學中文所博士。曾任元智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後任臺大中文系教授、臺大佛學研究中心主任、臺大中文系副主任、《臺大佛學研究中心學報》主編、《臺大中文學報》主編、現代佛教學會第四屆理事長、中國唐代學會第九屆理事長、佛光大學中國文學與應用學系教授兼主任。現任佛光大學中國文學與應用學系教授兼人文學院院長暨宗教所所長,《國語日報》「古今文選」主編。主要研究領域為詩歌與禪學、佛教文學、東亞漢詩、中國詩學、文學理論、語文教育等。

黃秀珠

  二○二○年佛光大學中國文學與應用學系博士班。曾任越南胡志明市臺商子女學校中文教師兼學務主任,並於臺灣多所國、高中任教,擔任學務主任、教務主任、輔導主任等職。現任東莞厚街長河道明學校國語文教師。主要研究領域為詩歌與禪學、佛教文學、中國詩學等,著有〈疫情下的人間佛教實現——以《人間福報》爲例〉、〈佛教思想對金庸《天龍八部》的影響探究〉。

吳靜宜

  國立成功大學中文所博士。現任臺大中文系兼任助理教授。學術專長為:唐宋文學、佛教文學、國文教學等。著有《惠洪「文字禪」之詩學內涵》、〈天臺宗與茶禪關係〉、〈從寺院僧規及和尚家風探討禪與茶的關係〉、〈黃庭堅詩歌中的茶禪生活美學〉等數篇論文,並參與《中國佛教文學史》上冊撰寫。


目錄

自序一 拈花微笑讀禪詩——蕭麗華
自序二 禪詩禪史話人生——吳靜宜

壹 祖師禪詩
釋迦牟尼佛〈付法偈〉
傅翕〈空手把鋤頭〉
菩提達摩〈一花開五葉〉
僧璨〈信心銘〉(節選)
弘忍〈有情來下種〉
惠能〈示法偈〉

貳 分燈禪詩
〔牛頭宗〕牛頭法融〈心銘〉(節選)
〔洪州宗〕南嶽懷讓〈心地含諸種〉
〔溈仰宗〕仰山慧寂〈付法偈〉
〔溈仰宗〕香嚴智閑〈悟道偈〉
〔法眼宗〕永明延壽〈永明妙旨〉
〔法眼宗〕長慶慧稜〈萬象叢中獨露身〉
〔曹洞宗〕洞山良价〈君臣五位偈〉
〔曹洞宗〕曹山本寂〈焰裡寒冰結〉
〔雲門宗〕德山緣密〈委曲商量〉
〔雲門宗〕天衣義懷〈開悟偈〉
〔臨濟宗〕臨濟義玄〈臨終偈〉
〔臨濟宗〕汾陽善昭〈示眾偈〉
〔黃龍派〕黃龍慧南〈趙州吃茶〉
〔楊岐派〕虛堂智愚〈一重山了一重雲〉

參 居士禪詩
孟浩然〈題大禹寺義公禪房〉
王維〈登辨覺寺〉
李白〈廬山東林寺夜懷〉
杜甫〈望牛頭寺〉
白居易〈寄韜光禪師〉
柳宗元〈禪堂〉
李商隱〈北青蘿〉
龐蘊〈無念清涼寺〉
司馬光〈為景仁解禪〉
蘇軾〈贈東林總長老〉
黃庭堅〈寄黃龍清老〉
秦觀〈圓通院白衣閣〉
王洋〈寄題鄧成之粟庵〉
陸游〈仰首座求鈍庵詩〉
耶律楚材〈西域和王君玉詩〉
劉基〈立春夜聞蛙鳴作〉
王守仁〈題灌山小隱〉
袁宏道〈戲題飛來峰〉
湯顯祖〈高座陪達公〉
張問陶〈禪悅〉

附錄 禪宗法脈傳承表